FOF推出後,我是該買普通基金,還是去買FOF?

金融科技視角

第二批FOF也要來了,如果是我,我就不買了。

首先要說清楚的是:買與不買是因人而異的。

因為我自己會買基金呀,而FOF作為基金中的基金,會幫投資者投資一攬子基金,也就是做基金組合,然後在原有的基金費用上,另外再收一層FOF的費用,這些費用無論你最後掙不掙錢都必須得交。

如果你只是看一隻FOF的收費,可能沒發現有什麼問題,和其他基金無異?

其實不是。

FOF是母基金去投資子基金的模式,自身有一層費用,而它所投資的子基金又有一層費用,這就有雙重收費的問題。

有點肉疼是吧?對於會買基金的朋友而言,其實沒必要耗費多一筆費用。

當然,如果你是基金小白、新手,或者沒有時間自己去選基金的,也可以考慮投入一筆錢試試水。

其次,國內的公募FOF基金不大幸運的有點生不逢時了。

新產品剛生下來就要與智能投顧競爭,最糟糕的是現在很多智能投顧都儘量的不收取大家的服務費,單單這一點FOF也便輸在了起跑線上。

FOF最大的優點就是可以多樣化投資基金,相當於我們常說的資產配置,分散風險,這一點智能投顧也能做到。

而FOF背後還有基金經理、基金公司的人為因素影響。按照規定,如果FOF買入的是自家的基金,可以免收管理費和託管費,也便能優惠投資者,吸引更多的人投資。

但這樣就不符合我們最開始做資產配置的初衷了,特別是如果基金經理是為了業績才選擇投資自家基金的時候,也沒有強制性要求自家產品的佔比時,那就危險了。

再者,第一批FOF的業績真看不下去。

回顧一下第一批FOF的收益,竟還比不上貨幣基金 Σ( ° △ °|||)︴

成立以來,收益都在1.3%內,也是醉了~~

看看持倉,你會發現大都是貨幣基金,還真是以“穩”為重。

還是那句,買與不買是因人而異的,只要是正規的產品,都有其存在的意義,FOF雖然收益不高,但勝在穩,基金是長期投資產品,今年的收益率雖然低,以後說不定會好呢,所以合適新基民和低風險偏好者

至於多多嘛,還是不會買的!


多多說錢

從國外尤其是美國FOF的運作情況來看,FOF是個不錯的穩定理財產品。

但對於普通投資者而言,尤其是理財小白,不太建議在我國FOF推出的初期購買。

理由有三:

樓上的“@嘉實基金”,接下來就要提到您了,請坐穩。

1、盲目嚐鮮,效果一般都不好,比如當時的QDII基金

我還記得2007年,證監會在股市高點推出了QDII基金,其中就有華夏和嘉實基金。我當時還在上大學,初涉投資,很多東西瞭解不透徹,只是覺得終於可以靠公募基金投資海外市場了。很“幸運”,我為了嚐鮮,買了嘉實的第一隻QDII基金——嘉實海外中國混合。

結果,隨著08年股災,淨值一路下滑。我記得08年中期我看了一眼,嘉實的這隻QDII最低淨值跌倒了4毛出頭,也就是損失了差不多60%。這個不全怪基金公司,誰讓大市不好呢?誰做都要陪的。

不過,當市場恢復上漲時,事實證明,大批的QDII也未能出現理想的表現——這是否意味著,這些新類型基金的運作能力存疑呢?

同理,創業板、股指期貨、場內ETF基金,不論現在表現如何,其在推出的初期,表現大多都不盡人意。咱普通投資者,本金有限,何況還有那麼多理財產品可以參與,何必趟這趟渾水,為了嚐鮮,去投那些自己並不熟悉的產品呢?

2、客戶不同,運作初期需磨合,業績穩定性存疑

不可否認,首批獲批的6家基金公司,基本代表了我國公募基金行業的最高水平,其在FOF獲批前,大多有2年左右的“FOF專戶”業務。

但這個“FOF專戶”業務的主要客戶,多為銀行、保險等大型金融機構,而並是所謂的“散戶“”。而這兩種客戶群體,在資金體量、流動性、收益與風險偏好、運作方式、具體費用等方方面面都是不同的。

如果下一步各大基金公司的公募FOF正式開售,面相的服務對象更多是市場中的“散戶”,那麼,之前那一套服務機構客戶的經驗與方式,是否也能很好的滿足?如果各方面都需要修正,這就需要一個磨合期,一旦磨合不好,業績恐短期內難以穩定。

