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的關塔那摩監獄在古巴的領土上,古巴又爲什麼允許有這麼個監獄在?

吐蕃雪山寺鳩摩智

大家一提到關塔那摩就以為是監獄,其實關塔那摩是個海軍基地,監獄只是其中一個部分,在軍事基地的東南方,也就是下圖的右下角。

古巴開始是西班牙殖民地,後來美西戰爭中,美國把古巴和菲律賓搶了過來,從此古巴就在美國控制下。後來古巴和美國簽署了一個租借軍事基地的協議,租借期限是永久,如果要終止,必須要雙方都同意,很顯然美國是不會同意的。

卡斯特羅革命後,古巴要求美國搬走,但美國不同意,古巴也打不過美國,所以只能這樣忍著。關塔那摩現在可以看做是美國的一個領土,因為美國不需要為這個軍事基地支付任何費用給古巴,為了不承認古巴和美國的租約,古巴不要美國的錢。

最開始的時候,美國虐囚,美國政府說關塔那摩監獄是古巴領土,不適用美國法律,結果美國最高法院說關塔那摩處於美國實際控制下,適用美國法律,美國法官都知道,關塔那摩和美國領土沒兩樣。


上丞工作室

關塔那摩監獄是一美國軍方於2002年時在古巴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所設置的軍事監獄。為什麼一座美國的監獄會在古巴領土上呢?

從十五世紀哥倫布發現新大陸,西班牙開始了對古巴長達百年的經營和控制,所以說古巴長期處於西班牙的殖民統治下。一直到1898年,美國在美西戰爭中打敗了西班牙,便將古巴從西班牙全盤接手,納為所謂的保護國,並在戰略地位極佳的關塔那摩灣建立了"關塔那摩美國海軍基地"。1901 年2月,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簽署普拉特修正案,規定美國有權對古巴實行軍事幹涉,並要求古巴讓岀部分領土給美國建立軍事基地和開採煤礦等。在美國扶植的傀儡政府推動下,普拉特修正案作為附錄寫入了古巴憲法。在此基礎上,美國於 1903 年與第一任古巴總統帕爾瑪簽訂了一份租借關塔那摩灣部分土地的永久性租契。美國在此後依據普拉特修正案出兵鎮壓古巴起義軍,引起了古巴人民強烈的不滿。在1934年古巴民選總統巴蒂斯上臺後,為了討好民眾,廢除了普拉特修正案,但在新條約中保留了美軍對關塔那摩灣的租契,並規定只有當美國和古巴政府雙雙同意後這項租契才能廢止,或美國放棄基地財產。

然而換湯不換藥的傀儡政權並不能平息古巴人民的怒火,在轟轟烈烈的人民起義中,原有政權被推翻,建立了社會主義政權,卡斯特羅成為了人民領袖。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作為古巴領土上極不合理的一個存在,古巴共和國政府一直在尋找各種方法奪回。一方面引用《維也納條約法公約》據理力爭,另一方面切斷了關塔那摩的淡水,然而並沒有起到什麼作用,美國甚至自己在關塔那摩建設了海水淨化和發電設備,實現了水電的完全自給自足。鑑於美國強大的軍事力量,古巴也無法通過武力奪回對關塔那摩的控制。

關塔那摩監獄作為古巴領土上的美國監獄,關押人員不受美國憲法規定保護,因此美國將阿富汗戰爭以後大量的恐怖分子不經審判就進行無限期關押。現今美古兩國對於該地區的態度顯得十分曖昧,一方面美國不願意放棄如此關鍵的戰略要地,另一方面關塔那摩灣海軍基地也分擔了古巴的國防壓力並某種程度上帶來了諸多便利,因此古巴索要關塔那摩的主張並不強硬,美國則心安理得地繼續佔有著關塔那摩。


國家人文歷史

關塔那摩海軍基地位於古巴共和國東南部關塔那摩省的關塔那摩灣(Bahía de Guantánamo)內,地理座標北緯19.54度,西經75.9度,面積117平方公里。

這是世界上面積最大,屏障最佳的港灣之一—— 長約19公里,寬約9公里,靠近連接大西洋和加勒比海的向風水道, 艦艇從這裡出發可以迅速到達墨西哥灣,巴拿馬運河,大西洋,戰略位置不言而喻。

