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

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环境保护法》《贵州省环境保护条例》和《黔东南州生态环境保护条例》的规定,现发布《2017年黔东南州环境状况公报》。

综 述

2017年是党和国家事业发展中具有重大意义的一年,全州各级各部门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生态文明建设和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践行总书记牢牢守好发展和生态两条底线的嘱托和要求,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国务院和省委、省政府各项决策部署,以改善环境质量为核心,以补齐环境保护短板和解决突出环境问题为重点,以扎实推进中央环保督察问题整改为主抓手,统筹推进环境保护各项工作,较好地完成了各项目标任务。

2017年,全州环境保护工作坚持问题导向和目标导向,加大大气、水、土壤“三个十条”实施力度,抓好“双十”“双源”治理,统筹推进“三个专项”实施,建成了一批环保治理基础设施,解决了一批环保治理短板问题;继续深化环保领域改革,不断优化服务水平,环保管理能力得到有效提升;持续开展“六个一律”和环保执法“利剑”行动等执法专项行动,严格环境监管执法,切实维护和保障广大人民群众的环境权益。

2017年,全州环境质量总体保持稳中有升良好态势,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7,全年(AQI)优良天数率为96.8%。全州33个地表水监测断面达到Ⅰ-Ⅲ类水质的比例为96.97%;中心城市及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达标率100%;各县市声环境均达到评价标准“较好”以上等级;辐射环境质量总体情况良好。

一、全州环境空气质量状况

(一)城市(县城)环境空气质量

2017年度,全州环境空气质量持续改善。空气质量综合指数为2.77。其中,综合指数低于全州平均的县(市)有8个,占50.00%。各县(市)排名依次为镇远县(2.26)、丹寨县(2.30)、从江县(2.32)、剑河县(2.35)、雷山县(2.60)、黄平县(2.64)、施秉县(2.72)、三穗县(2.74)、台江县(2.79)、天柱县(2.85)、黎平县(2.93)、锦屏县(2.98)、麻江县(3.02)、凯里市(3.04)、榕江县(3.27)、岑巩县(3.45)。(见图1)

16个县(市)按《环境空气质量标准》(GB3095-2012)开展监测和评价,环境空气质量指数(AQI)优良天数比例为96.8%。其中,AQI优良天数比例高于全州平均的县(市)有11个,占68.75%。各县(市)分别为:从江县(100%)、台江县(99.2%)、丹寨县(99.2%)、剑河县(98.6%)、雷山县(98.3%)、镇远县(98.1%)、麻江县(97.4%)、施秉县(96.9%)、天柱县(96.9%)、锦屏县(96.9%)、榕江县(96.9%)、凯里市(95.9%)、黎平县(95.2%)、黄平县(94.7%)、三穗县(93.2%)、岑巩县(92.2%)。(见图2)

图2 2017年度各县(市)环境空气质量指数优良天数比例统计

15个县(市)城区环境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比93.75%,仅岑巩县未达到国家二级标准,占比6.25%,主要为细颗粒物超标。

全州16个县(市)的二氧化硫(SO2)均值浓度为8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60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3—17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5%;二氧化氮(NO2)均值浓度为1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0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3—21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9.1%。可吸入颗粒物(PM10)均值浓度为45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70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32—57微克/立方米,同比持平;细颗粒物(PM2.5)均值浓度为29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35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21—38微克/立方米,同比上升3.6%;一氧化碳(CO)95百分位数均值浓度为1.2毫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4毫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0.7—1.7毫克/立方米,同比下降7.7%;臭氧(O3)日最大8

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均值浓度为100微克/立方米,达到国家二级标准(160微克/立方米),均值浓度范围为79—120微克/立方米,同比下降3.8%。

