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美國川普的治理下,一邊是媒體的普遍不看好,一邊經濟上卻出現了良好的發展?

兮小牛_Max445

《文藝工作者座談會》上發言為今後幾十年甚至幾百年的文藝工作定了性,甚至也可以說是總結——文藝工作是為政治服務的;

同樣地,在美國也是這樣,你以為美國的新聞媒體就沒有被控制?有這種想法的人不過太單純而已;所以媒體的普遍不看好不過是美國國內反對派對於其的部分抹黑而已,媒體向來都是被政治力量所掌握的,這一點普天下也有什麼不同,模式有所不同而已;

但是毛主席也說過,群眾的眼睛是雪亮的,美國人民也一樣。在過去兩週裡,90%共和黨人支持特朗普。上週,無黨派人士對特朗普的支持率上升至42%。特朗普在民主黨人中的支持率仍然很低,目前為10%。

雖然嘴上罵著特朗普,心裡可是很老實,手上也是很老實,特朗普的支持率不將反升;

因為特朗普踐行著這樣的準則——美國利益優先;

上任一年多的時間,他也是一直這樣做的:

1 ) 退出一些對美國讓美國綁手綁腳的組織,釋放拳頭:

前面退出了TPP,伊核協議,最近又退出了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聯合國人權理事會。凡是對美國有利的事情,他都在辦;

2)限制非法移民

這一點也為其贏得了不少民心,雖然很多人嘴上說著自由民主,但是當移民真的來爭奪資源的時候,美國人心裡面還是很老實的;

3)貿易戰為由為美國爭取利益

當然,他真的是否要發動貿易戰不重要,但是他的確給全美人民亮出了姿態,他要竭盡全力為美國人民爭取利益,歐美、中國等以前都是吸美國人的血。當然是否正確先不論,就這點態度,美國人自然是喜歡的;

4)稅改為國內經濟發展帶來動力

稅改應該說是特朗普最近一年多內最為重要的幾個執政業績之一了,也為其贏得了不少選票,也是非常實惠的政策;

5)最重要的帶來的結果是美國經濟持續走高,失業率不斷下降,帶來實惠;

嘴上說的天花亂墜沒有用,手裡拿到的實惠才是真的;

6)特朗普開創了推特治國

大大拉近了與美國人民的距離,這一招也是非常有效的,直接越過了很多部分,直接向美國最底層人民發出呼聲,發出自己的聲音,減少了反對派媒體對其的影響,並藉此進行打壓反對派媒體;


以股易金

特朗普的聲望不好,甚至說是醜聞纏身,但是特朗普的美國的經濟卻非常不錯,失業率達到十幾年來最低,股市不斷上漲,美聯儲退出量化寬鬆,美國大規模的基建等等。
特朗普的名聲什麼時候好過呢?要知道,在競選的時候,只有兩家媒體是支持他的,而五六十家主流媒體都是支持希拉里的,特朗普與主流媒體之間的關係從沒有好過,那些媒體都被特朗普稱為“fake news”,上任第一次記者會就跟媒體開撕。如果這些主流媒體能夠說特朗普的好話,倒是咄咄怪事了。
從新聞本身來說,沒有理由,也不能為特朗普進行宣傳,而是天天盯著特朗普,讓他不開心,這叫做監督吧,所謂的第四權力。特朗普喜歡的媒體叫福克斯新聞,重大的問題的時候接受福克斯的專訪,幫助提高收視率,即便如此,特朗普還是沒有得到主流媒體的青睞。
特朗普一開始就是另類的政客,大嘴巴、不靠譜的印象已經深入人心了,而且很多媒體編譯美國媒體的新聞和觀點的時候,進一步加工和裁剪,特朗普就更加不靠譜了。媒體中的特朗普和現實中的特朗普之間越來越是兩個人,而且很多人願意看到特朗普的新聞。
經濟增長與媒體之間並存在什麼必然聯繫,口碑好的領導人並不一定懂得怎麼搞好經濟,畢竟經濟增長還是一個系統的工程,跟個人好惡關係不大。特朗普認為原先那一套全球化的做法並不利於美國經濟的發展,美國讓步太多,用學名來說,就是美國提供公共產品,但是這套公共產品的成本比較大。全球化帶來的結果就是美國的去工業化,金融化過度,中產階級衰落,貧富差距擴大等等一系列問題。
特朗普的套路就是重新平衡美國與外部世界的經濟關係,也就是從多邊主義的約束中退出來,通過雙邊談判,確立美國的主導權,進一步說,特朗普不是不要全球化,而是要一個有利於美國的全球化,以美國利益為核心的全球化。
經濟要實現增長其實合理配置資源要素,減少交易成本就可以實現,特朗普的很多做法其實還是在一國之內資源的有效配置,以美國利益為優先。當然,過去幾十年的全球化,是全球市場的不斷擴大和深化,美國的跨國公司、華爾街精英都是獲益者。同時,為了戰略利益,美國也做出了不對等的開放, 現在要求對等和公平貿易,其實是進一步迫使其他國家開放市場,為美國的企業和資本創造機會。
特朗普是個商人,他有清晰和明確的成本-收益觀念,當然知道做任何事情都需要成本,為了更大的政治與經濟利益,可以賭上眼前的成本。從這一點來說,特朗普在實現美國與世界之間收益的重新洗牌。這個過程中,當然很多或者越來越多的人罵他,但是美國經濟未必會隨著罵聲而下行。

