发现滋补中药材:“黄芩”泻实火、除湿热,建议收藏

黄芩(拉丁学名:Scutellaria baicalensisGeorgi),别名山茶根、土金茶根,是唇形科黄芩属多年生草本植物;肉质根茎肥厚,叶坚纸质,披针形至线状披针形,总状花序在茎及枝上顶生,花冠紫、紫红至蓝色,花丝扁平,花柱细长,花盘环状,子房褐色,小坚果卵球形,花果期7~9月。

黄芩生于向阳草坡地、休荒地上,海拔60~1300(1700~2000)米。产于黑龙江,辽宁,内蒙古,河北,河南,甘肃,陕西,山西,山东,四川等地,中国北方多数省区都可种植。俄罗斯东西伯利亚,蒙古,朝鲜,日本均有分布。模式标本采自俄罗斯。

关于黄芩的传说:

李时珍生于明朝嘉靖年间,自幼聪明伶俐,好学上进,小小年纪就立志考取功名。光耀门庭。可是天有不测风云,在李时珍十、六岁时,他突患急病,咳嗽不止,并且久冶不愈。随着病情加剧,他每日吐痰碗余,烦、渴引饮,骨蒸劳热,六脉浮洪,虽服用柴胡、麦冬、荆芥、竹沥等解表退热、润肺清心、清热化痰之剂却并无效果。方圆百里的名医都束手无策,认为其已无药可救。眼看小时珍生命危在旦夕。

李时珍深感中国医学的神奇,更对这位身怀绝技的道士钦佩不已,从此,便跟随道人刻苦钻研医学,读遍历代医书,踏遍高山大川。功夫不负有心人,李时珍终于在医学上取得了巨大的成就,成为医林一代宗师。在他编著的《本草纲目》中,李时珍对救了他性命的黄芩这味中药推崇备加,称之为“药中肯綮,如鼓应桴,医中之妙,有如此哉!

黄芩主要分布在山东、陕西、山西、甘肃四大产区,其中集中在山西绛县南凡镇、运城市夏县瑶峰镇、新绛县万安镇、万荣县、闻喜县薛店镇等地;陕西商洛、渭南临渭区桥南镇、商州市商州区孝义镇、洛南县景村镇、丹凤县棣花镇、商洛市夜村镇、丹凤县商镇等地;山东沂蒙山区、莒县库山乡、莱芜市茶叶口镇、富官庄乡等地;甘肃主产陇西、渭源、漳县,次产岷县、宕昌、河西等地。

功能主治:

泻实火,除湿热,止血,安胎。治壮热烦渴,肺热咳嗽,湿热泻痢,黄疸,热淋,吐、衄、崩、漏,目赤肿痛,胎动不安,痈肿疔疮。

①《本经》:主诸热黄疸,肠澼,泄利,逐水,下血闭,(治)恶疮,疽蚀,火疡。

②《别录》:疗痰热,胃中热,小腹绞痛,消谷,利小肠,女子血闭,淋露下血,小儿腹痛。

③陶弘景:治奔豚,脐下热痛。

④《药性论》:能治热毒,骨蒸,寒热往来,肠胃不利,破壅气,治五淋,令人宣畅,去关节烦闷,解热渴,治热腹中疞痛,心腹坚胀。

⑤《日华子本草》:下气,主天行热疾,疔疮,排脓。治乳痈,发背。

【现代药理研究】

1.黄芩有抗病原微生物的作用。

2.黄芩有抗炎、抗过敏作用。

3.黄芩有显著的降血脂作用。

4.黄芩有护肝利胆作用。

5.黄芩有解热作用。

6.黄芩有镇静、解痉作用。

7.黄芩有降血压作用。

8.黄芩有抗氧化作用。

9.黄芩有抗血栓形成的作用。

10.黄芩有利尿作用,以黄芩甙作用最强。

11.黄芩有免疫增强作用。

12.黄芩有抗肿瘤作用。

13.黄芩有抗内皮细胞损伤作用。

14.黄芩有拮抗促肾上腺皮质激素的作用。

15.黄芩对糖性白内障有防治作用。

16.黄芩对磷酸二酯酶有抑制作用,因而使环磷酸腺苷升高。

17.黄芩有止血作用。

18.黄芩还有抗放射损伤作用。

【禁忌】脾肺虚热者忌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