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國曹魏大將夏侯淵是什麼水平?

餘庭洋

夏侯淵,字妙才。曹操稱讚他虎步關右,所向無前,卻又說夏侯淵本非能用兵也。先給個結論,夏侯淵如曹操所言,他是一名所向無前的悍將,但缺乏謀略,實非大將之才。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劉備命張飛、馬超領軍進攻武都,張飛佯稱要截斷武都守將曹洪通往漢中的道路,防止曹洪對夏侯淵增援。參軍曹休認為張飛只是虛張聲勢,勸曹洪急進攻張飛的前鋒吳蘭,全殲吳蘭全軍,使張飛與馬超初戰失利,被迫撤退。

同一時間,夏侯淵與劉備正於陽平關激戰,憑藉陽平關扼守住蜀地通往漢中的道路,防止劉備進入平地作戰,即使劉備擁有優勢兵力也難以攻破夏侯淵防線,兩軍就此相持一年之久。

劉備率軍轉進,南渡河水,繞道東面奪取定軍山。待劉備攻佔定軍山後,夏侯淵依然率軍跟劉備爭利,此時就犯下兵家大忌:“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凡軍好高而惡下,貴陽而賤陰,養生而處實,軍無百疾,是謂必勝。”

劉備留下本份部隊與夏侯淵對峙,自領一萬精兵猛攻張郃軍營(黃忠、魏延都在這支部隊中,趙雲有可能也在),張郃手下只有數千部隊,與劉備的精銳交戰處於極度劣勢。夏侯淵此時分兵去救張郃,在兩軍交戰之時,夏侯淵親自率領士兵修理被劉備軍燒燬的圍角,遭到黃忠部隊突擊而陣亡。


這一戰的結局並非偶然,佔據高地的劉備對山下夏侯淵、張郃的部署、行動都瞭如指掌,夏侯淵與劉備爭地利時,還留有一部分兵力駐守在陽平關,而再從本部分兵去救張郃,本身所帶兵力亦不多。而劉備、法正就是依靠情報優勢對張郃圍點打援,其真正目的就是要擊斃主將夏侯淵,故黃忠精確找到夏侯淵部隊所在發動突襲。這就是兵法中為何強調不應該在地處與高處交戰的原則。


要論證夏侯淵的不足,就不得不提被曹操稱為“歸漢之韓信”,劉備、諸葛亮感到甚為忌憚的張郃。在夏侯淵戰死後,魏軍臨時推舉張郃為主將,張郃與郭淮整頓敗軍,退往漢水以北,遠水列陣。劉備看到這樣的陣勢,反而不敢像以往一樣發動猛攻。

《孫子兵法》中一段話就說明了夏侯淵與張郃的優劣:“凡處軍相敵:絕山依谷,視生處高,戰隆無登,此處山之軍也。絕水必遠水;客絕水而來,勿迎之於水內,令半濟而擊之,利;欲戰者,無附於水而迎客;視生處高,無迎水流,此處水上之軍也。”


夏侯淵和張郃的戰略目標一致,都是防止劉備軍進入漢中平地,攻取漢中東部領土。夏侯淵與劉備在陽平關對峙一年後,已經鐵了心對劉備寸土不讓,故即便在地理劣勢的情況下也要跟劉備硬碰硬,這也是他一貫的作戰風格。


夏侯淵太過想依靠自己的勇猛跟劉備針鋒相對,怎想得到劉備手下盡是黃忠、趙雲、 魏延、劉封一類人物,徐晃、曹真負責防守陽平關,劉備派下等馬陳式牽制徐晃。即是兵力、名將都不及劉備,地理又處於劣勢,除了被動挨打外,根本也做不出更多可變通的戰術。


擅長觀察地形來制定戰術的張郃後撤到漢水以北,把一部分平地讓給劉備,在河邊留有足夠的空地給劉備過河登陸,距離又正好可以對劉備軍半渡而擊,劉備是久經沙場的老兵,一看之下就知道沒法強攻。因此劉備留下一句話:“當得其魁,用此何為邪!”——意思是指殺了張郃才能夠攻破漢中,殺夏侯淵的戰績仍不足夠有用。