孫興傑

可以這樣說,特朗普之前的多數總統,都是搞政治、玩企業的,而特朗普是搞企業、玩政治的。

搞政治、玩企業,首先想到的是政治利益,亦即一項政策的出臺,一個措施的實施,包括說的每一句話,都要先考慮政治影響,考慮政治平衡,考慮各方面的利益關係。也正因為如此,包括奧巴馬在內的前幾任美國總統,在出臺政策、制定措施、發展與其他國家關係時,都會把政治利益放在最重要位置,並從政治利益最大化中實現個人利益最大化。象奧巴馬,剛剛卸任美國總統,就能到處演講,就能財富嘩嘩而來。而在他們擔任總統期間,曾經為他們搖旗吶喊的企業,1則可以按照美國法律,給予相應的利益傾斜。很顯然,在這些總統的眼裡,政治利益永遠是大於經濟利益的,他們可以為了政治需要,置企業利益於不顧,大玩特玩企業。所不同的是,他們對企業的玩耍,沒有市場競爭那麼明顯,而是用權力暗的明的一起玩。所以,搞政治的總統更加心狠手辣,是殺人不見血的那種。在他們的任期內,一般情況下經濟既不會太好,也不會太差,說得過去就行。但政治一定要玩到極致。而一旦經濟出現問題,還可以用經濟手段、軍事手段等挽救。

對特朗普來說,由於長期堅持做企業,對企業的酸甜苦辣都十分清楚,對政治給企業的捉弄也是心有狠意。所以,當他出任美國總統以後,很明顯的把搞企業放在了更加重要的位置,而對政治則淡然視之,用近乎玩耍的手段,把政治邊緣化了。所以,他所出臺的一系列政策措施,都是如何有利於企業發展,有利於經濟發展,有利於美國利益。也就是說,他把美國也當作了一個企業,而不是一個國家。他對美國的治理,採用的就是企業治理方式,一切圍繞美國的經濟利益、經濟效益出發。有利的,就做,不利的,堅決不幹。退出巴黎氣候協定,就是最典型的案例之一。所以,政治在特朗普的眼裡,真的也不算。

也正因為如此,雖然特朗普在民眾中的口碑不是太好,但是,他在經濟方面的一系列政策措施,卻讓美國經濟出現了更好的復甦狀態。而隨著加息次數的不斷增多,美國對國際資金的吸引力也將越來越大,對其他國家、尤其是新興市場國家,是相當不利的。這就是一名玩企業的總統留給其他國家的東西,也是最難處的方面之一。


譚浩俊

這種現象的確是事實,更反映了一些深層次問題。

說媒體不看好有些絕對,但確卻是一個主流趨勢。從美國以外的媒體看,就憑特朗普的“美國優先”,對盟友強徵關稅,就得罪了一大片,肯定對他是很氣憤,當然不會宣揚美國經濟的好。

從美國國內媒體看,也還要有一個區分。美國傳統主流媒體和特朗普那可是“世仇”。FOX、布萊特巴特等媒體相對積極很多。

筆者印象最深的一個場景是,2016年11月的美國大選。特朗普贏了佛羅里達州基本就奠定了勝利趨勢。到最後,當特朗普團隊宣佈勝利的時候,FOX電視臺一片歡呼雀躍。但CNN這邊還不願意播報結果,主持人一味地評述,足足過了半個小時後,才不情願地播報特朗普勝選。

