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這個不爲外人知但是卻十分美麗的景區,你來過嗎?

炎炎夏日,

避暑佳地當屬名山大川,

五嶽、黃山盛名在外,

但是人潮湧動,

難免失卻了一番清幽意境,

不過卻有一座奇山是要大力給你們推薦的,

它就是美麗傳說的誕生地

山西介休綿山。

綿山風景名勝區,中國寒食節發源地,綿山風景名勝區跨介休、靈石、沁源三市縣地界,最高海拔2560米,是太嶽山的一條支脈。

綿山起源於春秋時晉國介子推攜母隱居被焚在山上,所以綿山又名介山,綿山早在北魏之時就有寺廟建築,唐初時已具有相當規模的佛教禪林。仿古建築群風格多樣,既取之先代建築之長,又加上設計者和建設者的現代創意,集華夏古今之精華,構成了現代仿古建築物的獨特風格。

主要景點

水濤溝

水濤溝,位於山西綿山後山的水濤溝自然風景區,有古樹、怪石、和常年流淌不息的山水,還有多處人物典故和幾十處大小不一的瀑布群、水簾洞。

水濤溝,為綿山之靈,一條曲折十里的溪水,延伸到至綿山大峽谷中。水濤溝水資源發達,植被茂密,春有萬物復甦,嫩芽抽新,枝葉舒展;夏天有茂林敝日,涼爽如秋,草密花繁;秋有山果累累,松濤陣陣,紅葉泛泛;冬有銀妝素裹,冰凌如晶,山舞銀蛇。水濤溝一年四季最高氣溫不超過29度,空氣格外清新,每平方米負氧離子含量為15000多個,是天然氧吧。

水濤溝內不僅自然山水秀麗,名人雅士的摩崖石刻遍佈山間岩石之上,而且有水牛競渡、五虎山、仙女坐龍龜、虎神護藥、五龍樹、五龍飛瀑、碧溪垂釣、佛香亭、刀劈石、七星橋等景點。因而水濤溝內堪稱“步步有景,景景有典”。

水濤溝水系發達,為北方山嶺秀水景觀一絕,既有南方水色秀麗旖旎的一面,又不失北方山水氣勢磅礴的大氣。水濤溝水系,最為奇特的是“十里畫廊,疊瀑大觀”。一條湍流不息的十里水系,大小瀑布近百處,一層層重疊而下,彷彿將光鮮的銀絲綢緞不停抖動,形成層層疊疊的瀑布波段,或是轟鳴如戰車奔馳,或是湍湧如駿馬奔騰,或是如古箏輕彈。

穿行在幽靜的谷中,聽著流水的聲音,微風帶來的一股股水汽迎面來,夏日的炎熱被衝散一乾二淨。

雲峰寺

綿山蒼巖是華夏名勝一絕,所以綿山又 名巖山,山勢遠觀酷似一人彎腰抱腹,故稱為抱腹巖,是綿山百處巖洞之首,鬼斧神工的抱腹巖具有景奇、洞大、恆溫三大特點,是華夏巖洞奇觀。

抱腹巖掛鈴為綿山一絕,每逢廟會,許了願的善男信女們便僱人掛鈴還願。掛鈴人飛簷走壁,場面驚心動 魄,令人歎為觀止。

古棧道天橋

古棧道天橋是一處長300餘米,寬不足1米的世間奇特的雲中棧道。 上離山頂200餘米,下距溝底300餘米,懸於半空。多雲天氣漫步橋頭,人從橋上過,雲在腳下湧,平步青雲,飄飄欲仙。

棲賢谷

綿山棲賢谷是以險著稱,這裡有一個高大的牌樓——“棲賢谷”,顧名思義為賢人雅士登臨休息隱居之地。谷口封侯亭是在當年文彥博奉旨敕封介子推為潔惠侯的遺址上建成的。“棲”“賢”與“奇”“險”取諧音,說明此處是又奇又險的地方。一條狹長的深溝是天然大理石由水流沖刷形成的奇巖巖溝,構成了溝谷幽深,九曲一線,仙蹟頗多的仙谷。

無論上行還是下行,順攀十餘架古天梯、過幾十個蓮形踏步,才能通過。棲賢谷是蜿蜒而上的九曲一線懸橋飛瀑峽谷。谷內有清風洞、迎仙坊、超凡洞、簫聲疊瀑、六丁六甲護介子等神奇景點都與介子推歸隱有關。進入谷內,人在天梯行,瀑布腳下飛,美不勝收。九曲一線天棲賢谷,山環水繞曲徑通幽,碧水清波泉流如注,水圍山轉,山隨水高,人在水上走,浪在腳下湧,踏著激流上青山,人行吊橋驚無險,足踏瀑布奇亦秀!

十里畫廊水濤溝,流泉飛瀑、林廕庇日、濤聲不絕,石桐水千迴百轉、飛流激盪、奔騰不息,形成了大小不一、形態各異的瀑布群,猶如鑲嵌在密林中的一串串碧玉珍珠。

這裡還有很多的特產,比如說這的黃酒、陳醋等等,最出名的還是這裡的寒食宴了,如果有機會來這裡的話這些都是不能錯過的美食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