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子灯塔”照耀佛山,第二批“佛山·大城工匠”即将出炉

6月22日,第二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即将召开。这是继2016年命名首批30名大城工匠后,佛山再一次以其特有的方式向各行各业的能工巧匠致敬。

一直以来,佛山坚持制造业立市不动摇,而后孕育出如今9500亿元的经济总量和2.24万亿元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

当前,佛山正积极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推动全市经济实现高质量发展。“我们要让‘佛山·大城脊梁’的企业家精神与‘佛山·大城工匠’的工匠精神交相辉映,共同成为照亮佛山现代工业文明之路的‘双子灯塔’。”谈到佛山的未来,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说。

▲2016年6月21日,第一届“佛山·大城工匠”大会上,首批30名“大城工匠”获表彰。戴嘉信 摄

坚守制造

延续千年的实业精神

2017年,佛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4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六位。制造业如基因般在这座城市的血脉中流淌;而匠心作为佛山制造的灵魂,千百年来一直与这座城市同在。

位于佛山市南海区的西樵山以理学名山闻名于世。但鲜为人知的是,西樵山不仅是理学名山,更是珠三角工匠精神的发源地,早在6000多年前,西樵山便已经成为了我国南方最大规模的新石器制造地。

千年前的电光火石间的一瞬,匠人的基因,便铭刻入了佛山人的灵魂。

翻开历史长卷,佛山制造业发展有着深厚的历史积淀。早在唐代,佛山瓦缸便扬名全国,赢得“石湾瓦、甲天下”盛名。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南风古灶依旧窑火不绝,生产不断,成为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延续使用至今的龙窑。

明清时期,佛山发展成为“中国四大名镇”和“天下四大聚”之一。“春风走马满街红,打铁炉过接打铜”的诗句,就是对佛山冶铁业盛况的生动写照。

▲拥有500多年历史的南风古灶,是我国乃至世界上年代最久远、保存最完好且延续使用至今的龙窑。戴嘉信 摄

此时的佛山商贾云集、工商兴盛,陶瓷、纺织、铸造、医药四大行业鼎盛南国。

近代以来,佛山实业先驱纷纷涌现,成为中国近代民族工业的发源地和珠三角工匠精神的源头。

佛山南海人陈启沅的继昌隆机械缫丝厂,开创了近代民族工业的先河;出生于佛山澜石的简氏兄弟创办南洋兄弟烟草公司,生产出近代中国第一支国产卷烟;顺德龙江人薛广森研发制成第一台国产内燃柴油机,吹响了中国装备制造业大战的号角……支撑着一代代佛山先贤继往开来的,正是佛山历史传承的“匠心”。

改革开放以来,佛山大胆改革,锐意进取,民营经济一路高歌猛进,涌现出一批全国知名制造业企业。在市场经济大潮中,国内第一台电冰箱、第一台鸿运扇、第一台电子消毒柜、第一台热水器、第一台分体式空调,从佛山匠人的手中走出实验室,走下生产线,走进千家万户,新一代的“佛山制造”重演了千年前的佛山陶瓷风靡海内的历史,再度为国人熟知。

如今,佛山站在新的历史起点上,逐步形成了机械装备、家用电器、陶瓷建材、金属材料加工及制品等支柱产业,光电、环保、新材料、新医药、新能源汽车等新兴产业发展迅速。2017年,佛山实现规模以上工业总产值2.24万亿元,位居全国大中城市第6位。

作为全国闻名的制造业大市,佛山这个响亮名字的背后,凝聚着无数佛山工匠的心血与汗水,凝聚着佛山企业的责任与担当,也凝聚着穿越时空的匠心与坚守。

激活“内力”

以工匠精神助推高质量发展

当前,佛山正着力推动制造业向高端跃升,加快实现从跟跑并跑向领跑转变。从跟跑并跑到领跑,佛山靠的是什么?最终还是要依靠练好“内功”,激活“内力”。

佛山的“内力”,在于“工匠精神”。从有500多年历史的南风古灶到民国的机械缫丝,再到改革开放后民营经济的勃发,佛山之所以能抓住一次次历史机遇顺流而上,靠的既是大时代的机遇,也是对于工匠精神的坚守。正是一批批专注工艺、独具匠心、追求卓越的企业与工匠,用日复一日的努力铸就了佛山“品质”的大旗:美的集团工程师黄兵:两年煮了两吨米,研发出国际一流的电饭煲;格兰仕集团工程师黄醒民:两年烤了6000只鸡,造出世界一流的微波炉;九江酒厂高级酿酒师刘新益:每日品酒百杯,15年酿酒酿出40种新品;走进位于佛山市高明区的海天集团,一副对联“海错山珍凭我味,天厨美馔赖吾调”映入眼帘,这不仅是佛山工匠的自信,更是佛山企业对于工匠精神的表白。