特朗普勝選後,CNN、華爾街日報等傳統主流媒體仍更多渲染特朗普“通俄門”、“封口門”、團隊內部分歧、行政效率低下等新聞。導致特朗普更加倚重推特等社交媒體宣傳自己主張,時不時就抨擊“Fake news”。

特朗普上臺,代表的不是傳統建制派,而是普通“白人藍領”的意願,甚至藉助極右翼勢力鞏固執政基礎。所以代表傳統建制派觀點的所謂主流媒體當然不願意宣傳特朗普執政的積極面。

同時,筆者認為,特朗普執政後把美國經濟“打理”的相當不錯,這是客觀事實。

第一,特朗普2017年底推動了美國曆史上近30年最大規模的稅改,而且目前對經濟的積極作用已經開始出現;第二,特朗普2018年5月推動了放鬆金融監管,中小銀行不再經受壓力測試、可以不受“沃克爾規則”約束,金融業活力再現;第三,能源產業強勁增長。特朗普一系列釋放能源活力、增加能源開採和出口的政策,成為支撐美國當前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之一;第四,基建計劃仍在積極推進。2018年2月,白宮公佈具體基建計劃細節,未來有望進一步推動。為美國經濟長期增長奠定基礎。

正是由於特朗普一系列“對路子”的經濟政策,美國經濟才重新找到了活力,美國股市等資本市場的繁榮是有實體經濟支撐的,不是虛高!

但是,這些所謂的主流媒體卻稱,稅改將加重美國債務負擔、基建計劃的PPP模式是在讓民眾買單、釋放能源政策是在將資源拱手送人、放鬆金融監管是在醞釀下一輪危機……他們更多宣傳的是悲觀的一面,對積極的作用吝惜溢美之詞。

綜上可見,美國的新聞輿論自由也是有很強的導向性的。就美國經濟的客觀表現看,特朗普政府功不可沒,做的還算不錯(刨除貿易保護以外)。


經韜

媒體對特朗普的不看好,以及在特朗普治理下美國經濟一路向好,這是兩個不同領域的問題,不可混為一談。這在相當程度上也涉及兩個更為根本的問題,那就是: 一、到底如何看特朗普及其政策和價值取向?究竟如何看美國經濟的復甦?

先談談美國經濟的復甦。很多人把美國經濟的復甦歸功於特朗普治理有方,因為特朗普是個商人出身的總統,在治理經濟方面有他的一套辦法。這種說法有一定的道理,因為從狹義上說,商人出身的特朗普治理經濟確實有其獨特之道。即便是特朗普一直掛在嘴中並飽受爭議的”美國優先”,從單純經濟的意義上看,也為美國經濟復甦提供了一份獨特的貢獻。同時,包括減稅在內的一系列措施,至少在短期內也為美國企業的信心復甦注入了一支強心劑。

但是,美國經濟復甦也離不開下面兩個更大的背景: 第一、全球經濟處於復甦的通道;目前全球範圍內,除了幾個弱小經濟體外,幾乎所有的經濟體都在復甦之中,作為世界上最大經濟體的美國自然也不例外。第二、這一輪的科技革命正洶湧而來,方興未艾,因此也對於美國經濟復甦提供了巨大的推動力。

上面這兩個背景,自然不能歸功於特朗普,相反還往往使特朗普從中受益。但與此同時,特朗普無論在治理經濟還是在治理國家政治和國際事務方面所體現出來的一系列做法和價值觀,卻使人們確實感到憂慮。這其中,就包括在經濟領域裡面的反全球化和自由貿易傾向、在社會領域裡面的反移民,以及在政治領域裡的保守主義和極端主義傾向等,所以這些都構成了特朗普的思想資源。特朗普就是憑藉著這些思想資源在治理一個本來已經呈現巨大分裂的美國,也就自然受到了美國媒體的嚴厲批評。

說到美國的傳媒和知識界,它們有一種與歐洲大致相同的傳統,那就是自由主義至上。因此,美國的傳媒和知識界的主流是與特朗普的思想資源格格不入的。我們且不論其中的是非曲直,至少從現實的層面上而言,這種格格不入直接導致了媒體和知識界對特朗普的批評。

