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种足球梦叫“父与子” 老国脚张效瑞没走上世界杯赛场儿子帮他完成

张效瑞资料图片

张廉夷吾在俄罗斯

提起张廉夷吾,没人知道这个8岁的孩子是谁,但提起他老爸张效瑞,老球迷可以说是无人不知。北京时间7月4日凌晨,英格兰与哥伦比亚的首轮淘汰赛在莫斯科举行,出场仪式上,张廉夷吾有幸成为国际足联全球赞助商蒙牛选送的小球童,作为一个“球二代”,张廉夷吾带着两代人的世界杯梦,第一次踏上了世界杯的舞台。

让人扼腕的“中国马拉多纳”

1993年,中国足协为培养后备力量冲击2000年奥运会,精心挑选了29名小球员前往足球王国巴西接受高水平的足球训练,这是中国足坛首次大规模的“洋务运动”。这支日后被称为“健力宝一代”的球队曾承载着中国球迷无限的希望,而张效瑞是其中公认技术最好的球员,被称为“中国马拉多纳”。

1997年那届国家队,至今仍被冠以“最强一代”的称号,当年国足在戚务生的带领下冲击法国世界杯决赛圈,在亚洲区预选赛小组赛阶段,中国主场1∶0战胜土库曼斯坦那场比赛中,张效瑞、李铁、李金羽、隋东亮同时登场,这也是健力宝“四小天鹅”首次同时出现在场上。然而,在十强赛倒数第二场,国足教练组“保平争胜”的战略弄巧成拙,最终,张效瑞和国足一同遗憾地倒在了通往法兰西的道路上。

在国家队的舞台上,张效瑞入选过戚务生、霍顿、米卢等几任主帅的国奥队、国家队,但因为伤病困扰,个人技术特点和当时高举高打的战术不太吻合,并无出彩表现。对于张效瑞这个技术一流的球员,足坛一致的评价是“可惜”。张效瑞在退役后一直从事教练工作,目前是中超俱乐部天津权健教练组的成员之一。

儿子练足球从来不用督促

有一种足球梦叫“父与子”,张效瑞就是代表人物之一,如今,他的儿子也出现在了足球场上。

张效瑞工作之余在天津成立了一家少儿足球俱乐部,学校没有训练的话儿子就到自家的少儿足球俱乐部练。“这个阶段孩子对足球比较痴迷的,积极性也高,练球根本不用我们督促。”作为曾经的职业球员,张效瑞深知练足球是个苦差事,不过在他看来孩子吃点苦有益于成长。“我觉得孩子踢球不仅仅是学技术,通过足球可以学习很多品质,比如团队意识、团队精神、不服输、吃苦耐劳的精神都可以在足球中学到。”张效瑞说。

张效瑞只要有时间,都会上场给儿子指导,孩子踢比赛,他也会抽时间去观战。“平时我对他讲得挺多,训练时要求也严厉,我觉得既然要练就严格起来,现在正是打基础的阶段,练的都是基本功,停球、传球、带球、射门、决策。如果基础打不好的话,比赛中就谈不上技战术能力的转化。”

好材料?踢两年才知道

未来是否希望儿子继承自己的足球之路?张效瑞笑着说:“我当然希望他能踢出来,但我的教育理念是开放式的,未来走不走职业道路完全遵循他的意愿。”在张效瑞看来,毕竟孩子现在还小。

“等孩子再练两年,要是真心喜欢足球,还想继续走这条路,我会好好评估他的天赋和技术。如果真是这块材料,肯定会好好培养他,给他创造好的上升空间,要是以后孩子不想踢了,我也不会逼他。”不过,对于儿子现阶段的足球水平,张效瑞的评价还是很高的。“儿子除了对足球充满热情,基本功和智商跟同龄孩子相比都要强一些。”

“我跟他这么大的时候刚接触足球,他比我那会儿强多了。”张效瑞说,世界杯期间,他在俱乐部无法抽身,不能陪伴孩子前往俄罗斯。“这个机会很难得,让他出去感受一下世界杯的气氛,相信对他的未来会产生很深刻的影响。”

沿着父辈道路走下去

张廉夷吾在场上的位置是前锋和边路,不过他身体比较瘦小,在场上更多的是需要像爸爸一样依靠技术取胜。私下里,张廉夷吾经常会练习一些酷炫的技术,只为了能让父亲看到,让他为自己感到骄傲。比赛场上,他会时刻寻找父亲的身影,获得成功的喜悦第一时间想跟爸爸分享。张廉夷吾说,自己还有一个小球迷——他的双胞胎妹妹,每场他去参加比赛,妹妹必定像小尾巴一样跟着妈妈去看,为他加油打气。

张廉夷吾说,由于爸爸平时非常忙碌,陪伴他的时间不是很多。张廉夷吾的目标是进入天津权健俱乐部,“这样我就能进入爸爸的梯队训练,因为我更喜欢跟爸爸学习踢球”。

虽然张廉夷吾还是个懵懂的孩子,但他已坚定了自己的足球梦,“我想沿袭着爸爸的道路走下去,之后超越爸爸”。

皓言皓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