小環境上,關塔那摩灣北邊是沼澤,東西南部由礁石構成的山丘環繞,易守難攻,一個狹長的出海口連通內港,而內港水深可容納大型艦艇,附近還有田地可以種植作物,自給自足,可以說是作為海軍基地的首選,自古以來也是兵家必爭之地。

今天的美國人在這裡修建了凱馬內拉(Caimanera)和博克龍(Boqueron)兩個港口,一座大型軍用機場,多座兵營,監獄和一個大型海軍艦艇錨地,可停泊萬噸級戰艦。該基地是全球唯一一個美軍設立在社會主義國家內的海外基地。

如果你有幸去古巴,站在關塔那摩省最高的建築上往南眺望,有時候會看到很多反光的鏡子,那是美軍安裝在海軍基地外,防止窺視的反光板。當美古關係緊張,或者有秘密軍事行動的時候,美國人就把反光板打開。

美國和古巴,資本主義和社會主義歷來勢不兩立,但是在古巴領土上如此高調囂張地駐軍,在世界範圍內還是頗為少見,其背後是歷史淵源和國際時政的尷尬。

古巴位於加勒比海中心,是安德烈斯群島中最大的島嶼,古來就被稱為是加勒比的門戶,拉丁美洲的鑰匙。

1492年,哥倫布發現新大陸,最先到達的地區就是古巴島,古巴的地理面積比佛羅里達半島還要大,內有山地,丘陵,可耕地,淡水水源,大量林木,天然良港,因此,此後的歐洲征服者以此為基地,建立城鎮中心,要塞工事,造船廠,向整個拉美擴展。

古巴東部的聖地亞哥,西部的哈瓦那都是極好的港口,海灘上礁石密佈,普通舢板難以靠近,口袋裝的海灣深深插入港內,船隻入港後,只需要在入海口拉起一根鐵鏈,就可以很好地扼守住海灣。所以,在大航海時代,要想征服拉美,首先需要掌控古巴的港口。

西班牙人在古巴長期經營,達幾百年之久。今天的古巴說西班牙語,人種為美、西、非混血的克里奧爾人,大多數軍事,市政建築為西殖時期修建,信奉天主教。

19世紀,海上霸主西班牙失勢,英國崛起,再過後英國沒落,美國崛起,每一次霸權的爭奪,都和海上要衝的爭奪有關,而古巴離美國最近,美國必然要將其納入懷中。

1898年,美西戰爭接近尾聲時,美國打敗西班牙,將西班牙過去的殖民地古巴納為保護國,並在關塔那摩灣正式建立了美國海軍關塔那摩基地(U.S. Naval Station Guantanamo Bay)。

1901年2月,美國總統威廉·麥金萊簽署《普拉特修正案》,規定美國有權對古巴實行軍事幹涉,要求古巴讓岀領土給美國,供其建立軍事基地和開採煤礦。1901年的古巴政府還是美國扶持的傀儡政府,因此《普拉特修正案》被寫入了當時古巴憲法的附錄。美國於1903年從第一任古巴總統托馬斯·埃斯特拉達·帕爾馬手中獲得了租借關塔那摩灣部分土地的永久性租契。

Tomás Estrada Palma

1905年,帕爾馬再次當選總統後,反對人士因為質疑選舉程序的合法性而發動起義。為支持親美的帕爾馬總統,1906年美國岀兵鎮壓起義,給古巴人民留下極其惡劣的印象。

Rubén Fulgencio Batista y Zaldívar

1934年,古巴民選總統巴蒂斯塔上臺後,雖然也親美,但是當時的國際環境已經趨於民主自由,為討好民眾,巴蒂斯塔便將《普拉特修正案》廢棄。但是為了不得罪人,也和他的美國爸爸簽署了一份新條約——保留美軍對關塔那摩灣的租契權,允許古巴和其貿易伙伴免費使用此灣,美軍需要支付給古巴一年2000美元的金幣,1934年改成相當於1934年4085美元的等值通貨。除了收錢之外,還規定只有當美國和古巴政府均同意後才能廢止這項租契。

然而,令巴蒂斯塔和他的美國爸爸都沒有想到的是,殖民地經濟和傀儡政權讓古巴人怨聲載道,老卡帶領一群年輕人發動了社會主義革命,並迅速席捲全國。

社會主義古巴建立後,真正獨立自主的古巴人民拒絕接受美國的租金,並多次要求收回自己的領土。

根據1969年《維也納條約法公約》第52條規定,如果一款條約是在一方威脅或強行施加的情況下籤署的(在這裡專指1903年美國將普拉特修正案寫入古巴憲法),則此條約無效。古巴共和國政府根據公約據理力爭,但是面對美國強大的軍事實力,也只能屈從於現實,並尋找各種機會鬥智鬥勇。

