爲什麼很多人上了高中會成績下降很快,腦力也跟不上了?

漫天煙火com

高中階段難度大,知識量大,時間緊,不是學霸真難搞不定

難度大:主要體現在知識本身的理解上有難度和作業有困難,知識本身的難度在於高度的抽象性,就拿數學中函數的概念來說,它與初中函數的概念有巨大區別,很多同學對它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感覺聽懂了,做作業時不會動筆的情況很嚴重;這就是理解不夠導致的;作業上,題型變化比較大,一個知識點可以出的題型非常多,而學生只學了書本上一些簡單的基本概念,部分題型的方法也是第一次見到,沒有一定積累確實無法順利完成作業.

知識量大:書本上涉及的概念與性質、定理等非常多,各類題型層出不窮,學生們根本無力招架;平時的時間安排也很緊湊,吃飯上課吃飯晚自習....做各科作業,高一可是要面對10門科目的;對學生們來說,更多的學生在疲於應付,而不是在學習;

時間緊:課程進度快,每天都在學習新知識,每天都會有很多作業......要是能消化掉每天的知識和作業那還好,要命的是消化不了那麼多;時間緊體現在三年課程要兩年學習完,第三年就複習應對高考了,對學生們的時間來說是非常緊張的;在有限的時間裡,很多學生根本無法做到得心應手;這就導致了學習快速下滑!


學霸數學

很多人上了高中會成績下降很快,其實有多方面原因,有客觀的也有主觀的,至於腦力跟不上這個說法,也許也是其中之一吧。


高中對學生要求比較高,學生能力達不到,體現出來的就是成績直線下滑。高中相對初中而言知識基礎簡單,理解能力強的隨便學習下就可以取得好成績,學習一般的通過努力也可以取得好成績,但是到了高中,知識本身的理解上有難度和作業有困難,而知識本身的難度在於高度的抽象性。


數學函數就是一個簡單的例子,它與初中函數看似區別不大,實際區別巨大,很多同學對函數的理解停留在表面,感覺是聽懂了,但是在做作業過程中就不會做了,而且題型變化很大,一個知識點就可以變化出很多題型,這就是理解不透導致的。這個時候學習好的就需要努力才有可能保持好的成績,而之前學習一般的同學就要很努力,而最終成績是否能保持還不一定。


另外高中涉及的概念和定理等非常多,加上學習時間緊張,高中三年很多學校會在高一高二把三年知識全部學完,高三拿來複習,很多學生不適合高中節奏,更多的學生在於適合高中模式而不是學習。


每個人的理解能力記憶力等等都不一樣,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有很多,要發現自身的問題,從而針對性的改善,希望各位同學成績能夠一直名列前茅。


決勝網

我是一名高中班主任,多年來都在關注高一學生的學情,在我看來,目前初中學生對待學習的認識存有誤區,這也和教師的功利性教學有關。

不培養學生真正的學習能力,一個勁的死記硬背,機械式的應付,使得學生在學習上缺乏主動探索精神,思維不夠活躍,長期下去不利於能力的培養。

這樣的學生進入高中後,面對大強度高難度的學習任務顯得力不從心,特別是當每科知識需要先理解而不是先背下來才能掌握好的時候,感到無力應對。


理解不了,有時也懶得思考分析,要麼過於依賴教材全解之類的教輔,要麼遇到問題用搜題軟件應付。這樣的學習註定是低效的,根本解決不了問題,到了考場,一個個問題都力不從心,結果成績大幅下降,個別科目甚至考出意想不到的超低分。

而課堂表現不佳也是重要原因。只停留在聽懂不去深入思考,不搞懂結果後面的來龍去脈,不跟隨老師的思路去理解,筆記記了很多,卻沒有實實在在的收穫,面對新問題依然束手無策。

高中學習必須要有大量的思考,要儘可能的掌握高中學習的規律,靈活運用,學會知識的遷移,知其然知其所以然。而這一切需要轉變認識和方法,和智力水平沒有必然聯繫。如果你還有這方面的問題,可以和我進行交流。


