吐槽:为啥有些手机的NFC不太好使?

引子

在这个移动支付越来越普及的时代,钱包、公交卡、银行卡等原来需要随身携带的物品正在逐步退出历史舞台,最近有一种被称为NFC的支付技术横空出世,似乎正在挑战”公交卡的“霸权”。用户对NFC的追捧,电信营业厅高挂缺货免战牌的情形就可以印证,然而,NFC被吐槽的情况特别常见,比如刷公交的时候会出现严重延迟或识别不灵敏等状况,那么,问题到底出在哪儿?

不近乎,无通信

NFC(近场通信技术,Near Field Communica TIon),又被称作近距离无线通信,是一种适用于短距离、基于无线传输的高频通信技术,它能够允许电子设备之间进行非接触式点对点数据传输,也就是在10cm距离内交换数据。

近距离无线通信技术与RFID一样,都是通过读取频谱中针对无线频率部分的电磁感应耦合方式来工作的。该模式和红外通讯有相似之处,只是传输距离较短,传输创建速度较快,传输速度也快些,并且功耗低。

NFC遭遇窘境,不都是它自己的锅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这样的经历,在乘坐公交车下车时想使用基于NFC技术办理的公交卡却发现读取卡片的时间超级长,甚至有时候要花上超过1分钟的时间才能正确识别。

应用NFC功能的手机兼容性参差不齐。由于移动支付的产业链比较长,在这个产业链当中有很多的利益关联方,其中包括安全模块厂商、射频芯片厂商、终端厂商等,而这些厂商的射频通信性能存在差异。在实际应用中,受到机具的局限性,使用环境网络的不确定性,因此基于不同终端产品的用户体验差别非常大。

2. 行业整体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在合作过程中,单个城市一卡通运营机构由于规模小、体量小、技术实力不强,导致整个合作过程由电信运营商主导,行业的整体资源优势未充分发挥。NFC技术发展多年,一直受限于产业链复杂,各厂商为主导权而相互卡位、NFC基础设施不够完善、没有行业巨头敢于率先对基础设施普及投入等一系列原因,无法很好地普及。

当然,NFC也并非一无是处,相信随着5G网络投入使用,NFC在功能上继续完善。上述弊端也会随之得到解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