古巴切斷關塔那摩的淡水,於是美國人從牙買加運送淡水,並且安裝海水淨化設備。

古巴切斷關塔那摩的電,美國自己籌建發電機。

為了防止古巴軍隊突襲奪取關塔那摩,美軍在附近佈置了極其寬廣的雷區。

時而也有一些有趣的現象發生,比如美國人也派出飛機幫關塔那摩的森林滅火......

其實對於古巴而言,沒有稱霸海洋的野心,多一個港口少一個港口不是特別重要,只是自己臥榻之側插著別人的尖刀,民族尊嚴不好受,但是對於聰明睿智的卡斯特羅而言,與其為好這一口面子和美國撕破臉打起來,最後自己政權都受到威脅,還不如就這個領土問題隨時和美國討價還價獲得的好處大。比如說換回人質,獲得經濟制裁上的鬆口,在國際上獲得聲援和同情,這些好處遠遠大於要回關塔那摩本身。

對於古巴來說,自己管理和經營這個令世界列強都眼紅的天然軍事要衝也是很費神的,美軍駐紮在關塔那摩,其實很大程度上還可以分攤一部分古巴的國防壓力。

需要解釋的是,美國從來沒有從關塔那摩對古巴發動過進攻,因為古巴其實並沒有資源,在國際地緣政治上也難以一家獨大,必須依附於社會主義陣營,然而俄羅斯天遠地遠,同時作為莊園主貴族出身,在資本主義教育體系內攻讀到法學博士的卡斯特羅而言,並不喜歡窮兵黷武,古巴其實一向十分溫和靈活,在國際上形象也比較好,對其發動進攻只能引起一身騷,而如果把古巴人民惹火了,逼急了,團結起來舉全國之力反抗,到時候在國際上弄得沸沸揚揚,對號稱自由民主平等的美國來說也是極大的醜聞。事實上,古巴革命政府剛剛建立以後,美國曾武裝古巴逃亡者,暗中支持他們從吉隆灘登陸,意圖推翻卡斯特羅政權。

哪怕是扶持僱傭軍,美國政府都很小心,深怕自己作為強權顛覆小國家的醜惡行徑洩露,然而最後被卡斯特羅戳穿後,僱傭軍被趕下海,肯尼迪政府也丟盡臉面。

長期以來,雙方一直就此問題曖昧不清,僵持不下,但是互相也小心翼翼地保持著某種距離和默許。

美國最開始只是將一些難民,偷渡客關押在關塔那摩,但是911之後,為了不把一些危險人物帶入美國本土,2002年,美國在此設立了臭名昭著的關塔那摩灣拘押中心(Guantanamo Bay detention camp),由三角洲營、鬣鱗蜥營與X光線營等三個營區所組成,由關塔那摩聯合特遣部隊(JTF-GTMO)運營,專門關押以美國為敵的國際要犯,至此虐囚等醜聞層出不窮。電影《X射線營地》描寫的就是一個駐關塔那摩的美軍女兵和一個所謂的罪大惡極的KB分子之間接觸交流的故事。

奧巴馬曾提議關閉關塔那摩基地,將其歸還給古巴,很顯然,他這個提議是為了為自己圈拉丁族裔的粉,以及留下一個好名聲而考慮的,國會自然不會批准,所以,要等到美國歸還關塔那摩給古巴,可能是遙遙無期了。

對比當年解放軍雄赳赳氣昂昂的從英國人手裡接手香港,英國人灰溜溜地坐船離開,不禁感慨,只有國家統一強大,才有人民的尊嚴可言。


HannibalLecter

關塔那摩這個地方美國人是怎麼拿過來的呢?是當初美國與西班牙之間爆發戰爭,美國擊敗西班牙全權獲得了古巴保護國的身份,然後在古巴幾個重要地方建立了軍事基地,用來監督古巴,後來古巴成立了相應的國家以後第一任總統。順水推舟,將這塊地區的租借權直接讓給了美國人,因為這個時候對於古巴人而言,趕緊抱住一個大腿,那才是正經的事情,不要想那些有的沒的。

但是後來卡斯特羅為代表的古巴政府上位了,但是令人感到驚訝的是,關塔那摩監獄一直矗立在古巴的土地上沒有挪動過一步。為什麼?身為比較仇恨美國的卡斯特羅政府會放過關塔那摩這一塊美國的世外桃源?難道二人之間達成什麼不可告人的交易?