理解了上面這些背景之後,我們大概就可以瞭解,為什麼一方面美國的媒體對特朗普不看好,而另一方面美國經濟卻在持續不斷地向好。


邱震海


這其實是兩個問題,一個一個回答。

從下圖可以看出,絕大部分有影響力的媒體屬於自由派,出於意識形態,和特朗普的立場相左。因為憲法保護言論自由,特朗普貴為總統,但對這些媒體的報道也沒有太多辦法。





其實對特朗普來說,媒體批評不是最糟的,畢竟他被批評已經好多年了。最壞的情況是媒體對他的話進行斷章取義,從而影響人們的判斷,讓特朗普有苦說不出。


這也是特朗普為什麼“推特治國”的初衷。目前,我認為這一策略是明智的,因為自己的觀點不會被媒體過濾和歪曲。


此外,很重要的一點,媒體對特朗普的批評不全在經濟發展。實際上每次總統選舉,經濟議題並不佔大頭。移民、女權、墮胎、同性戀、種族矛盾、國防和社會公平都是吸引眼球的話題。在這些話題上,例如墮胎 vs. 基督教信仰,是不可調和矛盾。因此,只要特朗普(以及任何政客)選了一邊,必然遭到另一邊的批評。


因此,媒體不看好特朗普,我認為並不讓人意外。


那麼對於第二個問題,關於經濟形勢。如果我們以股指為經濟晴雨表,可以發現除了小布什,別的總統任期內股票都在增長,並且特朗普任內的股指漲幅並不突出。







特朗普目前在經濟上的最大政策,在於減稅(其實我覺得共和黨國會的作用更大)。特朗普減稅的邏輯是通過減稅,增加人們手上的貨幣量,從而促進消費,帶動經濟發展。這一政策是否有效尚不可知。但是,減稅立即的效果是增加了財政赤字,美國的財政赤字已經極度嚴重了,因此減稅的風險也很大。這也是為什麼共和黨內對減稅也不鐵板一塊吧。



綜上所述,美國的經濟形勢並不明朗。需要說明,對於美國百姓來說,很多時候其生活水平取決於州政府和當地政府。不過,對於特朗普的評價,媒體的評價也是有偏差的,還需要讀者綜合更多材料自己做判斷。


這才是美國

我認為,問題可以稍微改變下,為什麼特朗普治下的美國,經濟雖然出現良好態勢,但媒體還是不好看他。

從經濟數據來看,去年美國GDP、就業、股市指標都呈現良好態勢。GDP前三個季度低開高走,連續兩個繼續超過3%,失業率下降到4.1%,是17年來的最低值,股市也表現優異。

為什麼這樣優異的表現還是得不到媒體的認同呢?我認為,原因主要有兩個:

一是,目前還無法說明這些優異數字是否是市場對特朗普政策變化的應激反應,還是可以持續。特朗普到現在為止上臺不到兩週年,他的政策還沒有全面鋪開,現在市場雖然給出了良好的反應,但要看長期走勢的話還難以判斷。因此這樣的市場表現,也還難以得到媒體的認同。

二是,特朗普的種種脫軌的言行,已經在媒體中留下了“一個缺乏政治涵養的小丑”的刻板印象。大部分媒體從業者受到西方價值觀影響多年,對特朗普這種挑戰價值觀的人是不認同的。這樣的不認同隨著特朗普言行不斷出現不合規矩的地方,逐漸加深,形成了刻板印象,短時間內難以改變。


小溪解局

這是兩個基本上不相關的命題。在美國這樣政府幹預很少的國家,經濟的好壞有自己的週期和規律,經濟指標是否好看和當政的總統關係並不是很大,美國經濟在奧巴馬政權後期就表現不錯,應該說特朗普是趕上了這班車,和他本人的政策關係並不大,雖然特朗普的經濟政策和民主黨有一些區別,但這種區別所反映出來的影響在現在應該還沒有表現出來,現在美國經濟的發展只是進入了這個週期,和特朗普關係並不是很大。

至於“媒體的普遍不看好”就更是偽命題了。美國的媒體的責任本來就是監督政權,除了對外政策之外,媒體的調調就應該是雞蛋裡面挑骨頭地和政府唱反調,無論在哪個政權的時候,也不可能出現看好政權的媒體,現在的美國媒體對特朗普並不很過分。

特朗普政權有趣的地方並不是媒體不看好他,而是他主動地不看好媒體。歷屆美國總統,其實不止是美國,所有民主國家的政權都不敢得罪媒體,但特朗普奇葩,主動地找媒體的麻煩,宣稱美國媒體成天散佈的就是假新聞(Fakws),大概Fox News除外。

