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喉貂不成网红,天理难容!

一个平头哥倒下去,千百个黄喉貂站起来

前几天,@碳烤猪头 发了一条微博,恨其不争地科普此前一直被传得如神一般存在的平头哥蜜獾被大猫和鬣狗当做食物,还被食草动物吊打的“事故”,让平头哥的形象完美坍塌。

不好意思,你们的平头哥被无情碾压了。图片来自@碳烤猪头

不好意思,你们的平头哥被无情碾压了。图片来自@碳烤猪头

但是,一向以混不吝的无赖作风著称的鼬科动物是不会轻言放弃的。一个蜜獾倒下去,同一个家族的黄喉貂第几千次地站起来。

强行露脸的黄喉貂,动图来自猫盟CFCA

强行露脸的黄喉貂,动图来自猫盟CFCA

但与其说是要给蜜獾站台,不如坦白承认黄喉貂本来就是戏精体质。

动图来自猫盟CFCA

动图来自猫盟CFCA

红外相机前,黄喉貂永远是最抢戏的那一个。

网红黄喉貂,不比武艺,我们是靠脸的。图片来自projectnoah.org

网红黄喉貂,不比武艺,我们是靠脸的。图片来自projectnoah.org

戏精体质也包括看热闹不嫌事儿大。

视频中,一开始我以为这只黄喉貂在休息,结果一会树上掉下一黄喉貂,你再看给这地上这位兴奋的,都站起来看了。。。

站立,是黄喉貂探索和警戒时候常用的姿势。图片来自网络

站立,是黄喉貂探索和警戒时候常用的姿势。图片来自网络

除了“家史”,如果硬要把分布并不重叠的蜜獾和黄喉貂联系在一起,其共通之处大概就是它们对蜂蜜的喜爱。我国北方,管黄喉貂叫蜜狗子。

哈哈哈哈哈,平头哥和黄喉貂去吃蜂蜜。图片来自推特@ratel54649083

哈哈哈哈哈,平头哥和黄喉貂去吃蜂蜜。图片来自推特@ratel54649083

黄喉貂分布比较广,中国从东北到西南,都有它们的足迹。

黄喉貂分布区域。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黄喉貂分布区域。图片来自维基百科

在台湾,黄喉貂则被称为羌仔虎,因为它是幼年山羌(小麂)的主要天敌。

当然,黄喉貂的野心并不局限于幼年小麂,黄喉貂通常成对活动,成年小麂它们也不会放过。

红外相机中的黄喉貂往往是成对活动的。

红外相机中的黄喉貂往往是成对活动的。

如果你见过繁殖期成年黄喉貂带着孩子们一起活动的大场面,就不会质疑它的能耐。在东北和南亚等地,都有过十几只的大群记录。因为擅于协作,这种“鼬科之狼”可以围捕相当大的猎物。

雪中的黄喉貂,图片来自gettyimages.com

雪中的黄喉貂,图片来自gettyimages.com

我们的向导甚至曾经给我们讲过他上山时被5-6只黄喉貂围攻的故事,时日渐长,故事难免加入创作成分,但至少一定程度上证实了黄喉貂天团的骁勇。

带着孩子的黄喉貂,图片来自agefotostock.com

带着孩子的黄喉貂,图片来自agefotostock.com

黄喉貂行动敏捷,风一般的存在,还善于爬树。

黄喉貂的脚,作者李晓阳

黄喉貂的脚,作者李晓阳

大掌垫是貂属的特征,而鼬属的掌垫就非常小,这也决定了貂属比有点撞脸的鼬属(如黄鼬、香鼬)更善于爬树;另外黄喉貂的指头比较长,这也让它们在攀爬中更加灵活。

黄喉貂宝宝,小时候更显出这双善于攀爬的大脚。图片来自biolib.cz

黄喉貂宝宝,小时候更显出这双善于攀爬的大脚。图片来自biolib.cz

即便这样的树枝,也可以稳住。图片来自studio-wolverine.photoshelter.com

即便这样的树枝,也可以稳住。图片来自studio-wolverine.photoshelter.com

这样?可以可以。图片来自alamy.com

这样?可以可以。图片来自alamy.com

甚至还可以这样。图片来自alamy.com

甚至还可以这样。图片来自alamy.com

但作为一名网红,光演杂技是不够的,终归还是要靠脸的。

orangeroom.deviantart.com

orangeroom.deviantart.com

图片来自alamy.com

图片来自alamy.com

身材也同样重要,图片来自flickr,O'Summer拍摄

身材也同样重要,图片来自flickr,O'Summer拍摄

另外,黄喉貂也是上过邮票的——

图片来自suksm.org

图片来自suksm.org

最后,有个事情麻烦大家记一下——

原图来自biolib.cz

原图来自biolib.cz

本文感谢孙戈的大力支持和黄喉貂后援团的努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