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oogle Glass 这种 AR 智能眼镜的区别在哪里呢?

根据 Engadget 的报道,BOSE 在 SXSW 展会上发布了一款“AR 太阳眼睛”。这款太阳眼镜的外观和普通的眼镜没有太大区别,镜片也没有加装屏幕,镜框中没有加装相机,跟 Google Glass 这种 AR 智能眼镜有很大区别。

BOSE 在眼镜的镜腿末端加装了一个小型的扬声器,用户带上后能就能够直接听到声音。Engadget 在现场上手时表示,这个扬声器的表现不错,即便没有完全贴合,但在会场这种嘈杂的地方仍然听得比较清晰。

眼镜上也附带了麦克风,用也可以通过它来通话。这部分的基础体验,其实和一般的无线耳机没有什么区别。

(除了点击,眼镜还能通过头部运动来操控)

除了麦克风和扬声器这些基本构造,太阳镜内部还加装了九轴 IMU 感应器,它能够结合手机上的 GPS 来塌车佩戴者的方位和朝向。上手过程中,眼镜的识别准确率还是很高的,只有一次失败的状况。

当眼镜识别到建筑物的时候,用户可以轻敲两下镜腿的触控区域,眼镜就会播报跟这座建筑物相关的信息。就像 AR 眼镜一样,BOSE 这个眼镜能够提供声音导航的服务,与此同时也不会出现信息阻挡路面的状况,对于出行来说也算是一个优势。

这款眼镜的出现,不仅仅是一个单纯的创意,当中也包含着 BOSE 对“智能耳机”这个概念的理解。虽然现在 BOSE 是把它整合到太阳眼镜上,看起来是和耳机没有太多的联系。但是,整个太阳镜其实也是靠传感器和联动耳机来获取信息,然后再通过扬声器将信息交给用户。

在这套运作中,眼镜只不过是一个简单的载体,要是结构能够再进行进一步的设计,要整合进现在的耳机中可能也不是问题。

智能耳机也没有必要和手机分来看,耳机上的传感器可以帮助手机获取数据,手机中的传感器获取的数据也可以整合到整套运算方案当中。

手机整合两套数据的出结论会比单一设备获得的结果要更好,借此能够获取更准确的结果来优化体验,也能够实现更多的功能。

索尼在新 1000X 系列中引入的 Sense Engine 就是用这个思路,让手机去获取用户的方位数据,然后去调整出适合当前状态的降噪效果。

BOSE 现在也用相类似的思路,通过眼镜和手机一同收集数据,确保识别准确性。这样的话,不论是眼镜还是耳机,就没有必要搭载相同功能的传感器,为重量空出余量、确保轻便性,方案的可取性还是很高的。

不过,眼镜还是停留在概念阶段,功能还算比较单一。之后,BOSE 或许会将其他交互操控补完,又或者是整合到其他产品当中,让这个概念变得更有实际意义。

媒体 Mashable 在报道中指出,BOSE 现时已经联系 ASICS Studio、Strava、TripAdvisor、TuneIn 和 Yelp 这些企业和机构,并准备了 5000 万美元的资金,希望吸引到更多开发者来丰富这款眼镜的功能和使用场景,以打造一个完整的平台。

或者当这个概念再进一步的时候,我们就能够看到未来“智能耳机”的雏形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