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镇魂》巍澜CP走红,朱一龙终于熬出头了吗?

文 │ 谷雨

当朋友圈、微博频频被镇魂女孩占据,朱一龙的名字被提及越来越多,身上拥有着亚文化基因的《镇魂》,获得了原著粉的支持,吸引了圈层人群的注意,继而凭借剧中人物走出了圈,以低调的姿态红了。

作为晋江大神级作家Priest的代表作品之一,《镇魂》在网文圈拥有很多忠实的读者,在B站、微博、知乎有很多自发形成的UGC内容输出,自身就带有很大的热度。

这次Priest将这部作品的影视化交给时悦影视,也的确收到了同等热度的回馈,该剧在6月13日优酷上线之后,4个小时内播放量超过了4000万,上线3天之后播放量破亿。截止目前《镇魂》的累计播放量已经达到5.9亿。微博话题# 剧版镇魂#的话题阅读话题量达到21.7亿超过同档期古装玄幻大剧《扶摇》的16.6亿,话题热度与《扶摇》分庭抗礼。

剧情内容暂时按下不表,随着都市奇幻网络剧《镇魂》的播出,在这部剧的演员的热度上,因为原著中双男主的角色搭配,以及得益于剧中角色人设,演员朱一龙的名字在短短不到一个月的时间里被大众关注,微博粉丝超过500 万,个人超话也一度跃居前三,一跃成为当下最有话题热度的男艺人之一。

这样的热度,80后男演员朱一龙,此前在电视剧《新萧十一郎》《新边城浪子》和《芈月传》中都未曾获得,凭借网络剧《镇魂》中沈巍一角,朱一龙也有了流量体质。

巍澜CP,朱一龙热度走高

《镇魂》最红的不是剧情,而是剧中的角色。对巍澜CP互动的讨论超越了对这部剧剧情议题的关注。

豆瓣上,这部剧15天时间里获得近1.6万人评论,豆瓣评分达到6.8。从网友的反馈来看,由纯爱小说改编的网络剧《镇魂》在剧情上其实并没有达到出彩的效果,

观看这部剧的受众对剧中两位男主的人设形象,以及双男主互动的讨论大于对剧情的讨论。

原著中,《镇魂》讲述的是地府中的斩魂使以大学教授沈巍的身份在人间生活,负责调查灵异案件,是死后秩序的执行者。在一次次案件侦查中遇到了特别调查处处长即镇魂令令主赵云澜,特别调查处是隶属国家机关,专门解决灵异事件的行动处,二人围绕轮回晷、山河锥、功德笔和镇魂灯四圣器展开故事。

脆皮鸭文学中二人的感情互动,在经过改编之后完全符合社会主义兄弟情,剧情上为了符合相关政策,《镇魂》也打碎了原著中的世界观,去除了鬼怪灵异故事,改变上将原本的灵异元素用外星科幻代替,玄幻作品摇身一变成了一部科幻剧。这种改编是如今纯爱文学走向影视化必经之路,对内容上必然不能带着原著粉的期望来进行制作,毫无疑问,这部网络剧在特效、剧情逻辑、支线人物上面有进步的空间。

不过意外的是,《镇魂》播出之后,仍然获得了一些原著粉以及新观众的认可。从观众热议的点来看,人设角色起了很大一部分作用,对两个男主之间的人物日常互动是观众乐意观看这部剧的原动力。

人物角色上,《镇魂》将笔墨用在了两位主线角色的塑造上,原著中两个人物的性格一个乖张一个克制,二人的人物设定都是干脆利落、有谋略的强大型人设。改编时,这部剧也几乎遵从了原著中巍澜二人的设定,朱一龙饰演的沈巍是一个隐忍深情的大学教授,与白宇饰演的赵云澜互相扶持。

