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看着无助的像个孩子的父母,我送你们两个字“活该”!

几天前在杭州19楼上看到一则新闻。

一个孩子的妈妈,为了孩子的成长教育,毅然辞去了高薪的高管工作,回家带娃。

网友们炸了,有反对这个妈妈行为的。认为她不应该辞职,全职带娃不好,并列举出了很多全职妈妈的弊端。

当然也有赞同这个妈妈的,并夸赞她的勇敢。毕竟孩子的成长只有一次。

作为一个特殊教育工作者,我特别赞同这个妈妈的做法,工作辞了可以再找,但是孩子的成长错过了就再也找不回来了。

孩子的教育就好比一根钢筋。浇铸的模具,是父母根据孩子的成长一点一点制造的。

孩子也能根据父母的模具慢慢成长,偶尔会有想跳出模具看看的情况,但是父母都能及时的将跳出的部分引回正确的道路。

如果钢筋在浇筑时毫不关心,任其发展,当已经弯曲不堪时,才意识到孩子教育的重要性,那父母就要花费几倍甚至几百倍的精力,才有可能把钢筋掰直。

因为工作的关系,我碰到过很多误入歧途的年轻人,看到他们的父母在我面前哭得泣不成声时,我真是有些心疼。

但时间长了我发现,什么事情,都有因才有果。

曾经碰到一个吸毒有暴力倾向的女学员,她具体的名字我忘记了,但我记得她曾经说过,她非常喜欢兔子,那我们暂且叫它兔子吧。当时我才参加工作没多久,知道毒品能让人脾气变得暴躁,但是她是我见过最暴躁的一个。

第一次见到兔子时,她正在大声呵斥自己的父母,甚至想出手打人,而她的父母像一个无助的小孩一样,低着头低声的说着:“小声点儿,小声点儿,你好好说。”

乞求的话语里更多的是恳求。

好心疼这对年过半百的父母。

后来看了兔子的资料后,我脑海中直接蹦出了两个字“活该”!

他们的女儿只是在帮上天教育,这对不负责任,不懂教育的父母。

这对父母是年纪很大了,才有这个女儿,所以把这个女儿当做宝贝一样,简直到了“含在嘴里怕化了,捧在手里怕摔了”的地步。

只要是兔子想要的,几乎没有什么是得不到的,只要兔子开口,没有什么是办不到的。

可到了叛逆期,兔子要求的不再只是父母的钱。

但由于父母从小到大,对她的有求必应,让她的性格变得极度自私,如果父母稍微过问她的事,或者翻看他的东西,她马上就会变成一个点燃的炮竹,对父母噼哩叭啦一顿。

后来兔子结交了社会上的一些不良青年。

在一次聚众打架中,兔子被抓进了派出所。

父母从派出所把兔子带回家后,小心翼翼的让她离开那些人。

兔子却来了一句,“我们是哥们儿,当然有难同当了。”

父亲急了,他知道,如果兔子再继续下去,肯定会越来越糟,于是他举起了右手,可却始终没有落下。

可是兔子却重重地推了一把父亲后,跑了。

此后,兔子只有当没钱的时候,才会回来。

如果父母不给,他就会把家把家翻个底朝天,甚至把母亲用绳子捆在凳子上,逼迫父亲把钱给她。

父母老泪纵横,兔子就这样越走越远。

后来,兔子又慢慢染上了毒瘾,脾气,更加忽晴忽雨。

也曾有人劝他们:放弃吧,好好存点养老钱,兔子就让它自生自灭吧!

“不,我们还指望兔子给我们养老呢!”

养儿防老是我国的传统思想,孝顺更是我国的传统美德。

可是兔子就算了吧。

已经到了,能动手打父母,绑架父母,她还有什么事情是做不出来的。

孝顺,你都没有教给她,现在却要求她做到,你们是不是太贪心了呢?

你把孩子培养成像动画片中《喜羊羊与灰太狼》中的灰太狼,现在老了,却想他成为善良孝顺的小灰灰。

做梦!

邻居的店面新开了个理发店,据说是一个在大城市里很多年的老师傅。

说是老师傅,其实就是个30出头的小青年大林。

大林的父母因为担心儿子的个人问题,更是想把这个唯一的儿子留在身边,所以把儿子从城里拉硬拉了回来。

大林的店刚开起来的时候生意非常好,每天都有很多人排队理发,把附近两家理发店的老板看的眼睛都绿了。

可是好景不长,一周后大林的理发店生意可以用“惨淡”来形容。

经常见他顶着一头油得快往下滴的头发,抽着烟,蜷缩在店里的沙发里玩着手机,地上全是碎发和烟头,几乎没有落脚的地方。

偶尔有人来理发,他连头也不抬,只会不耐烦地来一句,“等下我这盘游戏马上结束了。”

两分钟后,他慵懒地从沙发上起来,噼里啪啦十分钟不到,搞定。

“慢工出细活”,这句话是有道理的,但是大林不懂。

慢慢的,他的理发店生意越来越差。

大林终于不玩手机游戏了。

但是他开始了打牌,而且是没日没夜的。

营业时间也从每天早上的七点延迟到了十点,下午关门的时间提早到了五点,用他自己的话说,“早上要补觉的啊,下午早点关门,可以早点开始(打牌)呀。”

好像打牌才是他的主业,理发店倒成了他的累赘。

大林的父母并不远,也偶尔来看他,但是从来没有说大林,或者说舍不得骂大林。

但也从来不会帮大林扫碎发,不会帮大林洗毛巾。

也许有人会说,理发店生意不好,这是他自己的错,30出头了,还什么都要父母操心,应该有自律的。

可是我想说,大林的父母才是祸根,大林开理发店并不是自愿的,而是父母为之。

大林从小大到大像牵线木偶一样被摆弄。在家有父母,读书有老师,工作有领导,现在忽然没人管束内心,那个懒惰的“小人”马上就出来了,而他就是大林压抑多年的自己。

而且,看到大林这样不务正业,父母也没有舍得管教他,像对待一件稀世珍宝一样,害怕任何的擦拭都会使它失去光泽。

就算父母为大林的将来攒够了金山银山又如何,以大林这样坐吃山空的个性,有哪个女孩敢托付终身?

真正的教育应该是“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

不仅要教育孩子努力学习,更要教育孩子努力的方法,学习的技巧。

而不是一味的图方便,图省事,把孩子扔给学校,扔给老人就不管不顾了。甚至理直气壮的说:“我生他,我养他,还要我怎么样呢?”

孩子的教育,花的是时间,花的是耐心,你花上去的时间越多,孩子就会越来越像你想,想象的样子。

这是对等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