表1 2016年~2017年环境空气年均浓度统计表

<table> <tbody> 县(市)二氧化硫(μg/m3)二氧化氮(μg/m3)可吸入颗粒物(μg/m3)细颗粒物(μg/m3)一氧化碳 (mg/m3)臭氧(μg/m3) 2016年2017年2016年2017年2016年2017年2016年2017年2016年2017年2016年2017年 凯里市882021474632321.11.210783 黄平县12687555030311.30.99486 施秉县14101010435328281.21.09879 三穗县19786404827320.91.19395 镇远县8399323225251.51.37980 岑巩县1261614535736381.21.4114120 天柱县186108465235331.31.0105100 锦屏县171799464727271.41.3106116 剑河县114129394424260.80.79681 台江县1281216344515231.71.3121103 黎平县2011119524933331.41.0114102 榕江县14101314615334301.81.7103113 从江县7783553830211.41.3116105 雷山县127810333527241.41.4113111 麻江县1713911544131291.71.589116 丹寨县74116293621251.30.9112102 全州平均1381110454528291.31.2104100/<tbody>/<table>

注:一氧化碳指标浓度为一氧化碳第95百分位数,臭氧指标浓度为臭氧日最大8小时值第90百分位数。

(二)城市酸雨

2017年度,凯里市城市降水pH值范围为5.79—8.78,年均值为6.91,同比上升了0.65个pH单位。全年无酸雨。

(三)城市降尘

2017年度,凯里市降尘量年均值为7.57吨/平方千米·年,同比下降2.04吨/平方千米·年,未超过南方城市限值标准(清洁点降尘量加3吨/平方千米·年)。

二、全州水环境质量状况

(一)主要河流水质状况

2017年度,我州主要河流“两江一河”共布设33个监测断面,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的断面有32个(其中:都柳江4个、舞阳河7个、清水江(含重安江、巴拉河)22个),水质优良率为96.97%,按《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进行评价,都柳江(4个监测断面)和舞阳河(7个监测断面)水质均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水质优良率为100%,水质质量保持稳定良好;清水江布设的22个监测断面中,符合或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 Ⅲ类标准的断面有21个,优良率为95.4%,同比上升4.5个百分点,清水江水质明显改善。低于规定水质类别断面1个(黄平重安江大桥),主要超标污染物为总磷,造成超标的原因即受重安江(清水江支流)上游黔南地区磷化工企业大量含磷废水进入重安江,导致监测断面总磷超标。

表2 2017年 “两江一河”水质达标情况统计表

<table> <tbody> 序号县(市)河流
名称监测断面规定类别实达类别超标项目(超标倍数) 1榕江县都柳江新华ⅢⅠ 2榕江县都柳江榕江(八吉)ⅢⅡ 3从江县都柳江停洞ⅢⅠ 4从江县都柳江从江大桥ⅡⅠ 5雷山县巴拉河郎德ⅢⅡ 6凯里市清水江格细ⅢⅠ 7台江县巴拉河平敏大桥ⅢⅠ 8丹寨县清水江兴仁桥ⅢⅡ 9麻江县清水江卡乌ⅢⅠ 10凯里市清水江下司(共和)ⅢⅠ 11凯里市清水江机务段ⅢⅡ 12黄平县重安江重安江大桥ⅢⅤ总磷(超0.8倍) 13凯里市清水江湾水ⅢⅢ 14凯里市清水江旁海ⅢⅢ 15台江县清水江施洞ⅢⅡ 16施秉县清水江六合ⅢⅡ 17剑河县清水江猫鼻岭下寨ⅢⅡ 18剑河县清水江革东ⅢⅡ 19剑河县清水江南加ⅢⅡ 20黎平县亮江南田ⅢⅡ 21三穗县六洞河巴米ⅢⅡ 22锦屏县清水江茅坪ⅢⅡ 23天柱县清水江白市ⅢⅡ 24黎平县洪洲河草坪ⅢⅡ 25黎平县清水江平寨ⅢⅡ 26榕江县清水江正汉ⅢⅡ 27黄平县舞阳河朱家山ⅢⅠ 28施秉县舞阳河平宁桥ⅡⅠ 29施秉县舞阳河金坑ⅢⅠ 30施秉县舞阳河甘溪高碑ⅢⅠ 31岑巩县龙江河天堂ⅢⅠ 32岑巩县舞阳河新岑大桥1桥ⅢⅠ 33岑巩县舞阳河两河口ⅢⅠ /<tbody>/<table>

(二)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状况

2017年,全州开展了16个县(市)的32个(26个地表水型水源地和6个地下水型水源地)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工作。32个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和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及《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2017年,全州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100%达标,水质状况保持稳定良好。