基于原著本身,这种改编方式也让《镇魂》中朱一龙和白宇的巍澜CP成为现在比较火的一对CP,两人在剧中的剧情片段也被网友拿去制作成视频、GIF、文章等UGC内容大量传播,朱一龙和白宇的热度上升飞快。尤其是朱一龙,因为剧中的深情隐忍又温文尔雅的强大人设,剧外萌、可爱形成的反差,让他的话题居高不下,粉丝数也不断增长,热度持续走高。

网剧流量造星,朱一龙走红之后

出演《镇魂》之前,演员朱一龙其实已经在多部作品中出现过身影,他的作品中古装剧占比较多,比如在《芈月传》中他饰演的是秦昭襄王嬴稷,在《新萧十一郎》和《新边城浪子》中分别的担任主演角色连城璧和傅红雪,去年在《花谢花飞花满天》中出演二公子花无谢。在当时的几部剧中,不过彼时他的古装扮相并不是特别惊艳,尤其两部翻拍作品难以逾越经典,没有给观众留下太深刻的印象。

但随着《镇魂》的播出,这种情况有了转变,朱一龙由演员走向了流量型演员。

首先上半年影视剧市场整体低迷,整体以现实主义题材、青春题材、古装历史题材、谍战题材剧占比较多,没有一部非常爆款的影视作品出现,直到《镇魂》和《扶摇》两部IP改编作品相继出现,热度联合之后观众的选择变小。

而自身拥有粉丝基础、话题度高的《镇魂》在对小众文化发展相对包容的互联网上获得了想当高的热度,从网文圈层到腐女圈层的自发安利影响到整个用户,朱一龙饰演的角色在剧中的人设,在CP角色中好感度更高,走红之后的他迅速拥有了自己粉丝圈,后援会、反黑联盟、数据组一起并行,粉丝还公开为其在owhat上公开集资58万元,流量艺人属性明显。

在以服务内容为主的网生市场上,年轻用户占主流,数据成为衡量内容价值的尺度。因此互联网改变内容渠道的同时,也顺带着改变了艺人走红、发展的方式,粉丝逐渐成为影响艺人的重要存在。

无论演员或者新人,只要通过一部爆红的网络剧、网络综艺中被用户发掘,短时间内聚集大量人气,就能形成“流量型”艺人特质。不过这种短时间内的“流量”与常年累积的流量自然无法比拟,但如果个人团队能够通过运作,打破他在剧中的人设,靠影视作品不断尝试风格,放大艺人的个人特性,增加自己的个人价值,就能把这种“短时间的流量”转化为长时间的流量。

但是显然,处在人气高处的朱一龙和其团队,在面对快速形成的饭圈时,还没有做好准备,尤其是他签署全约的东方飞云国际影视,对粉丝群体的管理对接上欠缺经验,没有掌握粉丝群体动态。

在昨天曝出的朱一龙粉丝集资事件中,公司并没有第一时间知悉详情,让事件被迫发酵,直到今天中午才给出一份致歉信,表示经过和后援会协调之后愿意将集资金额全部退还粉丝。这件事中也暴露出,新兴的粉丝文化要与传统的艺人管理方式进行快速的磨合,流量时代,粉丝是艺人个人形象的组成部分。

除了粉丝需要磨合之外,朱一龙面对的另外一个重要问题,就是个人发展的规划,公司作为艺人稳固发展的基础,对艺人的有着重要的指导作用。

朱一龙的个人经纪全约签在东方飞云,拥有自己的个人工作室,原先有自己经纪团队的他,在走红之后,公司对他的团队重新做了调整,辞退了他身边包括经纪人在内的4位工作人员,他的所有演艺活动合约改由公司副总经理直接负责,朱一龙与公司紧紧的“绑定”在一起。

翻看朱一龙现在公司的作品,除了有《今日说法》《周末王刚讲故事》《儿女传奇》三个非剧集作品外,比较知名的就是去年的《花谢花飞花满天》,以及翻拍剧《新边城浪子》《新萧十一郎》等,资源稍虐,而在艺人运作上,朱一龙是该公司目前最有人气的艺人。谁都知道,艺人热度的维持,需要的是作品维系和团队运作,就目前来说,这一点是朱一龙面临最大的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