事實上說,交易也說不上,只能夠說二者心照不宣。

身為古巴領導人的卡斯特羅心裡特別清楚。自己打不過美國人真的打不過你無論做什麼準備,美國滅你那是分分鐘的事情,並且自己驅趕了前任政府以後。否定了所有美國在古巴的投資,一下子讓美國在古巴投資的錢全部打了水漂。這個時候你想跟美國緩和關係,不可能的事情,因此卡斯特羅緊緊的抱住前蘇聯人的大腿,但這並不代表他能夠隨時隨地去招惹美國人,美國人逼急了,再鬧一次古巴事件,派個艦隊把你全給圍起來,你遲早得出事。

古巴很無奈啊,她如果派出軍隊去進攻美國的關塔那摩監獄,那就屬於他主動派兵去攻佔美國人的土地,這樣的話造成的結果在國際事務上面,前蘇聯都幫不了你,如果說美國人派出軍隊襲擊你那麼前蘇聯是有義務有藉口介入這場事情的,但是。如果說是你去襲擊美國人,那對不起前蘇聯管不了這事兒。

並且古巴人很需要關塔那摩港口嗎?完全不需要,古巴又不是依靠海上貿易增長自己GDP的,他大部分還是處於內需的局面,對於這麼一個港口,多一個不多,少一個不少,至少她還有其他港口可以代替,否則當初前蘇聯運送導彈的船隻是怎麼進來的。

因此,對於關塔那摩監獄,古巴一直選擇的都是軟手段。什麼意思?我切斷你這兒供電,我切斷你這兒淡水供應我逼你走人。我不強求,我不派軍隊直接過來把這塊土地給佔了,我要求的是這塊土地,我用正當的手段讓你乖乖的把它交給我。

但是美國人也不好惹,美國人有的是錢。斷水是吧,我建一個海水淡化機,沒電是吧,我建一個發電機,並且天天到這裡供應燃料,總之一句話,這兒我住的很舒服,我就賴著不走了,你能拿我咋的。

事實上,美國人有自己的考量,(今日頭條漩渦鳴人yy首發於悟空問答)古巴等於就是他之前和前蘇聯人冷戰時期所遺留下來的一個產物。前蘇聯跟美國在古巴導彈事件裡面可以說簽署一個合約。就是美國人不準打古巴的主意,不管這個條約是否是隨性而為,反正美國人在冷戰時期從來都沒有打過古巴的主意,或者說履行的承諾。

但是對於這樣一個時刻會爆炸的火藥星子,你最好還是能看著一點兒,萬一哪天前蘇聯在把導彈運到它上面去,我好即刻開始反制措施,讓他導彈不要升空,與此同時,我把基地建在這裡,我也告訴全世界,或者說不加勒比海附近。看我不習慣的那些小國家,別招惹事情,否則古巴就將是你們下場。

並且在這之後,美國人發現自己國內一些棘手的罪犯放在這個地方有好處,什麼好處?這是屬於國際性的地盤,把人放在這裡,那些不應該用自己國家公民法處理的那些犯罪分子,就可以得到很好的處理,比如說著名的塔利班分子,在那裡就會遭受美國政府最善意的對待,反正出來瘦個幾十斤,這很正常的事情,並且在這裡做任何事情。人權主義組織根本就不會管,有這麼一句話啊,說在古巴吃飯的時候你點一個菜攤,菜還沒上你桌呢,菜單就已經到古巴情報部門部長的手上了,所以卡斯特羅面對那麼多刺殺都不會死啊。

說實話,關塔那摩,尤其是關塔那摩監獄短期不會有任何結果,並不是說二者之間沒有結束的可能性,而是說二者有意願讓這個現象持續下去,現如今古巴政府的革命領導人卡斯特羅去世了,整個現在古巴政府如果不出意外,有一些矛盾,麵包還是旗幟,是和他國合作還是繼續獨領風騷?這都是現在古巴所有命令的問題,所以留一條路,多一個潛在的朋友。


