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房長“蠶豆”不重視,33歲女子苦不堪言

今年33歲的李女士,來自張家界,孩子都已經八九歲了,多年未哺乳,突然乳房內開始流出白色的液體,把她嚇了一跳。懷疑乳腺炎,乳腺癌,最後,李女士確診患上的是乳腺結核。

“都怪自己拖久了,我之前還懷疑是別的重病,當醫生告訴我是結核時,總算鬆了一口氣。”6月7日,李女士如是說。

已經是兩個孩子媽媽的李女士,看起來還像個小姑娘,女兒10歲,兒子8歲。平日裡,李女士和丈夫經營著一家飯店,四口之家的生活倒也過得輕鬆自在。

一年前,李女士在沐浴時無意間發現自己左側乳房上長有一顆蠶豆大的腫塊,稍有壓痛感。由於沒覺得有其他不舒服,也就沒有引起重視。

“乳腺結核症狀一般在局部,主要表現為乳腺腫塊,多位於外上象限,以一側者居多,疼痛不明顯。數月後,可出現寒性膿腫,並排出混有豆渣樣物的稀薄膿液。出現這些症狀應引起重視,儘早排查。”楊坤雲提醒。

小貼士:

繼續往下翻,get乳房自查技巧!

自我檢查乳房疾病的方法,只要堅持定期自查,可達到早期發現乳房疾病的目的。

鏡前站立觀察法

(1)把你的兩臂自然放鬆,仔細觀察整個乳房看是否有下列症狀:

a.乳房大小和形狀是否出現異樣變化。

b.乳房是否出現凹窩或皺皮。

c.乳頭的位置或外形有無異常變化。

(2)兩臂上舉,重做上述的觀察。

(3)兩肘向外伸開,用右手掌魚際部去推左手掌心,挺胸使胸部肌肉處於拉緊狀態,觀察是否出現凹窩或皺皮。

(4)最後,分別按擠每個乳頭及其附近,看是否有異常的液體排出。若有,應立即找醫生診治。

檢查的最佳時間

月經正常的婦女,月經來潮後第9~11天是乳腺檢查的最佳時間,此時雌激素對乳腺的影響最小,乳腺處於相對靜止狀態,容易發現病變。在哺乳期出現的腫塊,應在斷乳後再進一步檢查。

現在,關於乳腺的健康知識,大家都應該有所瞭解了吧,預防疾病要從日常生活中的點滴做起,注意均衡飲食、適當鍛鍊,充足睡眠,良好心態,增強自身的免疫力,讓疾病從身邊遠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