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旦房價下跌,會有什麼影響?

社會主義的未來接班人

就在幾天前,金融研究院院長、首席經濟學家管清友發言:買不起房你就多買兩套!不然以後你更加買不起。借錢也得買啊。這話突兀的摘出來可能有點荒謬,聯繫整個言論來看,就是一種未來投資的理念和對房價上漲的預測。話本身是個死局,買不起是原罪。


但是管院長有一句話說的很對,我國目前的房地產市場並不像當年日本的房地產泡沫,尤其是大城市的房地產,雖然受到政策影響,價格受到了抑制,明面上統計的數據是房價的下降,但實際的購買價根本不是一回事,統計出來大城市的房價平均價格下降,看看就好,反正你買的時候,問價永遠是平均價以上的。

從個人角度來看,不要說房價下跌,只要房價漲幅很小,在10%以內,個人的投資者就可能處於虧損狀態了,這是各種稅費所導致的。200W買的房子,賣的時候賣220W,稅費可能就要你10W左右了,再加上金錢的時間價值,應該是虧本的。房價下跌的話,那麼很多投資者的資產將會大幅度的縮水,房子還在那裡,變現的價值即貨幣價值已經打折。槓桿買房的則是把自己的人生給一起槓進去了。而對於廣大買房居住人士倒是沒有什麼變化,房子價值縮水,但總歸是用來住的,就是心理可能有點崩潰。畢竟之前花了這麼多錢。


從局勢來看,房價下跌引起的可能就是整個社會的動盪,房子這裡牽扯的太多,開發商動用貸款,個人買房動用貸款,地方政府儲備用地也牽扯到了。房價崩盤,首當其衝的就是銀行的週轉問題,以及就是相關從業人員失業,與房子相關的傢俱裝修行業受到衝擊。到那個時候,由於貸款而導致的超前消費會給整個社會的經濟帶來巨大影響。如同08年的美國次貸危機後的經濟蕭條一般。


簡族

有房子的人特別是全款買房了或者貸款還完了的,相當於財富減少。對於大部分老百姓來說,房子在總資產的比重非常大。房價下跌對於過去的財富積累是很大的損失。社會財富減少,會造成窮人更窮生活沒有保障。



壹加信

房價下跌一半或者四分之三,是很多人的心願,尤其是還沒有房子的年輕人。

但是房價下跌會有什麼影響呢?我們來具體分析一番:

1、很多高負債家庭會破產

假如一個家庭在一線城市800萬元買了一套房子,其中貸款500萬元。但是房價暴跌一半後,如今房子只值400萬元了。但是貸款還是那麼多,還了多年後還差450萬元,剩餘貸款都能再買套更大的房子了。

如果放棄貸款,銀行就會收走房子,還會再索賠一百萬的貸款。而家庭除了房子和有限的存款外,並沒有更多的資產了,理論上已經破產。

至於其他城市,除了數字上會有差別,實質都是一碼事。

有其是工作不穩定的時候,遭遇房價下跌更是雪上加霜。

2、出售房子的難度會加大

買漲不買跌是普遍的投資心理。商品價格上漲的時候,很多人會有繼續漲價的預期,所以會跟進買入。而一旦商品價格下降,則都會產生降更多的預期,購買會更加保守,以免吃虧。

相應的,手裡持有多套房產的炒房客變現的難度會加大。假如房產都有貸款,手裡又沒有足夠的現金還房貸的話,那麼房產就有可能被銀行收走。

3、銀行的壞賬會急劇增加

家庭破產迫在眉睫,欠的貸款足夠買套更大的房子,反正還貸也是虧本,不如揹負不良信用不還了。

當無數貸款人這樣選擇時,銀行的壞賬就會大量增加。

4、銀行會成為最大的房東

銀行收不回貸款,就可以收回房子,每家銀行少說收回幾十萬套房子,就可以成為世界上最大的房東。

這麼多房子遭遇房價下跌,顯然出售不容易,降價銷售只會讓市場更壞,價格下跌更慘,所以只能出租。

租售同權這時候就有用武之地了,看到前瞻性沒有。

5、金融風險的可能性加大

銀行壞賬規模過大,就有可能造成個別銀行破產,一旦形成擠兌現象,多家銀行破產都有可能發生,進而引發系統性金融風險。

比如破產銀行裡的企業資金提取不出來,企業生產也會陷入困境。賬款如果在該銀行,收不回來也會造成虧損。存款保險制度每個賬戶可以保證賠償50萬元,但是假如企業賬戶裡有一個億呢?