漩渦鳴人yy

關塔那摩是美國曾經殖民、入侵拉美和加勒比海各國的象徵,是20世紀“叢林世界”規則的象徵。作為古把領土,關塔那摩被美國“霸佔”。因為古巴綜合國力不及美國的千分之一,古巴要想要回關塔那摩只有一種可能:美國人良心發現主動還回關塔那摩基地。其他在短期內都是不可能實現的。

下面我們就看看這段歷史,用以瞭解美國的崛起過程和古巴為什麼如此反對美國。

馬蒂

(1)美國吞併古巴的步驟

在美國對美洲發出“門羅宣言”半年前,國務卿亞當斯就在1823年4月23日提出了“熟果理論”,也即:古巴就像是蘋果熟了就會掉在地上一樣,自然會進入美國的懷抱。這時的美國,10年前因為侵略加拿大而被英國、加拿大、印第安人聯軍佔領了首都,美國人將侵略戰爭打造為“美國第二次獨立戰爭”教育國內百姓。

為了擴充領土,美國一方面鼓譟墨西哥北部二百多萬平方公里的得克薩斯地區獨立,以備日後吞併;一方面協助古巴從西班牙獨立。因為你獨立了才可能“吞併”你,但美國沒想到古巴人的抵抗意志這麼堅強,最終出現了卡斯特羅這位美洲歷史上反抗美國入侵最堅決的人!

直到1897年,眼見古巴獨立已成定局的情況下,美國才趕緊以“緬因”號被炸的名義,在1898年4月25日對西班牙宣戰。

(2)美國奪取關塔那摩

西班牙與美國在1898年12月10日簽訂的《巴黎協定》之後,軍事佔領古巴。正如美國駐古巴大使韋爾斯所說:能做古巴總統的人,第一他要徹底瞭解美國的願望;第六他要順從美國對古巴的任何建議和勸告。

1900年,美國利用古巴的準憲法《普拉特修正案》,不但指導古巴建了國,選出了聽話的第一任總統,還控制了古巴的外交、經濟、醫療、軍事、對外戰爭等所有事務的決定權。同時,將松樹島、關塔那摩作為美軍海軍基地。

1912年、1917年古巴人民發動起義,美國和古巴政府不得不廢除了《普拉特修正案》,美國歸還了松樹島。

1934年美國與古巴政府簽訂協議,關塔那摩基地周邊2.9萬畝土地和水域,美國享有“完全裁判權和管理權”,雖然主權在古巴,但美國卻擁有永久行政管理權。

1959年革命勝利後,古巴無數次要求美國歸還關塔那摩,然而,美國從關塔那摩海軍基地出發侵略古巴領海、領空、領土的次數達幾十萬起。在“豬灣戰爭”中,美軍從關塔那摩直接發動對古巴的進攻。


坐古談今

古巴拿美國也沒什麼辦法,畢竟是美國呀

關塔那摩那塊地是1898年美國打敗了西班牙而佔領的。根據協議不光關塔那摩、甚至古巴、波多黎各等都轉讓給了美國。1903年的時候,美國強迫當時的古巴政府簽署了一項永久性租用關塔那摩的協定。1959年卡斯特羅領導的古巴革命勝利以後,古巴不承認這個協定,要求美國歸還關塔那摩。


不過美國自然不會還給古巴的。根據古巴的資料,美國不但不還關塔那摩,而且駐紮在該基地的海軍陸戰隊還多次侵犯邊境,據說達到610次之多,而侵犯古巴的領空更是達到了6330次。因為關塔那摩是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主要訓練基地。上世紀90年代中期,美國開始利用該基地關押和遣返古巴非法移民以及臨時安置難民。


歷史是什麼

美國是通過政治恐嚇和軍事威脅的手段,強行佔領了古巴的關塔那摩地區,並且在那裡建立了軍事基地和拘押恐怖分子的監獄。



關塔那摩位於古巴的東南部,由於古巴歷史上是西班牙的殖民地,1898年美國向西班牙宣戰,並且佔領了古巴全境,把古巴變成了美國的殖民地。1901年美國強迫古巴政府,讓出關塔那摩地區作為美國的軍事基地。1903年古巴共和國獨立後,由於古巴政府害怕美國的政治訛詐和軍事威脅,同意將關塔那摩灣及附近的地區給美國使用。1934年美國又與古巴簽訂了永久租用條約,條約規定只有該基地被美國廢棄,或雙方協商同意,古巴才能收回該基地。否則古巴的關塔那摩基地將一直歸屬於美國管理。



