晓墅小学 曾用名:晓墅中心小学、向阳小学等

晓墅小学

曾用名:晓墅中心小学、向阳小学等

时间的起点是1916年,故事的主角是两所学堂——吴昌硕弟子杨植之创办的晓墅学堂和近代林学家、生态之父陈嵘创办的三社学堂。那一年,两所学堂合并为晓墅中心小学,校址选在晓墅老街苏家祠堂,当时学校仅3个班约百名学生。晓墅小学的历史便是从那时延伸开来。

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学校经历了第一次迁址,由苏家祠堂搬至如今的武康桥社区服务中心所在地,随后在那安稳地度过了半个多世纪。

今年89岁高龄的退休教师王敬宜,整个教书生涯都奉献给了晓墅小学。回忆起最初的情景,王敬宜直说太简陋了:“我1951年从教,当时学校只一排12间低矮的平房,教室、办公室、教师宿舍全都被安排在此。学校的围墙是简易的竹篱笆,风一吹就嘎吱作响。”

等到七八十年代,学校的北面建起了二层楼房,随后原先的平房也被拆除重建。1986年王敬宜退休时,学校的格局已和如今没有多大区别。

去年,学校搬了新址并更名为晓墅小学,这所由小学堂演变而来的学校今年正好步入百年历史。而历史的沉淀,正是实实在在的教育“课本”,正如校园里的开心农场起源于创始人的生态理念。这所充满现代气息的百年学堂,正在潜移默化中滋养着学生的文化情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