優學優考策略

到了高中學習就下降了,要說腦力跟不上,這其實也算是一個。怎麼說呢?初中的時候知識相對基礎簡單一些,學習好的隨便學習就可以取得好成績、學習一般的通過努力也能取得好成績。但是到了高中,知識開始變的龐雜,也更深一些,這個時候學習好的需要努力才能保證學習成績,而之前學習一般的,需要很努力,最後的學習成績還不一定能保持著。

說白了就是每個人的理解能力、領悟力和記憶力有一定的差距。同一個問題,厲害的人看一遍就能理解、稍厲害的人需要老師講一遍,而大部分人需要老師講很多遍,最後還是老出錯,因為沒有真正領悟。這就是差距。

當然,這只是從本身學習能力的角度來探討的。影響學習成績的因素還有:會不會聽課、會不會學習、會不會管理自己的學習等因素。而這些因素也是至關重要的。

智力很大程度上我們是很難通過後天培養的,但是能力則絕對是可以通過後天培養提升的。

那麼怎麼才能在高中學會學習,提高成績呢?

第一點:就是聽課

聽課簡單,但要聽好課並不簡單。學會聽課,你的學習效率會提高很多倍,因為你可以節約出大量的課後“靈活把控的時間”。

那要怎麼聽課呢?之前就已經說了很多遍了,可能很多朋友已經看多過了:①有準備的聽才能真正聽好課(如果你的接收能力差的話就更需要準備了),聽課前要先預習(不用多,十分鐘就夠了),找出不懂的知識、發現問題,帶著知識點和問題去聽課會有解惑的快樂,也更聽得進去,容易掌握;②聽課中要參與交流和互動,積極思考問題和回回答問題,回答問題的好處不僅僅是表現,更多的是可以讓你聽課的時候注意力更集中。③聽的過程中,要眼觀、而聽、腦思、手寫,再加上口說(前面說的回答問題)。

第二點:學會管理自己的可利用的空餘時間,主要是課堂外的時間。

第三點:理解和記憶能力。

理解和記憶是學習中非常重要的環節。要想記憶好,①首先要相信自己能記住,很多人看著那麼多的知識點,看著就頭疼,心底就開始認為自己記不住。最後的結果就是情緒低落、腦力降低、浪費時間。

②其次,要對所學知識進行選擇與歸類,在此基礎上再分層次進行識記,雜亂的知識是最難記的,像思維導圖一樣的知識才能更好的記憶,可以由一個點向周邊知識點衍生記憶。

③保持大腦高效。最基本的是交替學習和複習不同性質的課程,其次是在記憶最佳的時間段記憶較難的知識點(具體看個人情況選擇)。

④不要死記,力求理解之後再記憶,最後是能用自己的語言來理解知識,而不是書面語言。

⑤運用一些小技巧來輔助記憶,比如諧音記憶、卡片記憶、分類記憶、聯想記憶等。

⑥訓練提升記憶,比如我練習過的《精英特速讀記憶訓練軟件》中的:速讀記憶(快速提取重點記憶)、編碼定位記憶、撲克牌記憶、思維導圖記憶。

⑦腦補,也就是食物輔助記憶。事實上我覺得是沒用的,正常的飲食基本可以滿足大腦記憶所需營養。如果你覺得營養不夠,試試也無妨,比如常見的核桃、牛奶、雞蛋、魚類、花生、菠菜、胡蘿蔔等。

第四點:要經常複習。

第五點:課後總結、階段學習總結、考後總結。

課後總結,可以讓你鞏固掌握知識;階段學習後的總結可以避免過分遺忘(忘得太多就等於重新學習,很費功夫的);考後總結可以讓你知道自己的不足,明確接下來的提升任務。


每天學習一點

九年義務教育是基礎,都是一些容易理解的,死記硬背的東西較多,但是到了高中,我感覺學習方法最重要,也就是需要構建自己的學習框架,一味地死記硬背成績不會太差,但也不會太好。

記憶是理解的前提條件,記得只是模仿的結果,實踐練習,出錯糾錯才是理解的過程,運用理解的記憶就是創新。 教不得其法,學不得其要。老師提高難度,為了謀利。學生學的多,雜,思維凌亂,開始自動交錢補課。初中課程不緊,難度小,智商一般的人通過努力也能保持好的成績。

到了高中,課程緊,難度加大,大家都在努力,這時候智商的優勢就體現出來了。你花三個小時的時間,抵不上人家一個小時,這時候智商一般的人再努力也比不過智商高的人,成績也就自然下來了。