1、中心城市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凯里市开展12期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监测,凯里市里禾水库、金泉湖水厂、普舍寨均优于《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龙井水厂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表3 2017年中心城市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统计表

<table> <tbody> 序号城市名称水源名称水源地类型规定类别实达类别 1凯里普舍寨河流型ⅢⅡ 2凯里里禾水库湖库型ⅢⅢ 3凯里金泉湖水厂湖库型ⅢⅡ 4凯里龙井水厂地下水型ⅢⅢ/<tbody>/<table>

2、县城以上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状况

15个县28个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源地水质每月监测一次, 23个地表水型饮用水源地水质均优于或达到《地表水环境质量标准》(GB3838-2002)Ⅲ类标准,5个地下水型饮用水源地水质均达到《地下水质量标准》(GB/T14848-93)Ⅲ类标准。

表4 2017年县城集中式饮用水水源地水质类别统计表

<table> <tbody> 县城序号水源地名称水源地类型规定类别实达类别备注 施秉1平宁河流型ⅢⅠ停用 2观音岩水库湖库型ⅢⅠ 三穗3大山沟湖库型ⅢⅡ 4塘冲水库河流型ⅢⅡ备用水源 岑巩5禾山溪河流型ⅢⅠ 6思阳镇集中式饮用水源河流型ⅢⅠ 天柱7高明山湖库型ⅢⅡ备用水源 8鱼塘水库湖库型ⅢⅡ 锦屏9天堂河流型ⅢⅡ 剑河10南脚溪河流型ⅢⅠ 台江11打岩沟河流型ⅢⅠ 黎平12三什江水库河流型ⅢⅡ 13五里江水库湖库型ⅢⅡ 榕江14归久水库河流型ⅢⅠ 15三角井河流型ⅢⅠ 16八匡溪工业园区集中式饮用水水源河流型ⅢⅡ 从江17宰樟河河流型ⅢⅠ 18独洞水库湖库型ⅢⅡ 雷山19龙头河河流型ⅢⅠ备用水源 20鸡鸠河流型ⅢⅠ 丹寨21泉山水库湖库型ⅢⅡ备用水源 22刘家桥水库湖库型ⅢⅡ 23乌坝河水库湖库型ⅢⅡ 黄平24龙洞榜地下水型ⅢⅢ 25雷打岩地下水型ⅢⅢ 26响水桥地下水型ⅢⅢ备用水源 镇远27犀牛洞地下水型ⅢⅢ 麻江28翁威马龙洞地下水型ⅢⅢ /<tbody>/<table>

三、声环境质量状况

(一)道路交通噪声

2017年全州道路交通噪声监测点位共123个,平均噪声64.8 dB(A),比2016年平均噪声64.6 dB(A)上升0.2分贝,噪声质量等级划分属于一级(好)。其中:14个县交通噪声质量为好,占93.3%,1个县(市)声环境质量为较好,占6.7%。

表5 2016~2017年道路交通噪声监测情况一览表

<table> <tbody> 序号城市名称网络数等效声级[dB(A)] 2016年2017年2016年2017年 1凯里市262668.565.1 2黄平县7766.266.3 3施秉县8864.867.4 4三穗县7—66.8— 5镇远县6663.667.8 6岑巩县4467.163.6 7天柱县8868.567.3 8锦屏县4557.562.8 9剑河县8867.664.4 10台江县6665.465.3 11黎平县8866.268.2 12榕江县7767.358.0 13从江县6656.858.3 14雷山县7862.265.1 15麻江县7865.064.5 16丹寨县8860.567.9 汇总12712364.664.8/<tbody>/<table>

图3 2016~2017年道路交通噪声年度比较示意图

表6 2017年城市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结果表

<table> <tbody> 序号城市名称昼间等效声级:dB(A) 2017年评价结果 1凯里市65.1一级(好) 2黄平县66.3一级(好) 3施秉县67.4一级(好) 4三穗县—— 5镇远县67.8一级(好) 6岑巩县63.6一级(好) 7天柱县67.3一级(好) 8锦屏县62.8一级(好) 9剑河县64.4一级(好) 10台江县65.3一级(好) 11黎平县68.2二级(较好) 12榕江县58.0一级(好) 13从江县58.3一级(好) 14雷山县65.1一级(好) 15麻江县64.5一级(好) 16丹寨县67.9一级(好) 黔东南州64.8一级(好)/<tbody>/<table>