特朗普能這麼奇葩的原因當然是美國傳媒在總統大選時的錯誤觀察和預測,但是正是奇葩的美國傳媒製造出了奇葩的特朗普。不管美國是不是真的像特朗普說的那麼在衰退,但是大多數美國選民並不滿意美國的現狀,而這種連上廁所都不知道該去男還是女,連聖誕節都不能說Merry Christmas(聖誕快樂)的現狀就是傳媒製造出來的,所以美國選民在投票之前首先會反對美國傳媒。

美國傳媒被總統選舉的結果而打,但他們不但不檢討自己過失的原因反而更加惱羞成怒,對於特朗普已經完全逸脫了批判的程度而進入了人身攻擊的範圍。他們的言論不聽也罷。

至於美國經濟的發展,我倒不認為會一直順風滿帆下去,現在美國進行的貿易戰的炮火會燒到自己身上,會影響經濟,問題是美國選民們有多大的精神準備來承受?


冰冷雨天

特朗普能逆勢當選美國總統,提出美國優先口號,翻攪世界,己讓全世界領教了他的出人意料的行事風格,但絕對不能以不靠譜來簡單評價他。別人都論及的我就不重複了,只簡單說幾點:

1)目前唱衰美國的聲調日盛,這並不是空穴來風,最直觀的從敘利亞俄美伊土角力的演變過程便能看出,是俄進美退的局面,加上伊朗土狗,美國真有些力不從心之態了,這是奧黑留給下任的爛攤子。而特朗普上臺後,一陣導彈雨+把駐以大使館遷到耶路沙冷,支持以色列出手打擊伊朗才使得局面略有改觀,這樣退出伊核協議一個派生效果就是美朝會談一波三折地如期舉行,為什麼?因為F35戰機的隱身效果完勝俄s4oo,美國的斬首行動就不是一句空話了。十多年沒談成的問題特朗普一出手解決了。

2)特朗普發動的攪翻全世界的貿易戰不是筒單的經濟仗,而是重建世界秩序的一步大棋。現在美國國內經濟發展己達到史上最好時期,特朗普經濟將為美國新的國防軍力提升提供充足的資金來源。

種種情況表明,特朗普現象是需要大人們用審慎的眼光仔細研究一番的。


品味58137482000

媒體,我們還得看是哪國的媒體,比如像伊朗這些國家的媒體必然都是在看衰特朗普。部分國家的媒體是有輿論導向這個任務的,這樣的任務要求就需要媒體機構儘量不要太多地誇讚特朗普,以及突出美國經濟發展勢頭良好的一面。


(特朗普)

當然,美國國內以及其它西方國家也有很多媒體是不看好特朗普,只是這種狀況在西方國家不能用普遍來形容。特朗普本身就是一個不太招傳統美國媒體喜歡的總統,尤其是他在貿易問題上還對自己的盟友國家開刀,這難免會讓很多歐洲媒體也不看好特朗普。

特朗普偏向於保護主義的貿易政策一定程度上會損害美國貿易伙伴的經濟利益,並且他的政策也會給世界經濟增加更多的變數。政治家有很多種,媒體也有很多種,無論特朗普做得多麼好也總會有媒體對他不滿意,因為有些媒體的政治立場本身就跟特朗普不一樣,當然這裡分析的是西方媒體。



在我們身邊,那些不看好特朗普的新聞報道是比較符合讀者胃口的,畢竟特朗普也不招我們大多數人喜歡。然而特朗普的特點就是不在乎自己個人的形象,他更加看重的是自己的政策給美國人民帶來的利益。特朗普的所有政策幾乎都是圍繞“美國優先”這個核心思想,為此特朗普不太會顧及其它國家的感受。

無論是特朗普推動通過的減稅法案還是振興美國製造業的計劃都能夠實實在在地拉動美國的經濟增長,特朗普的政策給美國人民帶來的經濟利益也只有美國人自己能夠切實地體會到。目前3.8%的失業率和2.1%的通貨膨脹率等一系列最新數據都毫無疑問地說明美國經濟正在經歷強勁的增長。

(美國超市)


特朗普是一個商人,也許他在政治上還不夠老練,但是對於怎樣為自己的國家謀取更多的經濟利益他一定很有心得。優秀的成績是證明能力的最有效方法,我們不能低估特朗普,也不能輕易地被媒體帶節奏,我們需要有自己的思考和判斷,從不同的角度看特朗普,這將會讓你對美國經濟的發展前景得出完全不同的預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