而且高中拼的還有學習習慣,初中時候課堂學習效率高的,到了高中以後,適應能力就強!高中,學習科目多,課業負擔重,只有靠課堂效率提升,才能完成好學業!課外的時間少的可憐,也來不及補,如果補課了,就沒辦法休息,沒法休息,就會疲勞,疲勞了就沒法專注學習了!所以,要想成績好,必須提高課堂專注度!養成好的學習習慣至關重要。


笑搞

很多學生高中成績會比初中下降很多,原因可以從客觀和主觀兩個方面去分析。

客觀原因:知識難度,上課進度,數學語言和學生層次不同。

一、知識難度不同

初中:內容少而窄,知識易且淺。


高中:內容多而寬,知識難且深。






(部分數學內容)

二、上課進度不同

高中課程內容多,上課進度快,給學生消化吸收的時間就會少很多。

三、數學語言差異

從集合語言、函數語言、邏輯運算語言到空間立體幾何語言,高中數學語言變得十分抽象,一些學生難以理解。

四、學生層次不同

學生經過一輪的篩選,能上高中的,尤其是重點高中的,都是初中的佼佼者。這麼多佼佼者在一起,有對比,就有差距了。

主觀原因:思維方式,學習方法和抗壓抗擾能力不同

一、思維方式不同

初中:機械記憶和形象思維

學生通過模仿和記憶,沒有做到很深入地理解,也有可能取得不錯的成績。

高中:發散思維和創新意識


學生需要多思考,多總結和多歸納,還要具備邏輯推理能力,快而準的運算能力,空間想象能力和解決問題能力。

高中學習要求學生提升想象空間。如幾何部分,高中則是從平面擴展到三維空間。又如定量與變量問題,高中比初中更注重對變量的分析,探索解決問題的思路。

高中生學習時思維方式沒有跟得上,那高中的學習生活必將會很累很苦的,有時會覺得腦力跟不上。

二、學習方法不同

1、高中學習要求學生能合理分配時間,會充分利用時間。

2、高中學習要求學生有很強的自學能力,自學能力的強弱在很大程度上決定了學生成績的好壞。

3、高中學習還要求學生有課外輔導資料+歸納總結筆記。僅僅以完成學校作業為目標的學生,成績至多是中等,大部分都是偏下的。

三、抗壓抗擾能力不同

學生進入高中後,經過一段時間的努力,學習效果不明顯,漸漸地沒有了初中時的優越感,成就感,對學習興趣和學習信心都會有所影響。同時高中學生有自己的想法了,有些叛逆了,家長和老師的話不再像之前有用了。

學習上沒有突破,可能就會在其他方面有所突破。像情感上,異性的吸引力大於學習的吸引力。暗戀,追求和交往過程中都會引發一系列的問題,學生的心思不全是放在學習上的,可能就會有所影響。


用心生活用心工作

第一:思維的躍遷。

小學,初中學習主要是記憶為主的聚向思維,簡單邏輯思維以及少量抽象思維;高中學習開始要求嚴密的邏輯思維(歸納,演繹),比較抽象。

第二:解決問題的複雜程度。

小學初中主要以解決交流,生活,解釋簡單自然現象為學習目標。高中學習開始以解決複雜自然現象,科技創新,社會問題,生物等方方面面的複雜問題為學習目標。

第三:青春期的影響。

青春期的學生容易叛逆,有自己獨立的想法,大多又不太成熟,如果'不能處理好青春期的生理,心理困惑,很容易分散學習的注意力!

家長,老師幫助學生邁過以上3大門檻就會對孩子成長有很大幫助,供參考!


凌未風

我倒回答不了這個問題,只能說下自己的經歷。

從初一到高三六年,基本各次考試都是年級第一,記憶中只有兩次沒拿到第一,記得很清楚,因為要回家深刻檢討。

初中確實很簡單,高中難度增加不少,這是事實。諸學科中最難的當是數學,偏偏我對數學又極感興趣,除了書本和教輔外,看了做了很多數學期刊上的題目,所以考試那些對我來說也是相對簡單。數學搞定,其他的只要花時間成績就能上去。或許這是一種自信的力量,自信是黃金!