▲佛山加快发展先进制造业,正成为“大城工匠”孕育和成长的沃土。图为格兰仕微波炉生产车间的智能生产线。戴嘉信 摄

当前,佛山的发展正面临着新的考验。要让佛山经济增长保持中高速,产业结构迈向中高端,企业要打造百年老店,应对激烈的国际竞争,佛山需要大声呼唤工匠精神、弘扬工匠精神。也只有将工匠精神发挥到极致,佛山才能在日趋激烈的区域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2016年6月21日,佛山市高规格召开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向首批30名“大城工匠”颁发证书,并给予他们一系列津贴与优惠政策。

去年6月,佛山再度以同等规格召开“佛山·脊梁企业”“佛山·大城企业家”命名大会,代表了这座制造业大市对优秀民营企业家的认可与尊重。随后,佛山各区相继在各区范围内开展“大城工匠”命名活动,礼遇工匠、扶持民企。

这一系列行动彰显了佛山的期许和决心:佛山既要大力培育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更要大力弘扬开拓进取的企业家精神。

品质升级

从佛山制造迈向佛山质造

弘扬和激发工匠精神,不仅是佛山对于自身的要求,更是推动佛山制造走向佛山质造的重要抓手。

为实现从“制造大市”到“制造强市”的跨越,去年佛山出台工业产品质量提升三年行动计划(2017—2019年),提出要实施“以质取胜、标准引领、品牌带动”三大战略,把佛山制造打造成为中国制造的风向标。

在此推动下,“佛山制造”品质得以持续提升。目前,佛山有4家企业获得“中国质量奖提名奖”,11家企业获得“省政府质量奖”,数量均居全省前列。此外,2017年国家、省、市产品质量抽检综合不合格发现率仅为6.5%。

工匠群体同时是“全球科技+佛山智造+世界市场”的连接者与推动者。以工匠精神为驱动力的企业和匠人们,正在逐渐将全球先进技术和世界市场与佛山制造连接起来。

今年3月28日,美的库卡智能制造产业基地动工,预计到2024年基地机器人年产能将达到7.5万台。该项目的启动,无疑将进一步推动佛山制造与德国品质“握手”,推动佛山制造向高端跃升。

▲美的库卡机器人。戴嘉信 摄

品质是制造业的生命线,也是核心竞争力。“佛山将要来一场制造的品质革命,弘扬工匠精神,加快从‘有没有’转向‘好不好’‘优不优’。”佛山市市长朱伟说。

具体而言,佛山将以创建“全国质量强市示范城市”为抓手,深入实施“以质取胜、技术标准、品牌带动”三大战略,引导企业牢固树立“质量第一”的理念,建立健全质量管理体系,着力提升联盟标准和行业标准化水平,在品质上下真功夫、实功夫。

这一理念得到众多佛山企业家的认同。航天柏克(广东)科技有限公司副总经理何万里说,此时佛山提出实施“品质升级”是非常及时的,也是佛山制造业升级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环。

“佛山以制造业为主,工业总产值排全国第六位。如今大力提倡工匠精神,推动‘品质升级’,这将更好地推动佛山未来发展。”广东中盈盛达融资担保投资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长吴列进说。

◎匠心引领创新能力跃升

以三龙湾作为创新极核,佛山大力实施“一环创新圈”战略

一直以来,工匠精神是全球科技创新的重要动力。正是工匠精雕细琢、精益求精的精神理念,为产品注入了源源不断的创新与活力。

聚焦制造业大市佛山,这座城市凭借对工匠精神的坚守与传承,实现了一次次创新能力的跃升。

“新时期新常态下,佛山将高举‘工匠精神’大旗,借助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的试验田,全力发展智能装备制造产业,打造珠江西岸先进制造业中心。”佛山市委书记鲁毅说。

▲位于顺德杏坛的佛山市军民融合产业园。戴嘉信 摄

多项指标居全省前列

民企成佛山创新主力军

4月24日,佛山召开全市科技创新大会并透露,去年全市获省级以上科学技术奖18项、中国专利奖49项,获奖数均创历史新高,均居全省第三。

此外,较早前召开的全市经信和科技工作会议透露,2017年佛山企业研发平台建设加速,新增省级工程中心233家,仅次于广州;累计达629家,总数位居全省第二。

蓬勃发展的民营企业,已成为佛山制造业创新的主力军。

从佛山出发,赴全球“掘金”海洋风电,广东精铟海洋工程股份有限公司成立10余年,拥有自主发明专利近百项,平均每两周就产生一个发明专利,并获第十九届中国专利奖优秀奖。

