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家印:从舞钢职员到赚到第一桶金

许家印是恒大的集团的董事局主席,1958年生于河南周口市,毕业于武汉钢铁学院,在河南舞阳钢铁厂工作10年后辞职下海,1997年成立恒大集团,2009年恒大集团上市,2017年10月,以2900亿元位列《2017年胡润富豪榜》榜首,首次成为中国首富,是历年来财富最高的中国首富。从一身赤贫到中国首富,并非外界想象得那么容易,此间也需要付出种种艰辛,犹如一个新生的小生命,需要经历成长,发育,成熟的过程,尤其是赚到第一桶金时。赚到第一桶金,往往就是成功的商业帝国的开端,马云的第一桶金是1991年在杭州和朋友成立海博翻译社,将它做成了杭州的最大的翻译社;王健林的第一桶金是在大连接手亏损的区属企业后拿到市政府的“旧城改造”项目。那么,许家印的第一桶金又是如何赚到的呢,在此之间,他又有着怎样的阅历准备和人生轨迹呢。

扎根舞钢,十年沉淀

宝剑锋由磨砺出,任何创建了卓越成就的人,都经过了时间的沉淀和打磨,许家印也是如此。时钟拨回三十多年前,那时候的许家印与中国首富这个词还很遥远,当时24岁的许家印刚刚走出大学校门,带着青涩的学生气和对未来的憧憬,正式步入社会,走向职业生涯的开端。

1982年,许家印从武汉钢铁学院毕业后,被分配到舞阳钢铁公司工作。当时的舞阳钢铁公司是一个大型的国有企业,隶属于河南中南部的平顶山市,是1970年开始兴建的,当时是为了满足国防工业对宽厚钢板的需求,由中国冶金工业部投资,于1978年全面建成。在当时,学钢铁专业的大学生寥若星辰,而许家印是第一个被分配过来的大学生,很受钢铁厂领导的重视。许家印进入钢铁厂就主动进入热处理车间,下沉到生产劳动的第一线,很快成为了热处理车间的技术骨干。

在热处理车间,许家印展现出的工作精神,工作态度和工作能力得到钢铁厂领导的赏识,不久后,就担任车间的主任助理,协助车间主任抓生产和管理。许家印天天守在热处理一线,研究流程,完善工艺,在观察和体验中总结几百个有关生产和管理的问题。主任助理这一岗位的历练,为许家印日后打造刚柔相济,管理高效,雷厉的团队风行团队创造的条件。两年后,许家印就升为热处理车间主任,管理者300人的热处理车间员工。对车间的管理,许家印强调四点:一,是规范制度;二是从严要求;三是提高工人待遇福利;四是真诚待人。七年的车间主任,磨炼了许家印的管理能力,为日后的创业奠定的坚实的基础。

南下深圳,从零开始

1992年,邓小平南巡讲话后,全国的经济发展呈现新一轮的增长高潮,“下海”成为了时代新的关键词,而靠近港澳台的的深圳市,从一个小小的渔村发展成为快速崛起的新兴城市。正是在这一年,许家印从舞阳钢铁厂辞职,怀着对未来的无限憧憬,来到深圳,希望可以找到一份工作。

很快,许家印进入了中达贸易公司,从一个小业务员做起。从国企辞职下海后,许家印已经没有了回头路;一切归零,从头开始。在中达公司,许家印逢人就叫师傅,连公司里二十来岁的小姑娘,都会叫人家师傅。

多年之后,许家印回顾闯荡深圳这一段岁月时说,“刚到深圳没有地方住,我在朋友的走廊住了三个月。后面进了一家公司,一个月的工资只有500元,但我就看上了这个老板,我觉得在他身上可以学习到很多东西,入职几个月后,我就当了办公室负责人,把公司不用的厨房当卧室用。这是一个不到四平方米,门都关不上的小房间,我在那里住了一年”。

意识到当地房地产行业的快速兴起后,1994年,许家印又带着五个人来到广州,租下一套民房,很快,一举拿到了一个珠岛花园的地产项目,在珠岛花园项目开发之前,许家印还是一个纯粹的房地产门外汉,他说:“当时,我连什么是容积率都不懂,是一边学干起来的。”1997年珠岛花园项目的成功的成功,为公司累计获利2亿多元。但是当时,许家印每月只领取三千多元的工资,无奈之下,选择自己去创业。后来,他回忆说;“假如,中达公司给我的年薪是20万或者10万,我可能就不会去想自己创业的事情了,因为我知道,凡是创业都是有风险的,而且很艰辛。”

创立恒大,雄业开端

如果苹果没有砸中牛顿,也许万有引力的科学法则在当时就不会被发现,历史的发展往往存在着意外和神秘之处。当时刚刚离开中达公司的许家印或许很难预料到自己事业的巨大成功,在1997年,许家印刚刚创立恒大时,正好是亚洲金融风暴爆发,香港和东南亚蔓延的金融危机,很快波及到中国的内地,尤其是靠近港澳地区的珠三角城市,在广州,楼房开发市场此时一片萧条。

恒大地产刚刚成立时,全公司的只有8名员工,除了拥有一辆小汽车外,几乎一无所有,并且广州的房地产市场也面临着严峻的竞争。万石带领下的万科在1988年就进入了房地产行业;冯仑的万通,已经有了六年的创业历程;而成立了五年的的碧桂园,在掌门人杨国强的率领下正在房地产行业强势推进.........

对于许家印来说,必须要尽快拿到地产项目,恒大地产在广州市的房地产市场才能站稳脚跟。为了尽快找到合适的房地产开发项目,许家印几乎跑遍了广州市,经过反复考察,调研和论证,决定买下广州市珠海区工业大道原广州农药厂的土地使用权。广州农药厂这段地是11万平方米,即使买下了,也一下子拆不完,分期付款是最好的方式,才能有效解决企业的资金短缺问题。许家印发挥商务谈判的专长,找到了银行,并且拿到了贷款,贷款总额为600万元。1997年6月8号恒大地产的第一个项目,金碧花园开发正式破土动工。

凭着房地产开发的丰富经验,许家印敏锐的洞察到,小户型模式是非常典型的快进快出的资本运作模式,易于销售,也便于快速回笼资金。当施工单位完成第一层的施工后,就已经达到了楼盘期房发售的条件。结果,金碧花园以小面积,低价格的优势,只用了半天时间就卖完了价值8000万的期房。金碧花园的开发,是个许家印人创业一个新起点,也是一个难得的机遇,让许家印获得了以自主创业的身份进军房地产业的“第一桶金” ,这个项目的成功,无疑是恒大地产发展的里程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