葛门葛事一一老妈“说”入党申请书

7月1日下午,89岁的老妈完成了一件大事儿,郑重地提出了申请要求入党,把申请书交给了党组织。

这是她老人家70年的愿望,一直埋在心底。“如果组织批准了,我就更好好地干!如果不批准,我也照常该干啥干啥,绝不闹情绪!”老妈挥手表态。

因为老妈不识字,又不能拿笔写,心里的想法只能靠“说”,再加一些党组织方面的知识没有了解,所以把写申请变成了“说”申请,只好让别人代笔。这事儿由姐姐来安排,她是“家庭党小组”组长。代笔者首选是侄女葛珊,正好她也是党员,每周六都来看奶奶,娘儿俩感情也很深。

昨天下午,姐姐和葛珊一边儿听老妈诉说心里话,一边儿记录再整理。说着说着老妈激动的哭了,撩起衣襟就擦眼泪,姐姐赶紧拿来毛巾。老妈说:“我没想到真会有今天,还能申请入党!我这辈子就信服共产党!如果没有毛主席和中国共产党,就没有我们新中国,也没有翻身解放过好日子!我一辈子都会跟着共产党走!你们也是!”

看着老妈的真情流露,姐姐和葛珊也挺动情,一劲儿劝老妈并列举了老人家的许多故事。

解放初期,老妈被选为村里的调解委员和居民组长,没黑带白的不闲着,走街入户搞宣传讲政策,组织识字班还演话剧,积极闹生产帮助困难户;用裁剪、理发、针线等手艺义务为民服务;大地震中表现出色,救家救人起了带头作用,为乡亲们做饭中暑险些失去生命,尽心尽力照顾老弱妇幼;传承忠、孝、仁、勤好家风,使家里有了“家庭颁奖会”“家庭党小组”“家庭记事本”;在纪念唐山抗震40周年的时候,被评为“唐山市最美抗震母亲”,还获得河北省和全国“最美家庭”称号……80多岁拿起腊笔“创作”了180多幅作品,被称为“80后画家”,《人民日报》等各级媒体广为宣传。

老妈听了平静下来,“你们比我记得清楚,这么一说我也做了点儿事儿,挺好!”

葛珊把写好的申请书给老妈念了一遍,老妈不住地点头说:“是!说得对?是那么回事儿!”然后姐姐让老妈写上自己的名字,葛珊在一旁指导,并按上手印儿。她跟老妈说:“奶,如果你入了党,那咱们就是一个组织里的战友,可以称为同志了。到时候我叫你奶奶同志!”

老妈听了捧着申请书,眼睛又有点儿湿润,“中!那还不中!我啥时候交喽啊?交哪儿去?给谁?”老妈追问。姐姐说我有安排,明天让冯杰送去。

晚上睡觉前,老妈让姐姐再念念申请书,听完后老妈说有两处觉得少了话儿,应该加上,又跟姐姐交流起来。姐姐问:“老妈你为啥要入党?”“为大家伙儿服务!加入了组织人就多了,力量也大了!有组织就是有人管了,像有了家一样!可以跟着习近平建设咱们的新中国!”姐姐伸出大姆指称赞老妈说得好。“我打年轻的时候就慌慌这事儿,因为不识字儿不敢说,觉得自己没干啥大事儿,离组织要求差的太多,就渗下来了,没想到老了老了还把年轻时候的愿望实现了,忒好!”老妈比划着。

之后,按老妈说的,姐姐把申请书进行了修改。

今天上午,老妈拿起笔练习了几遍,在申请书上写上了自己的大名:马翠兰。由于激动,繁体的大马写错了,一劲儿说擦了吧!显得有些紧张。知道不能擦了就描了几下,结果还是大马的马。然后按上了红手印儿,还让我拍照留念。

中午饭桌上,老妈和姐姐又说起这事儿,向家中的另一名党员、大哥昌浩征求意见,自然是举双手赞成。“家庭党小组”的4名党员都为老妈的事儿高兴,认为这才是耄耋老人的真正精神状态。

下午2点多,外甥冯杰开车将申请书送到老家侯边庄党支部。那是老妈的故乡,也是她户口所在地,这片土地对老人家来说有着特殊的意义。

是的!或许就是因此,不管生活中有多么艰难困苦,人生中有多少挫折艰险,老妈总是有一种奋力拼搏的精神,总是有一种昂扬向上的力量,凭着这股劲儿,才养育了我们,营造了一个温馨的家!

虽然老妈是“说”的申请,却是“刻”在心里的表达,是浓缩的人生信条!因为信仰,是生命价值的最好诠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