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家三人被蜱蟲叮咬兩人身亡

被恐懼籠罩的一個月

一家三個人發“怪病” 兩人不幸身亡

5月20日

6月初

76歲的岳母也出現高燒不退,“症狀一模一樣,出血都無法凝固。”

6月5日

於是,李師傅的妻子回去後,在母親家周圍找到了黑色的蜱蟲,還用手機拍攝下來。

6月9日

這一天是李師傅岳母出殯的日子,李師傅在外面忙喪事的時候,裸露在外的右小臂被蜱蟲咬了一口。

6月12日

6月15日

蜱蟲小資料

蜱(pí)也叫壁蝨,鱉吃,俗稱狗鱉、草別子、牛蝨、草蜱蟲、狗豆子。蟄伏在淺山丘陵的草叢、植物上,或寄宿於牲畜等動物皮毛間。不吸血時,小的才幹癟綠豆般大小,也有極細如米粒的;吸飽血液後,有飽滿的黃豆大小,大的可達指甲蓋大。蜱叮咬的無形體病屬於傳染病,人對此病普遍易感,與危重患者有密切接觸、直接接觸病人血液等體液的醫務人員或其陪護者,如不注意防護,也可能感染。 綜合

多來自蘇皖交界處的農村地區

目前,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在國內的流行主要分佈在江蘇、安徽、河南、山東、湖北、河北、遼寧等多個省份,當然,主要集中在以上省份的山區、丘陵和森林地帶的農村地區,而發病的人群,主要是經常在戶外勞動或熱衷野外運動的人。

蜱蟲叮咬後有“潛伏期”

感染後病情較重的多是老年患者

值得注意的是,蜱蟲病還有潛伏期,比如李師傅6月9日被叮咬,三天後才出現發熱等症狀。吳衛華醫生說,被蜱蟲叮咬後,人最短在2-3天后發病,也有會在1個月左右起病,通常1-2周左右。

如何鑑別是普通的感冒發燒還是蜱蟲病?吳衛華說,發熱伴血小板減少綜合徵一旦起病,最典型的病程可分為發熱期、多器官功能衰竭期、恢復期三個主要的過程。大多數人會表現為急性發熱,體溫一般在38.0 ℃以上,伴有畏寒、食慾不振、乏力、肌肉痠痛,早期以噁心、嘔吐、腹痛、腹瀉等消化道症狀為主,部分患者有出血傾向,表現為皮膚瘀點瘀斑、牙齦出血、球結膜出血,少數患者病情危重,可出現意識障礙、肺出血、腦出血、消化道出血等,可因休克、呼吸衰竭、彌散性血管內凝血等多器官功能衰竭而死亡。重症患者多合併神經、精神症狀,預後較差。

特別注意

已經出現了人傳人的病例

專家提醒,家人特別是陪護的家屬要注意自我保護,除了蜱蟲叮咬可以感染病毒發病以外,正常人也可以通過接觸病人的血液、體液、分泌物或嘔吐物而感染。

江蘇疾控>>

蜱蟲今年並未變得更毒

如何避免被蜱蟲叮咬

首先,應儘量避免在蜱類主要棲息地如草地、樹林等環境中長時間坐臥。如需進入此類地 區,應注意做好個人防護,提倡穿長袖衣服;不要穿涼鞋;紮緊褲腿或把褲腿塞進襪子或鞋子裡;穿淺色衣服可便於查找有無蜱蟲爬上;針織衣物表面儘量光滑,這樣蜱不易粘附;每天的旅遊活動結束後,旅遊者還要仔細檢查他們的身體和衣物,看是否有蜱蟲叮入或爬上,發現蜱蟲後立即清除。

被咬傷後如何緊急處理

蜱蟲常附著在人體的頭皮、腰部、腋窩、腹股溝及腳踝下方等部位,一旦發現有蜱蟲叮咬、鑽入皮膚,可用酒精塗在蜱身上,使蜱頭部放鬆或死亡,再用尖頭鑷子取出蜱,或用菸頭、香頭輕輕燙蜱露在體外的部分,使其頭部自行慢慢退出。

燙蜱時要注意安全,不要生拉硬拽,以免拽傷皮膚,或將蜱的頭部留在皮膚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