事實上夏侯淵根本沒必要跟劉備決戰,漢中之戰拖的越久對劉備後勤消耗越大,劉備向成都的諸葛亮請求援軍那時,諸葛亮的謀士楊洪都說漢中是蜀地門戶,就算男子當戰,女子當運也要打下來。夏侯淵守得住的話,曹操主力根本沒必要進入漢中,也就不會因為關羽發動北伐而感到被動。結果卻是在曹操進入漢中與劉備交戰的後期,曹操一是因為身體不適,二是已經察覺到關羽北伐,加上朝內局勢不穩定等種種原因,徹底放棄了漢中,夏侯淵的戰敗在大戰略上曹操十分被動。


擅長打進攻戰,不擅長防禦力戰也是夏侯淵不足。不過他最大的缺點是沒有意識到大戰略的重要性。


曹操、劉備二位英雄畢生南征北戰,他們遇人遇事無數,不能說絕對能看得懂所有人,只是曹操把夏侯淵一手提拔為坐鎮一方的大將,劉備與夏侯淵交戰一年之久,都屬於知根知底,這兩人給夏侯淵的評價可謂最為權威,他們說夏侯淵非能用兵,就真是非能用兵。


此前,曹操征討漢中後,眾議留智勇兼備的韓浩留守漢中,韓浩以壯烈聞名,又曾憑機智救下夏侯惇,雖說不上一等一名將,亦不失為能力平均的角色。曹操卻以中軍沒有韓浩不行,把漢中主將的位置給了夏侯淵。一是曹操從不放心把地方兵權交給外人,二是曹操在夏侯淵大破羌族後,對其信心大增,誤以為能把夏侯淵培養為大將,只是夏侯淵終究能力不足。


評價漢中之戰的夏侯淵,不能像以往一樣用統率一軍衝鋒陷陣的標準去衡量,夏侯淵手下有徐晃、張郃、郭淮、杜襲、張既、趙顒(趙昂)這些人物,是名副其實的大將配置,這時夏侯淵該考慮的不是一支部隊的作戰,而是一個大軍團的作戰,他根本沒從以往的作戰思維裡轉過來。夏侯淵所得到的軍權要讓他應該去跟劉備、周瑜、陸遜這樣的人物去比較。


曹操已經告誡過他:“為將當有怯弱時,不可但恃勇也。將當以勇為本,行之以智計;但知任勇,一匹夫敵耳。”正如劉備時常告誡張飛不要鞭打士卒一樣,都是對自己這位弟弟的缺點心知肚明。


所以夏侯淵的水平是員一流的猛將,是曹操手中一把利刃,只是利刃離開了大腦就不太會思考,發揮不出應有的水準。


蘇沉船

夏侯淵,字妙才,是三國曹操手下一位難得的將帥之才,可以為將衝鋒陷陣,也可以做帥指揮大軍,是可託付一方的大將。在定軍山一役中,夏侯淵對陣的是蜀大將黃忠和軍師法正,在三國時期黃忠和夏侯淵的能力可以說半斤八兩不相上下,但是黃忠有法正相助可就有大大的勝算了!可以說如果這時夏侯淵不出擊死守還有可能守住,但是如果進攻的話就危險太大了。因為法正這人在正史上是當時蜀國第一軍師,能力還要在諸葛亮之上,就是在演義中也是蜀國的第二軍師,能力在三國同行中絕對進前十的主,所以說夏侯淵輸給黃忠和法正的組合並不冤! 在說說于禁:據說官渡之戰後 ,于禁被曹操派到後方屯田護糧去了,十多年沒有上戰場了!就是赤壁之戰時也只是押運個糧草,是當時赤壁之戰時曹軍主要後勤負責人,不是說曹操不信任不重用於禁,而是非常看重,也不會把全軍的命脈交於于禁之手,但是不要忘了于禁此時已經十多年沒有真正上戰場了!當年初上戰場時的銳氣已經早沒了,在加上當時做為主帥的于禁和先鋒龐德不和,又對上是有勇有謀的關羽,所以于禁敗的也不冤!關羽這個人雖說後期有點驕傲自大,但你要承認一個事實就是關羽這人打仗還是很強的!後來關羽為什麼敗了呢?且看下回分解!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