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朗普若弃WTO“单干”,中国经济风险有多大?

近日,CNN等多家美国媒体先后爆出,特朗普数度表示希望让美国退出WTO。在该消息被特朗普本人和美国财长姆努钦辟谣后,最先报道这一事件的美国网络媒体Axios又放出大招,直接在其网站上公布了一份名为《美国公平互惠关税法案》(下称《法案》)的草案文字版本。

据被泄露的该《法案》来看,特朗普政府目的在于合法公开地违反WTO的两条基本原则:最惠国待遇(MFN)原则以及约束税率(Bound tariff rates)。即特朗普政府可以抛开WTO进行双边谈判,并为不同国家设定不同水平关税。

随后美国白宫发言人沃尔特斯(Lindsay Walters)的回应也证实,这份《法案》的确存在,特朗普亲自下令起草该《法案》。

若商人总统属意的《公平互惠关税法案》真的成为美国法律,必然将增加全球市场对于贸易战的恐慌,挫伤投资市场信心。对于特朗普贸易战枪口对准的中国经济,又将产生何种影响?

专家简介

胡麒牧 中钢集团高级经济师

孙成昊 中国现代国际问题研究院美国所助理研究员

【“保护主义”死灰复燃 全球贸易战风险显著增强】

亚太日报:如何评价特朗普政府在贸易方面的施政取向?

胡麒牧:虽然白宫已经辟谣称该法案并未进入正式提交或表决流程,但法案显然已经起草完毕,只是因为某些原因没有进入相关决策流程。这可以说明特朗普对WTO的不满已经爆发,寻求在WTO框架之外解决美国国际贸易问题已经在美政府高层形成一定程度上的共识,并已经进入实质方案制定阶段。从美国目前与其贸易伙伴的紧张贸易关系来看,恐怕类似内容的法案未来还会出现,至于会不会进入决策流程,这恐怕只是个时间问题,这要引起我们足够重视。

孙成昊:特朗普在贸易方面的施政手法可以说是简单、粗暴、直接,尤其是在对待国际秩序和多边机制的态度上,特朗普不会像奥巴马那样“左右逢源”,而是坚决秉持美国利益第一的原则。

虽然白宫的“有识之士”共同打掉了这份草案,但特朗普本人有意“抛弃”WTO这一国际经贸领域最重要多边机制的想法还是让许多人惊讶不已。

实际上,无论是威胁退出WTO,还是此前特朗普政府已经陆续退出的多边机制,都折射出特朗普任内美国对外战略收缩正在加速发生。特朗普政府的外交战略与前任奥巴马相比,在观感上二者似乎截然不同。但实质上并非“断层”,奥巴马强调的“不做蠢事”、“背后领导”、“巧实力”实际上依然开启了美国战略收缩的步伐,细细品味,似乎也可以用“美国优先”这一原则来笼统概括。

经过一年多的执政,“特朗普冲击波”正由理论转化为现实。美国以“不高兴”、“不认可”、“不划算”等各种理由不断“愤然退群”,对多边机制的既有成果造成巨大冲击。

首先,在经贸领域退出或胁迫他国重新谈判贸易协定。特朗普政府不仅宣布退出跨太平洋伙伴关系协定(TPP),还施压加拿大、墨西哥两国重新谈判北美自由贸易协定(NAFTA)。特朗普“推倒重来”或“另起炉灶”的做法不仅会造成区域经济治理混乱,还易造成全球范围保护主义“死灰复燃”之势,导致各国间贸易摩擦甚至贸易战风险上升。

其次,退出部分国际组织或减少资金支持。2017年10月,特朗普政府以存在针对以色列的偏见为由退出了联合国教科文组织;12月,美国驻联合国大使妮基·黑莉宣布,美国将在2018-2019财年减少联合国的经费预算共计2.85亿美元,表明特朗普政府将联合国视作外交“绊脚石”的对立心态进一步加强。2018年6月19日,美国又宣布退出联合国人权理事会。

最后,退出部分多边协议。2017年6月1日,特朗普政府宣布退出《巴黎协定》,并在10月12日宣布废除《清洁电力法案》,缺少美国整体参与,气候变化领域更难取得突破性进展。在伊核协议问题上,特朗普政府在今年5月宣布退出,引发外界哗然。

【“退群”法理难度大 但WTO或将“名存实亡“】

亚太日报:WTO框架对于特朗普的限制在哪里?特朗普政府是否真的能实现脱离WTO?

胡麒牧:美国想要脱离WTO框架来处理国际贸易关系,是因为特朗普政府认为当前的WTO不能保证美国利益的优先。美国奉行单边主义,但并不是不需要在多边框架下处理国际问题,尤其是国际贸易问题,美国需要的是一个单边主导的多边框架。

目前的WTO虽然存在一些缺陷,但却是二战以来运行时间最长,全球经济体参与度最高,基本原则能够被大多数国家认可的国际贸易多边框架。随着美国相对综合国力的下降,新兴市场国家的兴起,战后初期那种完全由美国主导的多边框架模式已经不再。目前的美国政府认为任何非美国主导,不以美国利益优先的多边框架都是对美国利益的损害,都应当“退会”另起炉灶。

未来如果美国在WTO框架之外解决国际贸易问题,就可以无视WTO已经被全球经济体广泛认可并遵守的国际经济交往的行为准则,滥用贸易壁垒和贸易制裁措施,以达到保障美国利益,拉拢盟友,以经济手段打击战略竞争对手,遏制大国崛起的目的。

孙成昊:在美国政治体制中,贸易权总体而言是掌握在国会手中,总统通常主管外交。美国国会若发挥出三权分立的作用来特朗普政府的《草案》便很难通过,这也涉及到商人总统是否将得到更大的权力。

【中国经济与中国企业将面临“后WTO时代”】

亚太日报:所以如果因为法律上生效难度过大,特朗普政府转而从行为上使WTO“名存实亡“,将对中国经济和中国企业产生多大影响

胡麒牧:对中国来说,面对与主要贸易伙伴双边贸易关系的恶化,通过净出口规模的粗放增长来拉动经济增长的模式已经行不通,中国必须转到更加依靠内需来拉动经济增长的道路上,这就客观要求我们一是更加坚定地深化改革,释放内生增长动力。二是更加坚定地走创新驱动的发展道路,要在有限的战略机遇期内尽快实现转型升级。

对于中国的企业来说,短期是利空的,业务结构外贸依存度较高的企业将面临成本提高,利润下降,国际市场份额被挤占等问题,中国的高科技企业不但会面临更加严格的知识产权调查以及制裁措施,还要面对核心技术、核心零部件的贸易封锁。但从中长期来说,这客观上对民族产业的发展是有利的。恶劣的贸易环境会倒逼企业走创新驱动、转型升级之路,降低对成本优势的依赖,让企业的核心竞争力建立在产品和服务的科技水平、工艺品质之上。

另外,中国在宏观经济和微观市场主体层面积极应对“后WTO”时代的影响,练好内功的同时,还应当积极参与新的多变国际经济机制的构建,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发挥更多建设性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