图4 2017年道路交通噪声评价结果分级示意图

(二)城市区域环境噪声

全州区域环境噪声监测点位共设524个,环境质量等级为三级(一般)。

昼间噪声范围为46.4~59.9 dB(A),平均值为55.5 dB(A),比2016年54.6 dB(A)上升了0.9 dB(A)。其中: 7个县城声环境质量为二级(较好),占43.8%;9个县城声环境质量为三级(一般),占总数的56.2%。

夜间噪声范围为40.6~49.4dB(A),平均值为45.5dB(A),比2016年44.0 dB(A)上升了1.5 dB(A)。其中:4个县城声环境质量为二级(较好),占26.7% ;11个县在声环境质量为三级(一般),分别占总数的73.3%。

表7 2016~2017年区域噪声监测结果统计

<table> <tbody> 序号城市名称网格数等效声级[dB(A)] 昼间夜间 2016年2017年2016年2017年2016年2017年 1凯里市11111149.852.2—— 2黄平县301556.055.143.245.7 3施秉县303054.055.044.644.9 4三穗县313853.356.542.046.0 5镇远县14956.255.244.444.8 6岑巩县242454.154.846.044.6 7天柱县301255.854.945.346.6 8锦屏县301555.656.545.146.9 9剑河县363655.154.744.345.3 10台江县303054.656.143.945.5 11黎平县404055.055.037.841.2 12榕江县313655.557.945.345.8 13从江县383855.858.043.047.1 14雷山县303053.055.045.246.6 15麻江县303054.755.646.045.4 16丹寨县303055.455.944.146.0 黔东南州56552454.655.544.045.5/<tbody>/<table>

图5 2016~2017年区域环境噪声(昼间)对比情况图

图6 2016~2017年区域环境噪声(夜间)对比情况图

表8 2017年区域环境噪声评价结果统计表

<table> <tbody> 序号城市名称昼间平均值评价结果夜间平均值评价结果 1凯里市52.2二级(较好) // 2黄平县55.1三级(一般)45.7三级(一般) 3施秉县55.0二级(较好)44.9二级(较好) 4三穗县56.5三级(一般)46.0三级(一般) 5镇远县55.2三级(一般)44.8二级(较好) 6岑巩县54.8二级(较好)44.6二级(较好) 7天柱县54.9二级(较好)46.6三级(一般) 8锦屏县56.5三级(一般)46.9三级(一般) 9剑河县54.7二级(较好)45.3三级(一般) 10台江县56.1三级(一般)45.5三级(一般) 11黎平县55.0二级(较好)41.2二级(较好) 12榕江县57.9三级(一般)45.8三级(一般) 13从江县58.0三级(一般)47.1三级(一般) 14雷山县55.0二级(较好)46.6三级(一般) 15麻江县55.6三级(一般)45.4三级(一般) 16丹寨县55.9三级(一般)46.0三级(一般) 黔东南州55.5三级(一般)45.5三级(一般)/<tbody>/<table>

图7 2017年区域环境噪声评价结果分级示意图(昼间)

图8 2017年区域环境噪声评价结果分级示意图(夜间)

四、全州辐射环境质量状况

2017年,根据对州内100个环境γ辐射监测点、5个环境空气中氡浓度监测点、4个电磁辐射监测点的监测结果,全州环境地表γ辐射剂量率平均值为60nSv/h,处于1985年贵州省陆地γ辐射剂量水平调查中全省陆地γ辐射剂量水平范围13.1~145.8 nSv/h(平均值64.8nSv/h)内;全州空气中氡浓度范围为0~46.1Bq/m3,平均值为16.8Bq/m3,稍低于贵州省2010年~2016年氡浓度平均值22.8Bq/m3,未见异常;全州电磁辐射环境质量监测结果范围为0.09~10.12V/m,平均值为0.91V/m,远低于《电磁环境控制限制》(GB8702-2014)中频率范围为30MHz-3000MHz的公众曝露控制限值12V/m。全州辐射环境质量总体状况良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