第二,高中三年的努力是超過所有人的,這點毋庸置疑。我也不允許自己差於任何人。

第三,學習把時間段劃分好,一段時間就做一門課,一定要聚焦,沉浸進去。

第五,切勿分心。學業以外的事情,切莫沉溺。

高中學習還有一個特點,一層一層嚴密累進。高一就必須學好學紮實,如果高一沒學好,想靠後面扳回來,很難。而且高一就不行,對人信心的打擊是巨大的,我看到有的同學從高一後期就開始放棄了。

28年前一個農家子弟,住校學習,在非常艱苦的條件下能夠以優異的成績完成學業,走到今天,第一要感謝所有的恩師,第二要感謝自己的努力,回想至此,仍然感到欣慰。

2018.2.1補:

有的朋友問大學和現在的情況。

其實我覺得不管後來情況如何,也不會否定高中數學比較好這個事實。大家是不是覺的數學好的會有高分低能的危險?

93年大學保送進排名靠前的一所名校,學電子工程。97年畢業從事ICT行業。工作10年後我和父母家人,老婆的父母家人均在深圳安居樂業。

數學好對我有沒有幫助?當然有,幫助是巨大的。我感謝自己求學時代的執著,感謝數學對我的巨大回饋!

2018.4.20再補

有朋友問大學和畢業後情況。

1、大學是今天九校聯盟之一,保送入學讀電子工程,當時最熱專業之一。大學同系同學約1/3現在歐美工作,但是我因為家庭貧困,不能支撐出國留學。

2、大學數學也很好,記得第一年高數考試,是第一個提前交卷,成績99分。

3、97年畢業到深圳工作,試用期工資2500,轉正後工資4500,99年工資9000多。

4、在深圳買過多套房,幫助父母及岳父母雙方,及兄弟姐妹,老婆姐妹在深圳置業。目前基本實現財務自由。

5、工作21年來,一直努力不輟。我估計我比99%的國人都更努力,細節就不說了。


LIN20170428

很高興回答這個問題,作為一名12年一貫制學校的老師,我想我很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因為我的學生幾乎從小學到高中我都能對他們的情況很瞭解。的確你說的這種情況很普遍,我是一名初中老師,每次帶畢業班,把孩子送到高中後,教師節還是什麼節日孩子回來看我的時候總是說自己的成績情況。我總結了一下原因:1.大部分成績下降的孩子都是初中沒有學會自主學習,都是家長或老師逼迫,再加上自己的小聰明,所以成績還算可以。但是上高中後,大部分情況都需要自主學習或自主探究,所以學習能力跟不上,成績就會下降。二.高中知識難度較大,如果還拿初中那套學習方法和初中時的學習態度與熱情肯定是不行的。三.經過篩選後進入高中的孩子大部分學習成績不錯,所以原來初中班級的前幾名可能到高中新的班級會排名靠後,所以容易缺乏自信,產生自卑感,這也是造成成績下降的原因。

然而,到高中後不是所有學生都會成績下降。像我們學校有一個全校都知道的逆襲學霸,從入學的年級600多名,到年級的前60名,最後考上985高校。

最後附上我們學校上一年的高考成績:

2017年高考,宏力學校再創輝煌:應屆考生張巖以675分(裸分)奪得縣理科狀元;全縣理科前10名宏力學校佔8人,全縣文科前10名宏力學校佔9人;普通類文理考生共878人,一本上線598人,一本率高達68.1%;往屆理科一本上線157人,一本率高達78.1%;往屆文科一本上線31人,一本率高達64.6%。4名同學被清華、北大錄取;6名同學被錄取為飛行員。


旺仔英語

其它科目不敢說,我是英語老師說英語。初中階段沒有吃透語法,不懂英語句子的構造規律,不能自主分析句子。這是硬傷。還有,現在很多孩子知識面窄,萬人共讀一本書。高中的文章有時只靠字面是難以理解文章的主旨大意的。如果孩子兩方面都差,根本談不上自學,更談不上發展。只能每況愈下。

解決方案:儘快搞懂語法,精做試題,把試題當作拓展知識的讀物。

但市面上的語法書都是瑣碎知識的總結,忽略了語法結構框架的訓練,一般孩子很難看懂。我給大家推薦一本書《學英語必備技術》,看完必有裨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