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如其名,他的歌和他的名字一样,朴实无华,简单直白

​​朴树的原名濮树,“朴树”是1996年签约麦田音乐时所用的艺名。时常被一些负能量的东西包裹着:内向,有些自闭。在媒体面前常常会感到无所适从,支支吾吾地说不出一星半点的金句。不自信,有些敏感,犯浑,曾得过抑郁症。

朴树对人生是没太大抱负心的,除非沉浸在音乐的疆野时才会变得异常流畅,才华横溢。这些放在他的歌手身份里,反倒成了一种完全相反的人生走向。1994年辍学,96年发行单曲《火车开往冬天》,到1991年一月推出首张个人专辑《我去2000年》。

没有按照一个正常的成长线发展,却获得了音乐的青睐。那段时间里,朴树写的一堆歌,先是《我车开往冬天》,然后是《白桦林》。第一首还好,但《白桦林》火得一塌糊涂。这是朴树小时候母亲总念到的俄罗斯歌曲,他改变琢磨出了一个旋律,瞎编的一段故事,然后填上简单明了的词。
​朴树个人是觉得这首歌不错的,但没有想到也是这首歌后来让他烦恼到忍无可忍。之后几乎所有采访都会问及“《白桦林》的故事,你怎么想出来的?”朴树很不喜欢采访,厌烦这些重复的问题,更格外反感市场上的咄咄逼人。朴树是如此格格不入,从没想过更不觉得自己会火,不过谁也不能预料结局。

恰恰是这张词曲包干的处女作,那一年卖了30万。朴树在当年被媒体评为了“中国十大文化热门人物”,斩获无数大奖。而专辑的三首歌《白桦林》《NEW BOY》《那些花儿》,我的一塌糊涂。同年12月,朴树签约华纳唱片,成为了华纳亚太区在中国大陆签约的第一位歌手。 一夜之间,朴树像夜间绽放的烟火,华丽璀璨,光芒万丈。

这之后,公司给朴树组织的52个城市的巡回演出。所有人都急于想把朴树包装成一件商品赚的满盆金,不管朴树自己接不接受。那段时间,朴树频繁辗转在商演和演唱会之间,累,麻木,煎熬。常常这个演出结束,明天又是一场被重金买下的商演。再朴树不知情的情况下,被安排了许多常演出。朴树很累,很反感,很疲倦。
​可这些,却被所有人用相同而类似的安慰搪塞:“你把今天晚上熬过去,明天就好了。”他们都知道,明天依旧如此。那几年,朴树跑了52个城市的巡演,接了百场商业和各种演出。几乎毁灭性的摧残,彻底让朴树反感。

他就像一个孩子,想努力表现出自己的憎恶,大声骂着所有人“大傻x”,包括自己。可是骂完,一切照旧。之后的几年,朴树拒绝了一切。不再再写歌,拒绝趁热打铁再出新专辑,推掉了所有商演和演出,鲜少上综艺。

即便张亚东三顾茅庐找上来,他也是拒绝,朴树的孩子性情和直言直语,让张亚东语塞了,他找不到反驳的话。那个时候的朴树,一点都不快乐,沾染了抑郁症,话更少了。他没有续约,退出歌坛成了自由人。
​如今的朴树,“好好地”演唱会开始了二巡,新专辑已经上线,可是依然保留了太多年轻时的模样。他依然憎恨虚假和不真实,依然厌恶被商业化过度包装的乐坛,依然讨厌当年所鄙夷的大多数。

四十多岁的朴树,依然像个孩子。出走半生,归来依旧是少年。他那颗滚烫炙热的心,始终不曾泯灭。清清白白,一直都是朴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