3、缺乏可比數據,無從判斷管理水平

上面說了,此前,各大基金公司“FOF專戶”服務的主要為機構客戶,資產配置、相關費用、業績表現等情況不對外公佈,因此由於信息的缺失,我們無法從首批公募FOF的以往業績中,判斷出該基金的管理水平;而在基金購買的理念中,多年穩定的業績表現是判斷一隻基金“靠譜”與否的重要指標。

客觀的說,既然這6只基金能夠在首批公募FOF的角逐中脫穎而出,至少說明他們具有成熟、穩定的運作能力。但個人認為,從公募FOF的屬性看,目前似乎更適合機構客戶。

目前市場對公募FOF仍處於“炒概念”階段,不建議普通投資者盲目參與。待其正式上市並運作一段時間之後,再從公開的數據、信息、費用等方面分析對比,來評判其業績水平,進而決定是否參與。這樣更加穩妥。


金投手

FOF是基金中的基金,也就是組合基金,是Fund of Funds的縮寫。9月8日,證監會批准首批公募FOF產品,共有6只產品獲批。

FOF基金和一般基金最大的區別在於其投資標的的不同。普通的基金以股票、債券等有價證券為投資標的,而FOF不直接投資於股票、債券或其他證券,而是以“基金”為投資標的,FOF投資多個不同基金,以此分散投資,技術性降低集中投資的風險。

我們都知道,與投資者直接投資股市、債券市場相比,通過基金經理的專業運作和管理,基金可以有效地分散投資風險。而FOF 基金具備了雙重分散風險的特點。而FOF則是用資產配置的思維幫投資者做投資,通過投資於不同風格、區域和投資管理人的基金,以達到二次分散單一品種、單一投資管理人和單一投資區域風險,相當於為投資者提供了雙重保護。

所以,如果您是風險厭惡型投資者,建議選擇風險評價策略的FOF產品;如果您是偏積極型、激進型投資者,建議選擇權益類基金產品。


嘉實基金

還是那句話,基金有風險,投資需謹慎。既然也是一種基金,就有風險。既然都說現在很火,我為什麼沒買?因為FOF產品要收取一定的參與費、退出費、管理費、託管費。管理費、託管費和銷售服務費每日計提,這些本身貨幣基金和股票基金就有的,它也要收取,成本轉嫁到了咱們普通投資者身上,感覺比較虧的。網上動不動就說有專家幫忙管理,現在誰還相信那些專家啊。所以,你如果在基金和FOF之間選一個,我的建議選一個基金就可以。


那一年5499

  強烈建議不要購買FOF基金,因為其非常狗血,起碼在我國是這般。

  FOF基金是基金中的基金,因為其投資標的為基金,而不像其他的基金投資標的為短期貨幣工具、債券和股票等。

  那麼怎麼狗血呢?首先多重收費,FOF基金要收屬於基金該有的費用,如下圖。而投資標的的基金又有同樣的收費,如果還要往上算購買股票相應的費用和稅收又是一重收費。

  其次,我國FOF基金主要投資的都是本身低風險的貨幣基金和債券基金。本來標的基金風險就很低,還用得著FOF基金去控制風險嗎?比如我們都知道投餘額寶,它對接的就是貨幣基金,風險本身就很低,而FOF還把主要資產配置以此類基金,那基金經理是不是飯桶,幹收費吃飯,卻不幹事。注:下三圖為隨便選的三隻FOF基金

  當然,這多少與運營模式有關係,畢竟該類基金在我國不存在較長的封閉期,甚至不存在封閉期。那麼就必然要保證較多的現金資產,比如流動性較大收益穩定性較高的貨幣基金,以備人們大量贖回,預防出現擠兌風險。

  既然主要資產不是配置於高風險的股票型基金,那麼作為投資者就沒有必要去購買此類基金,因為其並不能分散多少風險,卻要從各樣的收費榨取我們的收益。

  比如FOF基金其淨值基本是徘徊在1元上下,對投資者完全無盈利可言,都被各項收費榨取了。連投資餘額寶之類的貨幣基金都不如,這不是一般的狗血啊!

