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中山东一路29号:一栋“纯法兰西式”建筑的自述

嗨,大家好!如果您是“阿拉”上海人,或是曾到申城旅游观光的朋友,一定知道大名鼎鼎的外滩(“中山东一路”)。在这里,您能看到20多栋风格迥异的中外建筑,譬如上海总会、怡和洋行、友邦大厦,又如中国银行大楼、汇丰银行大楼、中国通商银行大楼……那么,您必定见过我!

什么,我是哪位?嘿嘿,不瞒您说,我也是这20多栋大楼中一员,而且还是沪上少有的“纯正”法国式建筑!按照这个“提示”,估计广闻博识,而且懂点建筑知识的朋友,已能猜出我是谁了。好,那就不卖关子了,我名叫“东方汇理银行大楼”,自1914年起,一直扎根于外滩29号,从未有过“动摇”。

  

估计很多朋友不解,我身上明明挂着光大银行的“牌匾”,怎会与东方汇理银行扯上关系?其实,只要您在而今的中山东一路29号光大银行正门右侧凑近点看,就能发现一块由“上海市人民政府1989年9月25日公布,市文明管理委员会立”的铭牌,上书“上海市文物保护单位优秀近代建筑东方汇理银行旧址”,即可明白我所言非虚。这里头呀,真的藏着一些年代久远的故事。下面,就请听我慢慢道来。

  首先,容我将年轮的时针使劲往回“拨几拨”。话说1889年,法资东方汇理银行(1875年,法国政府为拓展和加强对法属印度支那的贸易和经济控制,而特许设立的海外殖民地银行)“远渡重洋”,来到“上海滩”,于法租界内设立分行,开办存款、放款、贴现、汇兑、买卖证券等业务。在其入沪之前,外滩29号这块地皮,被华俄道胜银行和东方汇理银行的主要股东之一——法国贴现银行紧紧“攥在手心”,且当时正为华俄道胜银行所用。

  光阴如梭,转眼到了1907年,华俄道胜银行迁址外滩15号(现“中国外汇交易中心”),随之,东方汇理银行上海分行进驻外滩29号办公,但因业务不断发展,旧建筑不敷使用,该行遂于1911年将原大楼拆除重建,1914年建成新楼并投入使用。换句话说,我就是那一年“出生”的!

  接下来,我向诸位公布一下自己的“基本资料”:我的设计师是英商通和洋行,承建方是华商怀盛营造厂,占地面积1226平方米,建筑面积2772平方米。值得一说的是我仅仅21.6米的“身高”。可别看我个头矮,实际上,我的“内里”只有3层(不包括夹层),这样一来,平均层高就达到7米以上。正是这一独到的特色,使我稳坐外滩建筑平均层高“第一把交椅”,厉害吧!

  由于在矗立外滩的“万国建筑群”里,我是唯一由法国人出资建造的“独苗”,因此,设计师运用夸张的手笔,把我打造成了一栋带有法国情调,尤显和谐、匀称、雅典、端庄风格的古典主义建筑。

  具体来看,设计师用钢筋混凝土作为我的“骨架”(建筑结构),用长方形石块叠砌成我的“外衣”(建筑外墙)。在一楼中间,你会看到高大的拱门,入口门廊具有巴洛克式风格,门楣则饰以一方卷涡状的断山花涡漩图案,下两层的门窗被处理成高大的拱券,正面二三层中部有两根通贯的巨大爱奥尼克立柱,使门窗与墙面的比例均衡。在二楼窗外,您会注意到廊式阳台,整个墙面的窗框设计不尽相同,使均衡的立面透出一丝“寓动于静”的艺术效果。大楼的顶部,则出檐较深,檐口饰以精致的雕饰花纹。大楼的内部,地面与墙面都用大理石铺砌,整个营业大厅采用玻璃天棚,有很好的采光效果。这一点,只要您从而今的光大银行正门进入,即能切身感受。

再来说说我的“经历”。解放后,东方汇理银行被批准为外汇买卖“指定银行”,一度代理中国银行买卖外汇。而后,因外国企业纷纷撤出上海,该行业务暗淡,终于1955年停业。1956年,上海市房管局成为我的新主人(接管者),并将我的名字改为“东方大楼”,也是从那时起,上海市公安局交通处入驻进来(租用),长期在我这儿办公。到了20世纪90年代,在外滩房屋置换过程中,市公安局交通处搬走了,取得使用权的光大银行上海分行于1995年成为我的新“房客”,从此我俩和和睦睦相处至今。虽然上海分行其后迁址浦东世纪大道1118号,但仍将光大银行私人银行(上海)中心及外滩支行留驻外滩29号,说明这一任“房客”对我还挺满意,让我感觉很有“面子”。

关于我的故事,其实就这些,既复杂又简单。说到底,一如芸芸众生,诸如我等文物建筑也只不过滚滚历史红尘中的一朵小浪花。

  不过,尽管今年我已104岁“高龄”,但身子骨依旧硬朗,精神依旧倍儿棒。平日里,每天看着人们在我面前来来往往,尤其春节、国庆等节假日期间,外滩更是人流如织,时不时就有导游举着小旗,向团队游客讲述历史,介绍建筑,其中多多少少也会说到我。于是,总有游客兴致盎然,举起单反相机或智能手机,把我和周围一干老兄弟们摄入镜头。而每每透过人们的欢声笑语,以及相机按动快门的“咔嚓”声,都会一次又一次打开我的记忆之匣,在脑海中反复播映那一段又一段斑驳的旧日时光。

  好了,不煽情了,太肉麻了。最后奉上我的若干靓照,够臭美吧,嘻嘻。还是那句话,谁让俺是上海滩鲜见的“纯法兰西式”建筑呢!诸位回家后,不妨翻一翻相册,若有外滩场景的照片,没准就能在里面找到我的身影。

  噢对了,有空的话,请记得多来看看我,不论晴空万里,还是风里雨里,我始终都在这里,百年如一日,安安静静,恭候来自五湖四海的朋友大驾光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