1959年卡斯特羅推翻了古巴的親美政權後,要求美國歸還關塔那摩基地,但是美國一直不肯放棄該基地。1964年古巴領導人卡斯特羅為了報復美國人,切斷了關塔那摩基地的淡水供應,在基地造成了恐慌。從此美國不再依賴古巴政府的協助,在基地內建設了發電廠和淡水處理中心。



關塔那摩基地面積為117平方公里,有兩個機場、一個碼頭。由於該基地三面臨海,一面有重兵把守,並且有仙人掌和灌木形成的天然屏障,拘留者逃脫和外來者闖入的可能性很小。因此2001年阿富汗戰爭爆發後,美國在關塔那摩建設了監獄,將大批恐怖分子關在關塔那摩監獄裡。該監獄關押了來自40多個國家的600多名恐怖分子,美國認為他們是非法戰鬥人員不是戰俘,因此不享有戰俘的權利。這就是關塔那摩監獄的由來。歡迎大家各抒己見、留言、評論、交流。


杜達特洛夫斯基

對於古巴人來說,關塔那摩基地是一個漫長而辛酸的歷史。
古巴所在的地方是加勒比海,加勒比海那裡地理位置很好,不但氣候好土地肥沃而且海運便利,這就意味著在當地辦農場很划算,春天種點種子秋天收穫一片奇蹟,而且可以方便運出去賣錢。
於是在大航海時期古巴就被歐洲人給盯上了,先是英國,後來是西班牙,兩個都是老牌資本主義國家。它們待在古巴的那幾百年一車一車往老家運蔗糖和雪茄。
時間再往後美國就崛起了,到了19世紀後期時任美國總統門羅說了一句話:美洲的事情歸美洲人管,歐洲人可以回去了。這句話就是著名的門羅主義,也就是美國對美洲宣佈控制慾和控制權。
美國並沒有直接和古巴當時的殖民者西班牙大打出手,而是在一旁觀看古巴人民和西班牙殖民者的鬥爭,這個屬於是古巴的民族獨立戰爭,等雙方打的差不多了,美國人再過去輕鬆趕走西班牙人,變成了古巴的新殖民者。
美國人並沒有直接佔領古巴,而是講究“讓古巴人治理古巴”的觀念,支持古巴的本土統治者,不過唯一的條件是執政者必須要親美,否則分分鐘換人。
到了1933年的時候,美國圈養的獨裁統治者叫巴蒂斯塔,他更是極度的親美,基本上對美國是稱呼“美國爸爸”那種級別。他在任的時候跟美國人簽了一份租賃合同,在古巴南海岸租了一塊地皮給美國駐軍用,租金一年4000美元,租期不限制,除非雙方友好協商停止合同。這塊地就叫做關塔那摩,大概面積跟我們的廈門島那麼大。
在巴蒂斯塔的統治下,古巴人終於過上了一天不如一天的日子,各地的農民起義風起雲湧,最後攻入首都哈瓦那走上人生顛覆的那位叫做菲德爾·卡斯特羅。卡斯特羅趕走了巴蒂斯坦,想著自己成立一個不親美的政府。
那美國肯定不答應啊,所以給卡斯特羅各種找麻煩,不買糖不買雪茄也不賣石油和機器設備,活生生逼著卡斯特羅找到了蘇聯人,最後還變成了社會主義國家,甚至鬧出了“古巴導彈危機”。
美國為了扼殺家門口這個社會主義國家,直接給古巴經濟封鎖了50年,所以古巴和世界一流大國為鄰,卻各種貧窮落後。
卡斯特羅不承認關塔那摩基地,那4000美元的租金一直沒收,他想趕走租客但是卻打不過美國人;所以他就用上了所有惡房東的慣用伎倆:給關塔那摩基地斷水斷電斷米斷菜!這一招逼得美國人自己建立發電站和海水淡化工廠,其它的日用品都從別處進口。因此這個基地的日常開銷那是貴的驚人。
時間到了2001年9月11日,基地組織搞出了911恐怖襲擊。小布什為了復仇發動了阿富汗反恐戰爭和伊拉克戰爭,並輾轉巴基斯坦抓人。戰爭期間逮住了大量恐怖分子嫌疑人需要審訊,但是軍事基地沒條件長期關押,美國本土又不允許嚴刑逼供,挑來挑去就挑中了關塔那摩基地。我們說了,這地方距離美國近水運便利,而且不是美國本土,嚴刑逼供的話不受美國法律約束。
關塔那摩監獄後來備受指責,因為不但折磨囚犯而且費用驚人,得了諾貝爾和平獎的奧巴馬曾經一度想把他關閉了事,結果發現關不掉,因為裡面的一些恐怖分子沒地方去,原來的國家不接受,還有些人都不知道是從哪兒來的,所以監獄至今還在經營。

