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把人抢来了,能把人才抢来吗?

前几天,新华网报道说:2018年3月23日一天之内,西安共迁入8050人,本科生学历占据将近半数。截止至4月24日,西安新落户33.8万人,超过了2017年一整年的落户人数。要知道,2017年成都一整年的落户人口也才在36万左右。

▲截图来自新华网

这个数字在BOSS直聘《2018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上的直观显示是:2018年一季度,西安的人才流入率达到了1.11,排在新一线城市第二名,第一名是杭州。

然而,我注意到了该报告上的另外两个数字,2018年一季度,杭州的高学历人才(硕士及以上)流入率达到1.32,比西安的1.06高了很多。

必须承认,在全力扩大人口规模的同时,人才质量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指标。从这个角度来看,西安的抢人政策仍然存在短板。

1

前不久有一组题为《这些城市正在拿命欢迎你》的漫画在人们的朋友圈中流传,漫画的最后,西安凭借最宽松的落户政策大杀四方,可以说深得西安在这轮抢人大战中的战略精髓——户籍制度大幅放开,先完成人口规模。

▲图片来自人民日报《这些城市,正在拿命欢迎你》

有不少本地人因为西安房价的不断上涨而迁怒于抢人政策,其实帐不是这么算的。过去的十年,西安房价稳定,但也低迷,一起低迷的还有西安的经济,因此也有了“失去的十年”的说法。

个中理由,《南方周末》在其评论文章《抢人大战就是抢未来》一文中写得相当简单直白:

“只有人口净流入的城市,经济才会持续繁荣,各种资产价格才会坚挺,才会有更多的税收支撑基础设施建设与公共服务支出。……年轻人处于生产创新能力最高的阶段,个人创造的财富一般要多于消费,个人支付的税收往往要多于所享用的公共服务,缴纳社保让老年人可领到退休金。年轻人简直就是创造财富的奶牛,高学历年轻人则是创造更多财富的优质奶牛。简言之,能够吸引更多的年轻人尤其是高学历年轻人的城市,才是未来之星。”

贞观数据曾经统计过:2009年-2014年五年时间内,西安人口只增长了19万,在全国一二线城市中排名倒数第三,远低于成都、重庆等城市。

可以说,西安现在用抢人大战补的是过去的课。

然而就如之前所讲:在全力扩大人口规模的同时,人才质量才是提升城市竞争力更为重要的指标。

这也是新一线城市杭州、成都在这一轮抢人大战中的特点。

尤其是杭州,杭州向一线看齐,注重国际人才引育,2018年一季度,杭州应届生的留存率逼近90%,接近北上深。高学历人才流入率达到1.32,大幅领先其他新一线城市。

而作为西安对标城市的成都,则偏向激活城市创业创新氛围,对高端人才和大学生创业补贴力度相对较高。在政策调控下,成都的人才质量也迅速升级。从2017年开始,成都高学历人才流入率超过全国均值,到了2018年一季度,成都高学历人才流入率达到1.19,在新一线城市中仅次于杭州。

▲杭州、西安、成都人才吸引力变化 图片来自BOSS直聘研究院《2018年一季度人才吸引力报告》

西安在这一轮的抢人大战中,高学历人才的流入率才1.06,差距相当明显。

2

我们都知道,“质量”这个词,指的是既要有“质”,也要有“量”。当“量”已经上来,如何提高“质”,这是摆在西安市面前的一个难题。

“陕西人干影视出了名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演员、摄影、服装、化妆、道具、场记……各个工种、各个产业领域都非常多,并且都相当出色。他们有一个共同的特点,不在西安。他们之间有着心照不宣的默契,“回去吗?”,“回去干啥?不回”。

……

任何一天中的任何一个时刻,在北京的漫咖啡,都能看到无数人在做梦。范冰冰、黄渤、黄晓明、Angelababy并称漫咖啡“四大神兽”。鹿晗、吴亦凡、李易峰、陈伟霆统称“PPT之神”。意思是,在漫咖啡谈影视综艺项目拉投资的,卡司至少会有以上几人中的一位,甚至全部。

……

这就是中国的文化中心——北京。这里有看不完的话剧和舞台剧,听不完的音乐会和摇滚演出,逛不完的书店和美术馆,参加不完的讲座和沙龙,还有成百上千家影视公司,和数不清的制片人、导演、编剧,每一天都有无数的创意激荡出来,哪怕是烂创意。这些软件和硬件条件,对从事影视行业的人来说,都有着巨大的吸引力。

……

反观如今的西安,已然是一座中国电影的纪念碑,暮气沉沉……”

也是这位作者,在去年兴奋地告诉我,电视剧《白鹿原》、《那年花开月正圆》是陕西人拍的,拍的不错。

▲电视剧《白鹿原》剧照

▲电视剧《那年花开月正圆》剧照

我查了一下,是曲江文化产业集团的手笔。《那年花开月正圆》,全网播放量达到105.8亿,单日播放量最高达到4亿。《白鹿原》豆瓣评分高达8.8分,和这部剧可以放在一起评分的都是《大明王朝1566》、《走向共和》这种神级电视剧。

不只是影视,最近曲江文化产业集团也在搞全球招聘,在影视、文化旅游、金融投资三大版块提供了六个岗位,七个高级经营管理人才的名额。还提出了一个全民猎头的概念,只要为他们提供关于人才的线索,都可能会获得伯乐奖金。最近,该集团还连续第七年获得了“全国文化企业30强”称号。

可以说,这个吸引中高端人才的想法是走在了西安大多数企业的前面,与西安对人才质量的诉求不谋而合。

3

不过,要吸引中高端人才,并不能只靠一家公司。

一月初的时候,贞观在观察西安本土硬科技企业样本时,西安铂力特增材技术股份有限公司总经理薛蕾就表达了在西安做企业的瓶颈:西安的高级人才储备的捉襟见肘,让他们不得不在省外设立研发团队。同时,因为牵扯到三个村子的拆迁纠纷等一系列问题,推迟了一阵新厂区动工时间。

这篇文章引起了不少新西安人的共鸣,这说明她遇见的问题在当下是备受关注,并绝非单独也不是细节上的吹毛求疵,而是求职者们在西安面对整个市场和产业的为难之处。或者说,一些从北京上海等其他城市归来,本身带有一定资源的求职者们,在西安当下的就业环境中的不满。

这两个例子,一个来自企业,一个来自中高端人才,暴露了西安目前吸引中高端人才需要注意的问题:

其一,西安从一开始工业短板明显,从而导致产业支撑不足,创业企业也少,人才流失严重,企业招聘不到人才而无法选择西安落厂(或建立公司),没有合适的平台支持也无法吸引来合适人才的恶性循环。

其二,西安一些企业内部还是存在着氛围暮气沉沉、资历为重、管理思维老旧、五险一金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

这些都阻碍着其他有意愿回西安发展的中高端人才。

其实到现在这个阶段,各大城市的竞争已经进展到试探阶段了,大家互相戒备,寻找对方的防御漏洞。在武林高手的对决中,花里胡哨动作很少,一是轻易动,容易暴露自己的空门;另一个是动作太大的试探,可能完全是白费气力。对手双方在试探中都要先缓慢移动,慢慢衡量伺机而动。

西安现在最大的问题是,如何寻找到对手破绽,保持自身防御,从中路进攻,直接得分。毕竟得不来分的话,西安有可能错失下一场新一线城市的局。

贞观作者

版样设计:霹雳

请关注贞观新浪微博:@贞观club