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市舉行加快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座談會 著眼國家戰略需求 優化金融發展格局

15

六月

星期五

6月14日,西安市舉行加快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座談會,廣泛聽取金融界、企業界、專家學者意見建議,凝聚共識、匯聚合力。

省委常委、市委書記王永康出席並講話。市長上官吉慶主持。市委副書記韓松,西鹹新區管委會主任康軍參加。市委常委、副市長高杲介紹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情況。

永康書記指出

*

*

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是大西安追趕超越、建好國家中心城市和國際化大都市的 “必答題”。要著眼國家戰略需求,精準把握絲路國際金融中心的作用定位,明確 “三步走”戰略目標,優化空間佈局,構建以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核心區集聚區為龍頭,高新區、西鹹新區、曲江滻灞“金三角”,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軍民融合金融“三個示範區”, 能源金融、物流金融、綠色金融“三個功能區”,一批金融特色小鎮為支撐的發展格局。

科普時間到!

絲路國際金融中心

“三步走”戰略目標

第一步

到2020年,金融業增加值達1200億元,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10%以上。西安作為區域性金融中心地位得到鞏固和強化,金融觸角向中亞、西亞、歐洲國家延伸,金融資源聚集和輻射帶動能力顯著增強,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初見成效。

第二步

到2035年,金融總量大幅攀升,金融業佔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保持在15%以上。建立與絲路沿線國家金融市場聯動發展的常態化機制,積極服務於“一帶一路”、東西雙向互濟和亞歐合作,西安成為我國與中亞、西亞、歐洲金融聯通的重要樞紐,成為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絲路國際金融中心。

第三步

到2050年,西安成為全球金融體系的重要一極,金融業佔地區生產總值比重保持在20%以上。西安成為我國進入國際金融市場的重要渠道,與倫敦、紐約、新加坡、香港等國際金融中心的聯繫往來不斷加強,邁向具有國際競爭力的絲路國際金融中心。

永康書記強調

要明晰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重點任務,著力發展科技金融、文化金融、軍民融合金融、能源金融、物流金融、汽車金融、綠色金融、離岸金融、消費金融、農村金融等十大金融產業,加快構建現代金融產業體系。要強化金融對實體經濟的支撐,更好地支持現代產業體系構建、重點項目建設、科技企業創新創業、民營企業和中小微企業發展、國有企業做大做強,推動高質量發展。

永康書記希望

金融監管部門加強指導支持,銀行、保險、證券等金融機構多開展業務創新,金融專家多建言獻策,共同助力絲路國際金融中心規劃建設。

吉慶市長說

西安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離不開各位專家和金融機構鼎力支持。要深入研究、積極運用,把大家的智慧體現到絲路國際金融中心規劃建設和全市金融工作的方方面面,建好絲路國際金融中心,為大西安追趕超越提供堅實金融保障。

座談會上

金融監管部門、金融機構負責人

及市金融顧問

圍繞絲路國際金融中心的建設

紛紛建言獻策

一起來看看

郝增祥

國家開發銀行陝西省分行副行長

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從戰略規劃上定位為國際金融中心,應突出“絲路”特色,打造服務國家“一帶一路”戰略,服務歐亞經濟合作特色鮮明的區域性金融中心。建議堅持政府主導,推動西安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建設上升為國家戰略;堅持引進來走出去,形成開放的金融發展格局;堅持服務實體經濟,優化全市金融環境;堅持風險底線,防範系統性金融風險。

高志新

中國工商銀行股份有限公司

陝西省分行行長

對於西安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我提以下三個建議:一是深入優化營商環境,市委市政府應制定出臺建設金融中心的總體方案和行動方案,核心是吸引豐富金融市場主體,重點是優化營商環境。二是全面加強金融創新,西安需加快推進金融機構的引進及金融工具、新金融服務方式的應用。三是持續擴大國際影響力,西安切實以國際視野和全球胸懷吸引國內國際知名金融機構。

