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長衛崗向世界推介有一個美麗的地方——德宏

6月28日,德宏完成《魅力中國城》第二季首輪競演。

6月28日,德宏完成《魅力中國城》第二季首輪競演。錄製現場,掌聲、歡呼聲、讚歎聲響徹央視舞臺。城市初見、城市味道、城市名片三個環節,讓鏡頭捕捉德宏美,讓世界看見德宏美。今天,讓我們循著《魅力中國城》的腳步,走進一個美麗的地方——德宏。

多彩的民族文化

德宏有傣族、景頗族、阿昌族、德昂族、傈僳族五種世居少數民族,千百年來,德宏各族人民創造出多彩而燦爛的民族文化,僅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就有13項,其中以傣族孔雀舞和景頗族目瑙縱歌最具代表性。

錄製現場,德宏州委副書記、州長衛崗向世界推介德宏,他說:德宏的美,美在多彩的民族文化,美在優良的自然生態,美在獨特的邊境風情,更美在家國情懷。錄製現場,詩意情景展現和衛崗的深情推介贏得大眾評委一致認可,德宏戰隊得到現場大眾評委全票支持,這也是《魅力中國城》節目截止目前唯一的一次大眾評委滿票支持。

2.優良的自然生態

德宏是典型的南亞熱帶季風氣候,日照充沛、雨量充足,花開四季、果結終年,素有“植物王國”和“物種基因庫”的美稱。走在德宏的大街小巷,滿眼望去都是生態田園風光,抬頭就能看見芒果和菠蘿蜜。這裡是孔雀棲息的地方,更是犀鳥的家。位於德宏州盈江縣的中國犀鳥谷,面積達到四萬多畝,森林覆蓋率在90%以上,雙角犀鳥、花冠皺盔犀鳥、冠斑犀鳥等珍稀鳥類在此繁衍生息。

菲氏葉猴 鄭山河 攝

雙角犀鳥 何海燕 攝

3.獨特的邊境風情

“一寨兩國”、“一秋蕩兩國”、“一馬跑兩國”……這秒鐘在中國,下一秒鐘又到了緬甸,在德宏503.8公里的國境線上,這些神奇景象隨處可見。中緬“胞波”情深,正是德宏獨具特色的“魅力所在”。

中緬邊境的銀井邊防小學校歌裡唱道:我們生長在美麗的“一寨兩國”,身處中緬兩個國度,唇齒相依、心手相連是永遠不變的情懷,同一個世界,同一個學堂,承載著兩國胞波情誼,世代友好的延續……

4.家國情懷

抗日戰爭時期,雲南20萬民眾用血肉之軀打通的滇緬公路,經德宏畹町連通緬甸,成為當時中國唯一一條通往國外的抗戰物資運輸“生命線”;3000多名南洋華僑機工不畏艱險共赴國難,用鮮血和生命共同譜寫了抗日救亡的英雄史詩。今天,高速公路、鐵路和中緬油氣管道從德宏經過,德宏已成為我國面向南亞、東南亞的開放前沿,成為“一帶一路”上的重要國際陸港。

德宏是個美麗的地方

孔雀之鄉德宏歡迎您

我們在德宏等您!

城市味道

德宏的飲食具有鮮明的民族與地方的特色,以鮮明的辣、酸、苦等獨特風味而聲名遠播。德宏居住的五個世居少數民族,在飲食習俗上取大同而存小異,交織形成了德宏豐富多彩的飲食文化。在城市味道環節,鮮花綠葉宴大放異彩。過手米線作為主推美食登上央視舞臺,除此之外,竹筒粑粑、潑水粑粑、火燒乾巴、染花飯、紫米菠蘿飯、遮放貢米、後谷咖啡等美食也讓現場嘉賓評委大飽口福。

城市名片

一九五六年十二月十六日,在德宏芒市舉行了一場萬人空巷的“中緬邊民大聯歡”,新中國總理周恩來與緬甸總理吳巴瑞在芒市與大家歡聚一堂,自此中緬友誼掀開新的篇章。60多年過去了,胞波友情薪火相傳。如今,德宏成為了中國面向南亞、東南亞開放的關鍵節點。

城市名片環節中,以60多年前“中緬邊民大聯歡”一個真實歷史為背景,通過情景歌舞表演等,告訴觀眾邊城德宏的過去、現在和未來。展示的是德宏的邊境風情、文化魅力、沿邊開放的形象,再次把《有一個美麗的地方》這張德宏的名片精彩地呈現給國內外的觀眾朋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