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长9332公里的西伯利亚大铁路和1万多公里的新亚欧大陆桥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横贯俄罗斯东西的铁路干线。起自莫斯科雅罗斯拉夫火车站,经梁赞、萨马拉、车里雅宾斯克、鄂木斯克、新西伯利亚、伊尔库茨克、赤塔、哈巴罗夫斯克(伯力),到符拉迪沃斯托克(海参崴)。总长9332公里,是目前世界上最长的铁路。 奔跑在这一钢铁大动脉上的共有大约1000列货运和客运列车。车里雅宾斯克以西,于十九世纪中建成;以东长7416公里,于1891年始建,1916年全线通车。

西伯利亚大铁路是世界上最长的铁路,它穿越乌拉尔山脉,在西伯利亚的针叶林上延伸,几乎跨越了地球周长1/4的里程;它将俄罗斯的欧洲部分、西伯利亚、远东地区连接起来。其中欧洲部分约占19.1%,亚洲部分约占80.9%,共跨越8个时区、3个地区、14个省份。铁路设计时速为80公里,从莫斯科到达终点站海参崴需要七天七夜的时间 。西伯利亚大铁路曾经被称为俄罗斯的“脊柱”、连接欧亚文明的纽带,对俄罗斯乃至欧亚两大洲的经济、文化交流产生过举足轻重的影响。特别是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这条铁路为苏联打败德、日法西斯作出了卓越的贡献。

第二欧亚大陆桥指1990年9月经我国陇海铁路、兰新铁路与哈萨克斯坦铁路接轨的亚欧大陆桥,又被称为新亚欧大陆桥,由于所经路线很大一部分是经原“丝绸之路”,所以人们又称作现代“丝绸之路”,是亚欧大陆桥东西最为便捷的通道。新亚欧大陆桥东起我国黄海之滨的连云港,向西经陇海铁路的徐州、商丘、开封、郑州、洛阳、三门峡、渭南、西安、宝鸡、天水等站(由东向西),兰新铁路的兰州、武威、金昌、张掖、酒泉、嘉峪关、哈密、吐鲁番、乌鲁木齐等站(由东向西),再向西经北疆铁路到达我国边境的阿拉山口,进入哈萨克斯坦,再经俄罗斯、白俄罗斯、波兰、德国,西止荷兰的世界第一大港鹿特丹港。

新亚欧大陆桥跨越欧亚两大洲,联结太平洋和大西洋,全长约10800千米,通向东亚、中亚、西亚、东欧和西欧40多个国家和地区。现已于1992年12月1日正式投入国际集装箱运输业务。现已开通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首趟郑欧国际铁路货运班列于2013年07月18日运行,开启了中国与欧洲的“新丝绸之路”,短短近三年的时间,它共享了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机遇,成功连通了中国和欧洲,服务的境内外企业也越来越多,是沟通世界的国际铁路物流大通道,它标志着中国铁路物流行业的迅速发展,有力地推动了郑州建设国际物流中心的脚步。新亚欧大陆桥的贯通不仅便利了我国东西交通与国外的联系,更重要的是对我国的经济发展产生了巨大的影响。

亚欧大陆欧洲部分的西部,北濒北冰洋,西临大西洋,南隔地中海与非洲相望。东部从文化上来划分以乌拉尔山脉、乌拉尔河、里海、高加索山脉、博斯普鲁斯海峡、马尔马拉海和达达尼尔海峡作为亚欧大陆的分界线。欧洲大陆处于中高纬度,最南点是伊比利亚半岛的马罗基角(北纬36°),最北点是挪威北部诺尔辰角(北纬71°08′),最西点为伊比利亚半岛的罗卡角(西经9°30′),最东点在乌拉尔山北端(东经66°10′)。大陆东宽西窄,略呈三角形。

亚欧大陆亚洲部分的东部,东、南、北3面分别濒临太平洋、印度洋和北冰洋,西南亚的西北部濒临地中海和黑海。大陆最北点在泰梅尔半岛的切柳斯金角(北纬77°44′),最南点为马来半岛的皮艾角(北纬1°15′);岛屿的最北点在北地群岛(北纬81°),最南点在努沙登加拉群岛的罗地岛(南纬10°45′)。亚洲在各洲中所跨纬度最广,具有从赤道带到北极带几乎所有的气候带和自然带。大陆最东点为楚科奇半岛上的杰日尼奥夫角(西经169°45′),最西点为小亚细亚半岛的巴巴角(东经26°10′),所跨经度亦最广,东西时差11小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