三星曾计划干掉台湾的高科技产业 张忠谋三招让台积电成行业第一

6月5日,即将满87岁的张忠谋,正式从台积电退休。自张忠谋1987年在台湾创立台积电起,至今已领导台积电30年的时间。

一些业者们看来,当前,三星电子正不惜投入重金,以图在晶圆代工行业持续扩大市场份额;英特尔同样在分食晶圆代工的订单;大陆的中芯则在全力研发更先进的制程工艺,期以更快的速度从后面追赶台积电等国际上一流的晶圆代工大厂。所以,张忠谋辞去台积电的董事长以后,两位共同执行长刘德音、魏哲家今后将与台积电一起面临许多的挑战。

而在张忠谋的眼中,三星和英特尔均可比"700磅的大猩猩"。张忠谋强调,700磅的大猩猩虽然不那么恐怖,但还是相当可畏的。台积电始终把客户当作自己的伙伴,并与客户站在同一阵线上。2017年10月,张忠谋就表示,早在5、6年前,张忠谋本人就料到,对台积电而言,三星将会是个很强大的竞争对手,但10年前倒没有想到三星会像今天这样强。

大约10年前,三星的最高决策层曾经制定了"Kill Taiwan(高科技产业)"的计划。有位曾在三星担任过主管的台湾人士回忆,那天在会上,大家谈的话题是三星如何干掉台湾的高科技产业。事实上,近些年来,三星的DRAM、NAND存储芯片、智能手机和面板等产业确实超过了台湾的同行们,而今把目标直接指向了台积电。台积电不仅多年在晶圆代工行业占据龙头的位置,还在行业中占有过半的市场,是三星的7倍左右。几乎全球每2颗芯片中就有1颗芯片是台积电生产的。

根据业者总结,台积电在张忠谋领导下,在晶圆代工行业中之所以越做越大,越做越强,主要有三个方面的原因。

第一,台积电舍得投入重金,从而不断地提升自己的制程工艺等能力。

张忠谋在德州仪器工作时,便已经领悟出半导体产业的生存法则。张忠谋说:"在半导体业里头,假如是你没有世界竞争力的话,你是不会生存很久的,要在最顶尖、世界最顶尖那个…这个我觉得是,是我带到台湾来最重要的一个东西。"

张忠谋称,芯片制造正变得越来越精密复杂,厂商采用更先进的制程技术,相应的成本也自然会越来越高;台积电每年需要投入100 亿美元的以维持自身在半导体行业中的领先,年度支出甚至可能提升到每年 110 亿美元。因为,张忠谋说道:"台积电必须打造最先进的芯片厂。"如果台积电不能在该行业中做到第一,就很容易失败。

第二,台积电30年来一直专注于晶圆代工,因为专注,所以卓越。

因为台积电一直专注于为客户提供更好的代工服务,所以,台积电的制程技术在行业中长期居于一流甚至领先的水平。台积电过去的对手主要是台联电,而今所面临的对手主要是三星和英特尔。

台湾的高科技产业今后该如何与三星抗衡?张忠谋这样说道,三星其实是几十年在韩国特别的环境里产生的一个怪物,台湾当然有办法对付三星。三星进入了很多个行业,具体如半导体、手机、面板、电视、家庭消费用品,通信,等等。台湾的高科技产业与三星竞争,最好的策略就是,让台湾最好的半导体厂商跟三星的半导体部门竞争,让台湾最好的手机厂商跟三星的手机部门竞争,让台湾最好的面板制造商跟三星的面板业务部门竞争……而非台湾也要产生一个三星。

第三,台积电多年以来坚持以服务客户的企业文化。

张忠谋本人是以真正帮助到客户为首要的目标。张忠谋曾在谈及自己的经营之道时称,台积电就是把客户当自己的伙伴,讲究诚信,"宁使天下人负我,不使我负天下人"。台积电对客户不轻易许下承诺,一旦向客户做出承诺,必定不计一切代价,全力以赴为客户提供晶圆代工服务。因而,台积电在业界中赢得了客户们信任。

2012年,台积电的研发经费13亿美元,三星的研发经费30亿美元,英特尔的研发开支更是多达50亿美元;不过,台积电当时有个优势,张忠谋就此说:"客户是和台积电站在同一阵线的伙伴,台积电和客户全部加起来的研发经费,可让实力超过英特尔和三星。"

张忠谋分析,英特尔要进入晶圆代工行业并不那么容易,因为英特尔在该行业中没有什么经验。并且这个行业对厂商企业文化是有要求的,晶圆代工厂商是服务客户的企业文化。英特尔的晶圆制造部门长期以来都是服务于自己,与晶圆代工厂商的企业文化相去甚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