一榮俱榮,一損俱損,覆巢之下,豈有完卵。

所以,從這一點上來講,房價的下降會是一個相對緩慢的過程,會有很多力量支撐和護盤。

6、土地價格下降,靠賣地賺錢行不通了

所以,要靠房產稅,三年內出臺的可能性還是不小的。

還有更多,先說這些吧。

房價是一定要降的,否則會影響消費,當出口和基建拉動經濟的效果減弱時,消費拉動經濟是唯一出路。錢都壓在房產上,普通人工資大半都還了房貸,靠什麼拉動經濟?


財智成功

一旦房價下跌,後果很嚴重。

現在任何人都無法否認房地產業就是國內消費經濟中的真正的龍頭大哥,支柱性產業。房地產的背後,緊緊跟隨著銀行、建材、裝修、家電等十幾個產業,可謂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眾所周知,一國的發展依靠三駕馬車:投資、出口和消費。改革開放近四十年,中國面臨轉型的關鍵時刻:投資面臨邊際效益遞減,出口面臨拐點,只能依靠促進消費拉動。而房地產行業已經成為拉動消費的真正龍頭。現在,中國房地產市場已經到了岌岌可危、不容有失的地步。

一旦房價暴跌,後果有多嚴重?

拋盤如潮,交易量驟減!房產的金融屬性決定了買家(尤其是普通老百姓)買漲不買跌的心裡,房價加速下跌成為必然。但交易困難、真的賣不出去,這和2015年股災的情形非常相似。貸款買房的接盤俠被套牢於高空,房子真正成為了負資產。炒房一族的破產概率激增。

債務平均已達85%的房地產企業估計會有一半倒閉,這就是“光著屁股裸泳者”在退潮後的必然結果。那些緊跟龍頭大哥身後混吃騙喝的小弟行業則四散奔逃,裁員保命要緊。下崗人員驟增,經濟危機立現。所以,國家才會出臺嚴厲的調控政策,以時間換空間,保護經濟發展,保證民生質量。

筆者在上一篇討論房產回答中,提出了下面這個問題,請聽信動用長輩“六個錢包”的小夫妻認真考慮之後再回答。

如果您夫妻倆每月需要償還5000元-10000元貸款,卻又遇到經濟危機,有一人不幸下崗失去收入,只能依靠其中一人每月8000-10000元的收入支撐,您將如何保證每月的購房還款、孩子的教育、父母長輩的養老,還有您全家的一日三餐。俺還沒有說二孩的降生和可能不期而遇的疾病開支。您的現金存款能夠支撐三年嗎? 動用六個錢包、貸款買房的小夫妻,您真的想清楚、算明白了嗎?

且不說中國老人正面臨著未富先老、缺乏保障的晚年困境。就是湊齊了六個錢包,真的能夠能夠解決小夫妻的終身幸福嗎?一旦房價下跌,您將如何面對長輩淒涼的晚景?您還有能力為他們養老嗎?



猴思猴想

房價一旦下跌會產生不可逆轉的災難,首先會沒人買房,地方GDP會大量縮水,政府收益會減少,調控力度降低;同時,因為房價下跌,會導致絕大多數的人拒絕償還房貸,銀行既把錢給開發商,又把錢房貸給購買人,沒人買,沒人還錢會受到雙重的致命性的打擊,導致市場強烈波動,產生系統性風險;再者,房地產有大量相關產業水泥、鋼材、裝飾都會受到巨大沖擊,幾乎可以說如果房價下降尺度過大,帶來的經濟影響甚至是毀滅性的,那時整個經濟體系需要重新構築。從當前而言這種情況的發生概率基本為零,政府會管控,會調控。


經濟分析達達人

一旦房子下跌,高槓杆買房子的人就倒黴了。當年香港的負翁就是這麼產生的。

我給中學生講金融課的時候,就是拿這個例子講資產負債表的。

例如,張三,有現金100萬,負債為零。這時候,他的資產是100萬,負債和所有者權益合計100萬。

如果張三買借了200萬貸款,買了300萬的房子。這時候,資產負債表的結構就變了。張三的資產是300萬,都是房子的價值了,沒有現金。負債呢,是200萬,張三個人所有的權益呢?是100萬,用300萬的資產,減去200萬的負債。

問題來了,如果房子漲價到1000萬呢?

