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思議!加海鮮的西班牙海鮮飯居然是非主流做法?

西班牙被譽為是"地中海的明珠",在這個歷史悠久,熱情洋溢的國家,美食與鬥牛、足球、網球一起成為了他們舉世聞名的標籤。提起西班牙你可能不清楚國王與首相的名字,但你一定知道伊涅斯塔、納達爾和海鮮飯。

如果我告訴你正宗的西班牙海鮮飯是沒有海鮮的,你是不是覺得非常震驚,不過這的確是板上釘釘的事實。

在地中海,西班牙海鮮飯是與法國蝸牛、意大利麵齊名的三大名菜之一,西班牙語稱它為Paella,音譯為"巴埃亞",需要說明的是在西班牙語中P和B都發B這這音。Paella語義源自拉丁語,意思是指深度不超過五公分的平底淺口大圓雙耳鍋,在西班牙語中才逐漸演變為各類大鍋飯的統稱,並非海鮮飯的專屬稱謂。

西班牙海鮮飯最早起源於該國第三大城市,有魚米之都美譽的巴倫西亞,是以西班牙產艮米為原料的一種飯類食品。最早製作海鮮飯的食材中是沒有海鮮的,即使是在今天的西班牙,人們依然把加入海鮮的"海鮮飯"認為是非主流做法。很多地區的人甚至將海鮮飯稱為"肉菜飯"、"大鍋飯"或"燴飯"。

肉類和蔬菜組成了西班牙最傳統的"海鮮飯",你或許想不到,孕育海鮮飯的搖籃並不是廚房,而是在野外。巴倫西亞與北部的加泰羅尼亞地區,他們在肉菜飯(海鮮飯)上有著說不完的話題。關於肉菜飯的起源,要追溯到伊比利亞半島穆斯林時代的摩爾人農民,這道菜本來是他們用來填飽肚子的,他們將短粒米與橄欖油、番紅花、蔬菜加上其他肉類(如鴨肉、雞肉、兔肉或蝸牛肉)放在一起烹製。

說到底我們現在所熟知的海鮮飯的標誌並不是海鮮,而是短粒米。地道的海鮮飯做好之後,頂層的米粒十分柔軟,適於入口,底層的米粒香酥鬆脆有點發焦,底層的鍋巴被視為這道菜的精華所在。

海鮮飯誕生於巴倫西亞,經過歲月的洗禮,當地人自然對其有諸多清規戒律。比如飯裡不能加入香腸,不能將海鮮與肉混在一起,不得加青豆,也不得放蠶豆。不過這道菜並不單單屬於整個西班牙,因此其他地區的人們並不會想巴倫西亞人那麼講究,如果海鮮飯裡不加辣乎乎的香腸,他們是絕對不會嘗一口的。

而在巴塞羅那,這道菜被稱為arros(意思是大米),加泰羅尼亞人將這道菜分成了好幾個版本,有加入剝皮海鮮的,有用黑米烹製而成的(黑米食用墨魚汁染成黑色的米),此外還有一種名為chorizw的美食,它食用麵條代替大米,同樣也加入墨魚汁。

隨著時代的變遷,海鮮飯的"衍生品",香腸飯、墨魚飯、豬肉飯……看到海鮮飯家族不斷壯大。面對這樣的情況,驕傲的巴倫西亞人坐不住了,他們收集了各類歷史材料,編撰了一本"海鮮飯百科全書",來證明瓦倫西亞是根正苗紅的海鮮飯發源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