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位孕检警嫂的“抱怨”,为何在朋友圈获得众多点赞?

仔细看了下内容,原来是一位需要孕检的警嫂,在做痛苦的糖耐测试时,看到身边其他姐妹都有老公陪伴,而自己挺着大肚子孤身一人前往,不免有些“抱怨”,而这位警察老公因忙于工作,只能自责地进行简单回复。

陈沛文,男,30岁,中共党员,2010年参加公安工作,现任县公安局岔河派出所副所长兼案件侦查中队中队长。先后被评为南通市十佳法制员,南通市优秀共产党员,多次获得市局和县政府嘉奖,2017年度被县政府记个人三等功一次,2018年5月份被南通市公安局评为“岗位练兵标兵”、并被命名为“党员民警示范岗”。

“帅气、实干”是他的标签,见到陈沛文第一面往往都会被他俊朗阳光的外形所吸引,但与他共过事之后就会发现这个年轻小伙不仅相貌堂堂,业务能力也是“杠杠的”。总说三十而立,三十岁的陈沛文担任副所长以来,带队严打违法犯罪,守护辖区平安稳定,用青春和热情诠释着对公安事业的无限忠诚,用实际行动换来了同事对他的认可和群众对他的信赖。

见微知著 破案“急先锋”

从生活中就能看出陈沛文非常注重细节,衣衫整洁、形象极佳,是同事眼中的帅哥。而他在工作中更是严谨,每一个细节都不放过,往往能从别人的不经意间发现案件线索。

2017年7月初,岔河派出所处警民警在接处警过程中成功调处了一起殴打他人警情。但是,陈沛文在执法回溯网上巡查时,却对治安纠纷调解协议书中的债务起因的描述产生疑问,“这事有蹊跷!”陈沛文敏锐地发现这起纠纷里可能另有隐情,他立即联系处警民警详细了解情况,并通过对涉警人员进行调查摸底,果然发现纠纷里“别有洞天”,所谓的债务其实是双方进行网络赌博的借款,出于害怕被处罚的心理,当事人对公安机关有所隐瞒。

一条有价值的线索就此浮现,陈沛文牢牢把握,双管齐下。经过半年多的侦查,陈沛文带领战友二渡杭州、三下深圳、月守河南,秋入青海,冬临禹州,马不停蹄,最终在今年农历春节前成功破案,抓获犯罪嫌疑人五名,捣毁涉赌窝点三处,扣押有效赌资800余万元。

该案也成为我县历史上涉案资金最大、赌博方式最新、扣押有效赌资最多的网络赌博案件,陈沛文总结的“巡网、查网、布网、控网、收网”的网络赌博五步破网工作法被省公安厅推广。

严谨规范 执法“把关人”

今年已经是陈沛文从事法制员工作的第7个年头了,照理说也是经验丰富的“老法制”了,但他始终保持高度热情,把法律学习摆在第一位。走进他的办公室,桌上总是整齐地摆放着各类法律书籍,执法规范。每每上级机关有新的文件和执法意见下发,陈沛文也是第一时间认真学习领会并组织全体民警及时学习消化。正是因为严谨的态度,规范的工作作风,陈沛文获得了高级执法资格,先后多次被上级公安机关评为十佳法制员。

法制员的基本职责就是要把好规范执法关,对民警执法上存在的细小问题从不放过,善于较真。对于执法工作,陈沛文始终坚持执法规范贯彻于每一起警情每一起案件,将执法风险规避在每一起警情、每一起案件。七年来,每天上班前第一件事就是对前一日警情进行查看梳理。

他既善于把好“实体关”,注重案件的定性和法律的适用,更重视“程序关”的把控,严格按照规定的程序和步骤进行网上案件流转。坚持该走的程序一个不能少,该报批报备的一个不能减,坚持把执法活动放在阳光下。在每一起案件中,他从一开始的人身安全检查、涉案嫌疑人登记到后期的文书制作都严谨操作,规范执行,维护了社会公平正义。

“办的每一起案件要经得起检查,经得起评比,经得起时间检验。”这两年,陈沛文共主办刑事案件95起,无论办理多少案件,他均能做到无一件留下执法质量问题,做到了法律适用准确率百分之百,案件质量考评合格率百分之百。

善用巧计 调处“有一手”

陈沛文所在的岔河镇是我县西部中心镇,接警量位居全县第二,而各类矛盾纠纷警情占总警情的60%以上,矛盾纠纷得不到及时化解,其不和谐因素升级极可能演变成不安定因素甚至恶性案件,但陈沛文对疑难复杂纠纷总有一套“独门秘笈”。

今年大年初二,岔河派出所接到一起警情:陈勇(化名)叔侄两人因为家庭矛盾,大打出手,双方均不同程度受伤。“第一时间必须控制事态,稳定双方情绪。”陈沛文回忆说,正当民警将陈勇的叔叔工作做通之时,陈勇突然爬到三楼房顶欲跳楼。

陈沛文果断向如东县公安局指挥中心汇报,并立即安排民警进行分组劝说,让年轻民警对现场全程录音录像,让社区民警联系村干部进行商谈,安排辅警对现场进行警戒布控,让无关人员离开现场。

当陈沛文爬到楼顶的时候心头更是一颤,房屋楼顶毫无安全设置,虽有60公分的走道,但是走道中放置了圆柱形木头,稍有不慎,就会滑倒摔下地面,后果不堪设想。他一边于情于法于理对陈勇进行劝说,一边寻找时机,与战友一个眼神交流,同时一个鱼跃,将陈勇按倒在屋檐凹槽,并及时控制住,将其安全带回屋中。

“这矛盾不化解就好比是一个结,永远都在,甚至等民警离开现场依然可能会引发更大的矛盾。”陈沛文将陈勇救下后,第一时间与到场的村干部开展矛盾化解工作,并找来双方的长辈参与调解,经过悉心劝解,最终使双方达成调解协议,叔侄两家长达20多年的恩怨得以化解。

其实,化解陈勇叔侄的纠纷是陈沛文调解无数矛盾纠纷中的一个缩影,在调解纠纷的现场陈沛文总能牢牢把握双方当事人的心理,讲理说情,找准矛盾原点,积极化解,就是这样的“独门秘笈”帮他成功调处各类矛盾纠纷150余起,为辖区和谐稳定奉献了力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