桂文東

中國人民財產保險股份有限公司

西安市分公司黨委書記、總經理

西安加快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恰逢其時。保險應全面做好“三個注重”,即注重金融保險和產業融合、注重保險的全面風險防控、注重人才保障的長效機制。我們鼎力支持西安加快建成絲綢之路國際金融中心,將緊跟市委、市政府指引,在管控風險、招商引資、產業升級、創新創業、“一帶一路”走出去等領域助力大西安追趕超越。

李士華

中信建投證券股份有限公司

黨委副書記、監事會主席

可以根據西安市實體經濟發展的需要,重點拓展私募股權基金等各類資本對接產業發展,形成良性循環;推出低廉合理的稅費成本,吸引和鼓勵金融機構快速落戶,快速聚集,增強金融機構的有效動力和活力;根據當前國內外金融業發展的新特點、新趨勢,實施差異化發展戰略充分利用當地教育科技資源發達的優勢,推動金融發展智庫建設。

劉紅旗

陝西金融控股集團有限公司

黨委書記、董事長

“絲路金融中心”這一概念的提出,非常及時,因為“金融活”則“經濟活”。打造“絲路金融中心”需要儘快打造在全國拿得出手的“金控平臺”;儘快研究“引導基金與產業升級”的商業化對接問題;持續加強對“門戶經濟”的研究,提升“金融外向度”;通過“市場化+職業化”改革,為陝西金融業注入“人的活力”;儘快推動“西安陸家嘴”的誕生;持續豐富“金融基礎設施”和“金融要素市場”。

葉駿

普華永道會計師事務所

中國西部業務主管合夥人

近年來,西安經濟發展迅速,不斷實現趕超。普華永道發佈的《機遇之城2018》, 在26個大城市中西安僅次於杭州、南京等東南部沿海城市,位列第6位。西安應加強頂層設計,以“一帶一路”建設為基本框架和統領、以國際金融創新合作為契機,抓住重要支點,突出西安特色,提升綜合競爭力,打造在絲路國際合作中的樞紐核心地位。

李勇

西安新航國際物流有限公司

常務副總經理

隨著中小企業需求不斷擴大,外貿綜合服務越來越受制於資金的困擾,融資問題成為面臨的最大問題,主要表現在外貿融資難、融資方式單一兩個方面。為解決這些問題,我們建議由政府認定的金融公司管理,為中小企業外貿進出口業務進行擔保;在出口方面,建立以中信保,專項基金擔保,金融機構和外貿綜合服務企業為核心的信息溝通機制。

陳耿

浙江民營企業聯合投資股份有限公司

董事、總裁

如何定位絲路國際金融中心,需要抓住“離岸金融、綠色金融”這兩個關鍵詞。西安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應加快打造區域內特色金融要素交易中心,增強金融要素輻射能力;推進區域金融創新和相關政策吸引金融機構聚集;積極發揮行業龍頭的引領作用;加強政府特色化服務;優化人才配套政策。

白鶴祥

人民銀行西安分行黨委書記、行長

兼國家外匯管理局陝西省分局局長

在新的歷史時期,要加快建設絲路國際金融中心,助推陝西追趕超越和大西安建設,應著力構建現代金融組織體系,提升金融業聚集度;著力構建金融政策支持體系,優化金融發展環境。著力構建金融開放創新體系,提升服務實體經濟能力;著力打造金融中心特色優勢,提升金融和產業的契合度。

蘇虎超

陝西省人民政府金融工作辦公室主任

近年來,西安充分發揮建設國家中心城市和省會城市的優勢,聚集了全省一半以上的金融機構、金融資產和金融人才,為全省金融業的改革發展做出了重要貢獻。我對西安市建設絲路金融中心提出四點建議:充分發揮核心引領作用,加大金融改革創新力度,持續加強金融生態環境建設,進一步加強金融人才隊伍建設。我們相信,西安市絲路金融中心建設一定會取得新的更大的成績。

查看往期消息

投資西安

機遇西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