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肉植物——浇水技巧

多肉植物缺水信号

一旦缺水,多肉植物的叶片显暗红色,叶尖及老叶干枯,表面柔软干瘪。

缺水的奥尔巴

南北方与浇水

一般来说,中国的大部分地区冬天都比较干旱,温度较低,温差较大,此时要严格控制浇水,否则容易使多肉遭受冻害,甚至死亡。但是在北方,室内有暖气,多肉植物能够继续生长,因此需要根据实际情况及时补充水分。

天气变化与浇水

随着天气的变化,多肉植物对水量的要求不同。温度高时,多肉植物需要多浇水。温度低时,要少浇水。遇到阴雨天,多肉植物水分蒸发少,一般不需要浇水。而在深秋长期天晴,气候干燥时,在适量浇水的情况下,可多用喷雾来增加空气湿度。

花盆种类与浇水

多肉生命力顽强,对盆器的要求并不高,所以多肉的盆器可以多种多样。但要注意的是,由于盆器的特点不同,多肉的浇水量和次数也会有所不同。

陶盆由于透气性好,非常适合多肉植物栽培,一般6~8天浇一次水即可。

塑料盆、瓷盆、金属盆的透气性都不如陶盆,因此10~12天浇一次水为宜。

另外,如若栽培在没有孔的盆器中,多肉的浇水量一定不能多。因为多肉本身的需水量就不高,在没有孔的容器中,水分不易蒸发、排出,水浇多了极易伤害多肉。

植株大小与浇水

刚刚栽种的多肉植物,根系还不发达,对水分的吸收能力较弱,因此不宜多浇水。而已经养护一段时间的多肉植物,根系健壮,能很好地吸取所需水分,可以正常浇水。

晒太阳,阳光下的小可爱

大多数多肉植物在生长发育阶段均需充足的阳光,属于喜光植物。充足的阳光使茎干粗壮直立,叶片肥厚饱满有光泽,花朵鲜艳诱人。如果光照不足,植株往往生长畸形,茎干柔软下垂,叶色暗淡,刺毛变短、变细,缺乏光泽,还会影响花芽分化和开花,甚至出现落蕾落花现象。

霜之朝经过充足光照,茎干健壮,叶片紧凑、饱满有光泽

但是对光照需求较少的冬型种、斑锦品种,以及布满白色疣点和表皮深色的品种,它们若长时间在强光下暴晒,植株表皮易变红变褐,显得没有生气。

斑锦品种对光照要求不高,在短暂的半阴环境下也能较好生长。

因此,稍耐阴的多肉植物,在夏季晴天中午前后要适当遮阴,以避开高温和强光。另外,早春刚萌芽展叶的植株和换盆不久的植株,也要适当遮阴,以利于株体的生长和恢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