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软在手机时代,还能达到7000亿美元的市值原因,是这个!

没错,现在是移动互联网时代,但是仍然需要注意的一点是基于移动互联网流量形成的巨头效应逐渐增强,新的移动互联网公司的机会开始逐渐减少,智能手机出货量开始下降,这一波人口红利之下,全球巨头都在寻找新的连接的机会,而现在更多的巨头已然布局了——云计算。

总的来说,微软这一庞大帝国的文化基因都有大的变化,变得更加灵活,更加多元。比如与苹果公司、谷歌公司有着更加开放的合作。

比尔盖茨

我接触过2018年年初加盟微软,担任微软加速器(北京)CEO的檀林,他曾在苹果中国工作过,说之前没想过会加入微软,觉得它的产品不够酷。加入之前使用了下微软的移动产品,也看了大量现任CEO纳德拉的视频演讲,微软更注重同理心的文化打动了他。

加入之后,檀林的感觉是,现在的微软有乔布斯回归苹果时的状态,同事们对微软的未来都充满信心,“微软可能会成为第一家市值过万亿美元的公司”。

微软

微软云在亚马逊云、谷歌云之后全力加马,迅速崛起,微软对技术的投入等,是如今厚积薄发的重要力量吧。

近3年时间,为了写一本国内人工智能产业通俗图书,我一直在收集有关中国人工智能相关的资料。有一个比较强烈的印象,李开复参与创建的微软中国研究院,就是中国人工智能的黄埔军校呀。大多数人工智能初创公司领头人,BAT等大公司人工智能相关岗位的科学家,都与微软中国研究院(后升级为亚洲研究院)脱离不开关系,这从侧面印证出微软的实力吧。

微软是一个有着10万余人、分支机构遍及全球19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组织。

它的使命比以往更大胆,也更富有野心。 微软要在企业和消费者两个世界都取得成功,“予力全球每一个人、每一组织,成就不凡”是它的新愿景。

CEO纳德拉有三大举措:其一,重塑生产力和业务流程。

微软不再仅局限于开发个人生产力工具;还基于协作、移动、智能和信任四大原则,着手设计针对计算的智能架构。

第二,构建智能云平台。

几年里,微软每年投入数十亿美元建设更多基础设施,并将微软的服务器产品打造成云服务的利器,使之真正支持混合计算。

第三,微软致力于创造更个性化的计算。

从个人计算机,Xbox,手机和Surface Hub到微软HoloLens和Windows混合现实设备,微软希望实现跨设备的无缝对接。

另外,混合现实、人工智能和量子计算是微软重金投入的三种关键技术,这也是微软冲击万亿美元市值的关键所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