張三的資產就是1000萬了,負債還是200萬,兩者相減,張三的所有者權益就是800萬了。張三真的很有錢了。

如果房子不是從300萬漲到1000萬呢?而是從300萬跌到150萬呢?

這時候,張三的總資產是150萬,就是房子的價值。張三的負債是200萬。那麼,張三所擁有的權益,就是負的50萬了。這就是負翁。

在2015年以前買房的人,成為負翁的可能性比較小,畢竟那時候房價不高。但2017年買房的人,如果遇到房價下跌,就有可能成為負翁了。

房價下跌有什麼影響?就是在房價高位的時候主要靠貸款買房的人,有可能成為負翁了。

如果他們成為負翁,對其生活的影響也就不言而喻了。這時候,銀行也會擔心他們的壞賬風險。不過,也不用太擔心,畢竟,在價格最高峰的時候,房貸的政策是非常嚴格的,貸款比例受到了限制。但如果一個人連首付都是借來的呢?那就難以承受房價下跌的衝擊了。

房價下跌,誰都不願意看到,但確實來了。我在2016年2季度之後,就堅定堅決地勸大家不要炒房子了。就是看到了價格暴漲之後就會下跌。儘管2016年都是漲的,但房子畢竟變現慢啊,還有持有的費用,不如其他投資賺錢。

現在能買房嗎?不能,再等兩年。


孫建波

先說一下房價下跌對我們中國有利的一面:房價下跌對中國有啥好處呢?

1、中國社會的風氣要比房價高的時候要好多了,如果房價迴歸居住屬性,丈母孃就不會那麼強烈要求女婿一定要有房產才能結婚;夫妻假離婚的事情也杜絕了;在分割遺產時兄弟姐妹也不會大打出手;更沒有人會在地鐵裡整天高談闊論自己有幾套房,而不去努力工作了。還有就是社會貧富差距縮小了,人與人相處更加和睦友愛了。

2、中國製造業更有生命力了,房價下跌,迴歸理性,大量資金流向製造業,特別是高新技術行業,中國人何愁開發不出好的芯片呢?現在大家都炒房,知識產權缺少保護,製造業也人沒人願意投資,因為風險太大,收益不高,好象中國經濟始終無法擺脫房地產業的束縛。

3、房價下跌,使得購房者不用將每個月賺來的錢都還房貸,而可以輕輕鬆鬆的過上高質量的生活,屆時中國的中產階級就會浮出水面,他們可以用還房貸的錢,去消費商品,去享受服務。中國經濟結構轉型也水到渠成。事實上,一個社會應該是橄攬型社會,而非少數人擁有大量財富和房源,那麼這個社會經濟穩定,各階層相處更加和諧。

當然如果房價下跌,並且跌幅過大,那麼很可能造成投機炒房者逃離樓市,屆時,房地產金融危機就會發生。所以,現在我們的政府開始通過限購、限售來遏制房地產成交過快增長,再通過對開發商的限價,對投機炒房者的限售令,來阻止房價泡沫的上漲。後續房地產可能逐步每年以小幅下跌的方式,來完成軟著陸。

此外,保障房、租賃房、共有產權房等進入市場,可以給民眾提供不同的居住方式。所以,大家今後也不必一定非要通過買房這唯一途徑來解決自己的住房問題。現在,北京、上海、深圳等一線城市都在致力於通過多途徑保障,多渠道提供來讓我們每一個人居者有其屋。



不執著財經

房價一旦下跌,會有什麼影響?俗話說,以史為鏡,我們直接看一個相近的事件吧!


日本房價暴跌



上世紀90年代初,日本就曾經經歷過,自信的日本人認為土地是有限的,所以有限的資源必然不會出現價格下跌一說。


所以,日本人瘋狂貸款買房,當時日本的銀行政策也很寬鬆,低首付低利息,房價在下跌的前一年上漲了100%,很多人因為買房成為了億萬富翁。


可是好景不長,第二年房價慘跌70%。


日本房價暴跌對日本的影響


一夜間,購買房產的千萬富翁變成了千萬負翁,企業裁員、降薪,很多人過上了食不果腹的生活,自殺、破產集中爆發。


上圖為日本著名的自殺森林,90年代初這裡自殺達到高峰,人數超過2000人。


除此之外,股市暴跌,日元貶值,資產縮水,物價上漲,生活成本激增,根本不夠還貸。


日本就業壓力空前,工資低、工作時間長几乎成為日本頑疾,於是啃老族率先在日本流行,總之特別慘,最後還是實業也就是工業和汽車製造業救了日本。時隔20年之後,日本經濟開始溫和復甦,但日本地價和房價遠遠未回到當初的水平。


房價下跌的影響


根據上面日本的例子來看,我們可以看出房價跌時爽,跌完”葬火場”。


雖然說日本與中國的國情不一樣,但是如果真的發生的話,想必結果也會大致相同吧,如今一直倡導“房住不炒”的概念,只希望最終能夠達成!!!