局勢君

不還就不還吧,反正古巴與美國之間自卡斯特羅奪權後,就沒有正式的外交關係。要不回來也就成了美國的一塊“飛地”。

時光很快就來到了2001年,這一年發生了讓美國人刻骨銘心的9/11事件。美國當然要報復了。

“反恐戰爭”開始了。 要打仗,就要有俘虜;有俘虜,就要審問,要口供,要情報。

怎麼讓人開口,就成了美國軍方頭疼的事情。 依照美國法律,犯人關押審訊期間不得虐待、不得用刑。

可是美國人等不等啊!要報仇雪恨啊! 這樣,就想到了一個地方,那就是“非美國領土,但在美國絕對管轄之下”的關塔那摩。

於是小布什總統就批准了軍方在此建立秘密關押囚犯的報告。 這樣,關塔那摩拘留集中營(不叫監獄)就“應運而生”。

在這裡,美國人為了口供(情報),可以肆意妄為,虐待拘留者。因此,關塔那摩就成了美國“虐囚”的代名詞。

最高峰時,這裡一共關押了美國認為“最危險”的987名來自世界各地的“恐怖分子”和極少數“偷渡者”。

關塔那摩這個人間地獄,是美國法律管不著的地方。奧巴馬總統曾經試圖關閉這個集中營。

但是川普上臺後,簽署行政命令,決定永久利用(不關閉)此處集中營,作為美國欺騙國內外輿論、“虐囚”的世外桃源。


閒看秋風999

這個話題讓人忍不住想起香港,滿清政府饒是腐敗無能、任人宰割,至少還在東部沿海一帶所有的租借地的租期方面最多定了99年,別管他們當時怎麼想,至少為後人收回領土埋下了一線生機。

古巴的關塔那摩基地則是被永久的租借給了美國,空有主權,無法登上自己的領土,甚至眼睜睜看著美國人利用自己的這塊117.6平方公里的土地組織反對者“豬灣登陸”。沒辦法,誰要當年太窮太落後,沒有話語權,這才簽訂的如此“喪權辱國”的永久協議。

關塔那摩基地也是美國人在海外建立的第一個基地,可以說,美國人的全球霸權之路,即是由此起步。

1898年美西戰爭,美國人打敗了西班牙,早已衰落的西班牙徹底被美國人踩扁,不僅美國家門口的古巴和波多黎各被“解放”,連遠在亞洲的菲律賓的西班牙勢力也被掃除,美國人順理成章的成為了這幾個地區的老大哥。

美國人吃相比西班牙人好看,宣稱無意兼併古巴,以示與老牌帝國主義的“正義”區別。古巴“獨立”後,作為回報,美國扶植的古巴政府在1903年與美國簽署了一項條約,規定僅以2000美元/年的價格租借了關塔那摩基地,美國遂以微小的代價取得了包含78平方公里陸地、39平方公里海域的絕佳港區,並在此建立了美國大西洋艦隊的主要訓練基地。1934年,美國人再接再厲,與古巴簽訂了永久性的租賃條約,雖然產權仍歸古巴,但只要美國人在這裡一天,這裡就歸美國人使用。

從古巴革命勝利後一直到現在,兩位領導人一直沒有停止向美國追索關塔那摩基地的腳步,當年為此不惜以斷水供應的方式逼迫美國就範,美國先是被迫從牙買加調水,後來乾脆搞海水淡化處理,好不容易以在北京租間地下室的價格租到性價比這樣高的土地,怎肯輕易讓出。

關塔那摩基地進入世界公眾視線是在“911事件”之後,這裡建成了關押“恐怖主義者”的監獄,從這裡爆出的“虐囚醜聞”不斷髮酵,使它成為“恐怖主義者”們最想報復的目標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