从“中国味”到“世界味”,海天(高明)调味食品有限公司这家拥有300年历史的中华老字号,累计投资超过40亿元进行生产制造设施的技术改造。在这里,一颗黄豆从进厂到最后制成酱油,整个生产过程不需要人工干预,看不到一滴外露的酱油。

改革开放40年来,佛山实现了由农业文明向工业文明的历史性跨越,成为全国乃至全球重要的制造业基地。如今,小到一滴酱油,大到海上风电安装平台,“佛山制造”身影几乎遍布所有产业门类。

国家发改委学术委员会委员、研究员张燕生说,缺少国家的重大项目,缺少国家重大的科技支持,以民营企业为主的佛山创造了改革开放以来的辉煌成就。目前,佛山规模以上工业企业研发机构建有率达49.07%,居全省第一。

如今,一批佛山企业走出国门,积极链接海外高端技术、人才等创新资源,在融入全球的过程中激发更加强大的动力。在此过程中,佛山也从“世界工厂”转向主动配置全球资源,开始踏上一条向全球管理、运营者转型的求索之路。

对标国际打造科技创新圈

佛山一环掀起创新浪潮

工匠精神不仅意味着精益求精,还代表了对创新孜孜不倦的追求,对新生领域的大胆探索和突破。当前,佛山正着力建设面向全球的国家制造业创新中心。在此过程中,不仅需要企业加大科研创新,更少不了政府的引领带动。

5月30日,佛山召开全市全面深化改革工作会议透露,佛山将大力实施“一环创新圈”战略,并将禅南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作为佛山下一轮发展最重要的创新极核。未来,“三龙湾”将形成“一芯、一轴、三廊、双核”的总体空间结构,

早在今年初,佛山便正式公布了“一环创新圈”建设规划,明确以禅南顺(三龙湾)高端创新集聚区为创新极核,构建“一核五平台多节点”创新体系,打造具有国际影响力和吸引力的科技创新圈。

“一环创新圈”战略规划,被认为是佛山勇立潮头、紧跟国家和省重大战略步伐走在前列的重要抓手。

目前,作为“一环创新圈”五大创新平台之一,南三产业合作区目前已完成部分基础设施互通,并成功引进航天军民融合协同创新智慧城、中美科创园等项目。

位于顺德杏坛的佛山市军民融合产业园也已揭牌,占地超过2万平方米的佛山军民融合产业园A园已建成,先进探测、空间与海洋工程、新材料新能源、大数据平台、高端制造和人工智能等六大产业方向成为引进培育的重点。

依托专注创新、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一场轰轰烈烈的创新浪潮,正沿着一环席卷佛山。

■声音

工匠精神涉及两个层面。一是制造,产品设计者把设计理念和对产品尽善尽美的追求融入真实的产品,从源头对产品的质量进行把关,追求制造的精益求精。二是传承,企业家们继承祖辈的“江山”,带领制造业在大时代的背景下,进行了一次又一次的技术革新。尽管科学技术永远在进步和持续更新,但工匠精神作为一种文化内涵,不是变量而是定量。它只是在不同领域、不同阶段,表现的形式不同,对产品品质的追求却始终如一。

——商务部国际贸易经济合作研究院国际市场研究部副主任白明

当经济发展到一定程度时,它不仅需要“博大”,还需要“精深”。工匠精神就是弥补“精深”短板的秘诀,其本质是把消费者的需求或者消费者的痛点打通。佛山的工匠精神蕴含了个性化定制、柔性化生产以及精益求精的内涵。它既有让产品真正运转起来的核心技术,也有复杂知识的积累,也有对最佳与完美的追求。

——知名财经作家秦朔

●大事记

2016年6月21日

佛山召开首届“佛山·大城工匠”命名大会,命名了首批30名“佛山·大城工匠”,并在人才津贴、入户、教育等方面予以奖励,成为全省第一个建立评选制度推动“工匠精神”落实的城市。同时,佛山还明确将每两年推荐命名一批大城工匠。随后,五区相继在各区范围内开展“大城工匠”命名活动。

2016年11月

佛山启动“佛山敬业之星”评选,并提出每年选20位“敬业之星”,重点面向企业的生产、科研一线从业人员。

2017年6月19日

佛山召开“佛山·脊梁企业”“佛山·大城企业家”命名大会,命名了首批20家“佛山·脊梁企业”与20名“佛山·大城企业家”。

2018年4月26日

珠三角工匠精神展示馆正式开馆。该馆总面积近2万平方米,是展示珠三角地区制造业创新发展的第一门户、广东最大的工业类主题展馆,也是全国最大的工匠精神展示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