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第一次,他最后一次”世界献血者日前他们完成跨越十载的接力

一袋血的旅程

(源自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官微)

血液供应处“紧平衡”状态 公众对献血有担忧

2018年是《献血法》颁布和实施20周年。在国家卫健委6月12日召开的新闻发布会上,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介绍说,中国无偿献血制度全面建立20年来,无偿献血者数量逐年增多,血液供应能力、安全水平也显著提高,“全国无偿献血人次从1998年的32.8万上升到2017年的1459万,献血量增加了5倍之多。”

针对血液供应问题,周长强在发布会上表态称:“目前我国血液保障能力基本可以满足临床需要,但这是一种‘紧平衡’状态。”

此外,央广“下文”客户端查询发现,部分地方出现过血库告急的情况。

血库告急相关新闻报道截图

有公众对献血有担忧。来自河北的罗女士说,自己想过献血却没献成,“医生说血压低不能献血,我也担心对自己身体有影响。”

被问到身边的人是否有献血经历时,罗女士说,自己的妹妹和妹夫都献过血,“我丈夫也想献血,但因为在砖窑干重活儿,献血后一周都不让干重活,(怕影响工作)就没献。”罗女士还表示,如果自己身体情况允许,会去献血。

今年50岁的张女士被问及献血问题时则连连摆手,表示自己不敢献血,“我晕血,也怕得传染病,担心对身体不好,没听说身边有人献血。”

那么,血压低的人能否献血?献血者需要满足什么条件?献血后身体多久能得到恢复?献血是否有可能传染疾病,对人的身体是否有影响呢?

释疑:关于献血你还需要知道的那些事

据烟台市中心血站介绍,献血也有“爱心门槛”,并非谁都可以,《献血者健康检查要求》中规定:心脏病、高血压病、低血压病等循环系统疾病患者不能献血;贫血(缺铁性贫血、巨幼红细胞贫血治愈者除外)、白血病等血液系统疾病患者不能献血......

那献血后需要多久才能恢复到献血前的状态呢?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表示,血液中包含着多种成分,恢复起来也是有先有后的。

献血后适当饮水补充体液,1-2个小时血容量即可恢复;血小板的恢复需要2-3天;若献了200毫升全血,红细胞和血红蛋白恢复至献血前水平则需要7-10天。

至于有受访者因担心得传染病而谈“献血”色变的问题,此前有媒体报道称,经常有“血头”组织社会人员打着互助献血(即允许亲友、所在单位以及社会互助献血)的幌子卖血并从中牟利。北京红十字血液中心曾对2009年到2012年的互助献血人群进行统计发现:由血贩子操控的互助献血人群的HIV感染率比同期无偿献血人群高一倍。

不过,今年4月1日起,我国全面取消已实施20年的互助献血。据卫健委医政医管局副局长周长强介绍,近年来,我国持续提升血液安全水平:完善血站技术规程、标准和规范,加强人员培训和考核,建立覆盖采供血全过程的血液质量管理体系,实现并巩固血站核酸检测全覆盖,基本阻断艾滋病等重点传染病经输血途径传播。

今年1月,北京市红十字血液中心门前聚集着一批“血头”

此外,广东省惠州市中心血站站长肖剑说,我国法律规定无偿献血两次采集间隔期不少于6个月,按规定的间隔时间献血不会引起贫血。而且人体的贮血和造血都有较强的代偿功能,献血后人体的造血功能活跃,水分、盐分、糖分、蛋白质在短时间内即可恢复。所以,在规定的间隔日期内献血200-400毫升不会影响健康。

相反,经常献血还会刺激造血器官,增强造血功能,有益于人体血细胞的再生;可以减低血液的粘稠度、减少冠心病等心脑血管系统疾病的发生等。

部分综合:科普中国、中央广电总台国际在线、澎湃新闻、《北京青年报》《经济观察报》等

更多独家内容,全新互动体验尽在“下文”Ap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