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年华》不是中国版《熔炉》,她更好!

请不要再说《嘉年华》是中国版《熔炉》,她比《熔炉》好太多。

《嘉年华》的艺术手法更高级。《熔炉》是典型的韩国商业片套路,把各种抓人眼球挑动情绪的剥削元素进行极致化呈现。《嘉年华》则刻意回避了那些元素,在平静克制中慢慢积累起强大的力量。

《嘉年华》讨论的社会问题更深更广。《熔炉》主要就是谈“儿童性侵”,以及围绕这个问题的阶层差距/法律不完善等问题。《嘉年华》包含上述所有话题,并且由此从更深更广的角度描绘出了一副社会底层女性的险恶生活图景,并进一步探讨了性教育/性别观念/体制腐败等社会问题。

关于“改变国家”…

《熔炉》在“改变韩国”中当然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更重要的是400多万(韩国总人口5000万)看过电影的韩国人,更重要的是韩国是允许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进行改变的。

《嘉年华》呢?没有人相信她能“改变中国”。

首先,没人看,上映3天票房不足1000万。受刷屏级的红黄蓝事件/金马奖获大奖的影响,以及多人的安利呼吁之下,排片率才艰难的由首日的1.2%上升到第3天的4.5%。

更重要的,我们的这个中国,要想通过自下而上的方式去改变,哪怕是一件很小的事,也太难太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