  買基金我們還是要像買手機一樣,剛出來無牌子的山寨機還是少買,嚐鮮並不是什麼好事,可能自己被自己坑了。


三人聚眾

@zt05011,首先明確,現在討論的FOF在中國屬於投資於流動性較強的金融產品,典型如投入股票,債券,還有各種交易市場上可流通交易的產品。作為客戶你如買FOF發行的產品其實就是還是買了一種基金。其次,至於FOF集合的投資者資金(以基金形式出現),它又投入什麼產品你是不知道的,它的投資組合及交易過程也不可能瞭解。也就是你只能詢問,瞭解FOF的走勢,但為什麼出現這種走勢的原因,即你打算採取何種措施防範風險沒有任何依據。就算FOF管理人真的告訴你組合交易過程,也是一大堆組合數據與模型,你也未必看得懂。因而對終極投資人而言基本上是投資盲人。所以說,這種基金只適合機構投資人。這與你是風險進取型還是厭惡型無關。當然,有人說我就願意這樣幹,那也是個人的自由。


手機用戶59480155998

FOF,指Fund of Funds,意思是基金中的基金,是一種專門投資於其他證券投資基金的基金。FoF並不直接投資股票或債券,其投資範圍僅限於其他基金,通過持有其他證券投資基金而間接持有股票、債券等證券資產。

FOF是國內市場今年新出現的產品,但在國外並不鮮見。其初衷是看到了基金投資者“選擇困難症”這一痛點。

FOF是一攬子證券投資基金的組合,因此其風險要相對更小一些,但收益率也相對更平穩一些,對於激進的投資者,可能不太適用。

FOF一個重大缺陷是雙重收費問題,證券投資基金本身就有申購贖回費、管理費、託管費等一系列費用,FOF也會收取,雙重收費所產生的費用壓力長期不容小覷。

國內獲批的這幾隻FOF,其投資標的會比較集中於自家基金,投資面難免會比較窄。相較於這點,如果你對基金有一個基本的瞭解,不如構建自己的FOF組合。

新事物需要觀察,頭啖湯不是那麼容易喝到的,心急吃不了熱豆腐,先別看廣告,先看看療效再說。


樂道微言


FOF它是投資基金的基金,它的投資是針對於各類型的基金,而基金是可以投資:貨幣、股票、債券、房地產、大宗商品等。

可以說FOF的涵蓋面非常廣,它這樣有一定好處,同樣也有缺點。

好處:覆蓋面廣,分散投資,分攤風險。

缺點:不夠集中,市場到來時,收益不佳。還有就是,它是投資基金的基金的各項費用你都要出。還有FOF的各項費用也要出。它是雙重費用。

所以你適不適合,還的你自己來定。

以上是我對本題的觀點,有不到自處,望批評指正。有不同觀點,歡迎留言討論!謝謝


黑月

國內FOF基金還是個新名詞,如果把基金理解成經理人幫我們購買一攬子股票,那麼FOF就是經理人幫忙購買一攬子基金,又稱之為基金中的基金。

FOF是為我們資產配置提供了一個新方式,對於沒有經驗的投資者是個很好的選擇;但從目前幾隻開始募集基金的FOF來看,證券公司傾向於對國家產品進行配置,於穩健性投資者算不上優選,FOF本質仍然是基金。

舉例來說,假設小雪每個月從工資結餘1000元用來進行基金投資,作為投資新手她認為將1000元分散投入在幾隻行業板塊相關性不高的基金上心裡更容易接受。於是分別選擇ABCDE五隻不同基金,按照基金類型又給予每隻基金不同額度,其中A是指數型基金長期看收益相對穩定投資額度為500元;B是債券型基金整體風險收益水平與自己相符投資額度為200元;剩餘300元分別投資在CDE三隻股票型基金上,從而完成了自己對1000元的基金配比。

在這裡,可以認為小雪是自己的“FOF基金經理”,只不過所管理資金規模比較小。 FOF基金有個弊端是各證券公司傾向於配置自家產品,因此會導致備選股票基金池有重疊不能很好分散風險。我國首批公募FOF基金在17年10月底募集完成,從募集情況來看,幾隻基金主打低風險穩健配置,配置投資品類型和產品結構相似,以後FOF基金能不能打破同質化魔咒還得繼續看。

另外,FOF有格調的全稱是FUND OF FUNDS。


財迷霄靈雪

FOF是個基金的基金,我覺得如果您對基金、股票關注的更多,可以傾向於普通基金,當然通過FOF做組合配置也是不錯的,特別是如果資金量有限的情況下,又想配置A股、港股、美股、黃金等實現大類資產配置目的,完全可以考慮FOF模式。

當然具體選擇的話還是要看這個基金管理公司本身的水平,基金經理的歷史業績等等,雖然FOF是新產品,沒有歷史業績追尋嗎,但完全可以根據管理人、基金經理歷史的其他業績進行觀察。

主要指標比如操作頻率、穩定性、選股能力、擇時能力、對大類資產的判斷認知能力、分紅因素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