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为何能养育近4000万人口

福建省是我国东南部的一个省份,省内多山,号称“八山一水一分田”,森林覆盖率达65.95%,位居全国首位,其国土面积约为12.4万平方公里,其中耕地面积只有2004.46平方公里,仅占其面积的1.6%。

但是其人口却有3911万,接近4000万人,如此低的耕地面积,却养育了如此众多的人口,福建人民究竟有什么秘诀来解决这一问题。

我们先从福建的地势地形上来做分析,从地形图上我们可以看到,福建省和周围的南方省份类似,都是多山少平原,森林覆盖率高。眼尖的读者可以发现,在福建的沿海地区,分布着零零星星的平原,而这些平原上坐落着一座座福建重要的城市,比如福州,厦门,漳州,泉州,莆田等支撑着福建经济命脉的城镇。这些平原在区域划分上可以分为四大平原。

这四大平原分别是:漳州平原、福州平原、兴化平原和泉州平原,其中面积最大的是漳州平原,平原面积566平方千米,位于福建省的南端,号称闽南粮仓。由此可见,漳州平原是非常的富饶,可以养育大量的人口。

在这四个平原中面积最小的是泉州平原,其面积只有345平方公里,但是其却养育了800多万的人口,平原上主要种植水稻等粮食作物。作为全国的沿海城市,泉州也是一个开放性的口岸城市,作为“一带一路”海上的起点城市,未来泉州的发展一定会越来越好。

福建人们还会因地制宜,在福建的山区,人们为了生存,在大山深处,建造了一座座雄伟壮观的梯田,最著名的是福建尤溪县联合乡的联合梯田,面积达到了1万亩以上,

是全国最大,风景最美丽的五大梯田之一,也是我国东南地区最大的梯田。

适合的气候和勤劳的人们,在耕地面积如此少的情况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的奇迹,养育了自己的下一代。不过遇上天灾,人们也会挨饿,于是他们就勇敢的走向海洋,到东南亚地区去创造新的价值。许许多多的福建人为了生计远渡重洋,来到东南亚地区,用自己勤劳的双手去劳动,去挣钱,然后回到自己的家乡去养育自己的亲人孩子。

所以说“八山一水一分田”的福建省能养育4000万左右的人口,不是上天赐予的,而是勤劳的人民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给创造出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