金投網

你好,嗨住租房來回答這個問題。

可以用八個字來概括:小降益民,大降傷國。


房價微降可以清除炒房者。

房價的穩定或小幅下跌,對於炒房者來說就意味著沒了炒作空間和餘地,無利可圖的話,炒房者自然會退出市場。

房價微降能振興實體經濟。

專注於科研、搞技術的人,買不起房,實業家實幹家比不上炒房客等,在全民沉迷於房地產投資的時候,實際上也會約束到我們的核心創造力與核心競爭力。隨著房價的迴歸或穩定,大批資金會自動流向實體經濟。

房價微降有利於挽救人心。

很多曾經被高房價困擾的百姓,如今也成了維護高房價的推手。更重要的是,他們不相信風險,毫無風險意識。房價下跌會讓投機者和炒家意識到世上沒有隻漲不跌的房價,收益的背後風險也如影隨形,只有房價的下跌才能讓炒家清醒。

但是,這裡的下跌只能是微跌,是穩定,絕對不是暴跌。

被房價“捆綁”的4億房奴。

有關數據顯示,目前我國通過銀行貸款買房的家庭大約有2億戶,單算家裡的主力“還貸”者,房奴人數應該有4億多了。一旦房價暴跌,這4億房奴便會首當其衝,成為“負資產階級”,社會不安定因素增加。

同樣被“捆綁”的銀行。

如果房價暴跌一半,原本價值1000萬的房子只值500萬了,而銀行的裡貸款還有700萬,肯定會出現部分房貸購房者斷供。這意味著什麼?銀行的錢收不回來,成為一筆壞賬,壞賬率越高,儲戶發生擠兌效應,會導致銀行破產。隨之受影響的就是各個行業、各個階層、各個企業,最終會導致社會出現混亂。雖然說的有些誇張,但我們看看日本的發展就可以看到,因為房價的暴跌,日本整整沉寂了20年。

國家目前的調控政策,也是“房住不炒”,保持房價穩中有降,只有當房地產市場的調控趨向穩定,才是較好的發展結果!所以,期望房價暴跌也是不可能的。有外媒稱,中國的高房價,毀滅了年輕人的愛情,也毀滅了年輕人的想像力,他們活得太累,人生只有兩個字:房子。但事實上,我國的很多年輕人已經不再將買房作為生活的重點。過好自己的生活,才是人生的真正意義。下載嗨住APP,租一個好房子,享受年輕時光的美好生活,也未嘗不失為一個好的選擇。


嗨住租房

過去十多年,可以認為是中國房地產市場的黃金髮展期。但,在房住不炒的政策定調背景下,實際上也大概是中國房地產的政策頂,而緊隨其後的,則是政策頂到市場頂過程,而市場頂探尋過程中,往往存在著一定的非理性,對於這兩年三四線城市房價的大幅補漲,不僅僅是一二線城市房價的上漲傳導效應,而且還是舊城改造、棚改貨幣化等系列舉措的積極刺激,而短短一兩年時間內,部分區域房價卻出現了翻倍漲幅。實際上,對於房價的上漲,既有宏觀政策調控的影響,又有資金逐利需求,同時也有全球貨幣擴張下的資產增值需求等。但,在人人買房的背景下,實際上也是釋放出一種非理性的信號,而在房價持續膨脹過程中,反而大大刺激了人們的投資需求,但一旦房價下跌,投資需求卻驟然下降,而高槓杆購房者隨時面臨資產縮水乃至步入負翁時代的困境。在房價大幅下跌環境下,往往容易導致棄房斷供的風險,這對銀行而言,本身也是一種不可估量風險。對於購房者,因高槓杆的疊加,一旦房價大跌,他們的財富資產也會隨之縮水。實際上,在房價大跌的影響下,往往會導致經濟的低迷,就業環境的惡化,並帶動多個子行業的萎靡不振,而房價大幅下跌確實產生不少負面衝擊,而無論對購房者、開發商,還是對銀行、房地產相關的子行業來說,都是實質性的衝擊,甚至容易引發局部性的系統風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