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天66家连环“爆雷”!P2P平台危机从哪来?

从6月中旬开始,多家网路借贷平台开始陆续出事,短短一周内就有66家倒闭,或是出现跑路、逾期等问题,且都没有提供兑付方案给投资人,引起投资其它家平台的民众恐慌,急着大量提兑存款,反造成更多平台无法承受兑付压力,纷纷自爆。

P2P产业,简单来说,若甲方(投资人)有闲钱想投资,就可以利用一个网络平台,将钱借给有需要的乙方(借贷人),并从中赚取利息、拿回本金。但并非100%安全,若平台缺乏管理,很可能出现投资人钱拿不回来的问题。甚至直接跑路。

根据P2P网贷行业门户网站的网贷之家统计,6月停业的平台数量为66家,其中问题平台有52家提兑困难49家、跑路3家,停业平台14家。从6月24日开始,继善林财富、唐小僧和联壁金融平台接连倒闭,意隆财富也关门大吉,尽管母公司阜兴集团已被查封,但该公司早已人去楼空。

到了7月,五星财富、钱妈妈、小诸葛金服、人人爱家金融、牛板金等多家平台也出现问题。据了解,牛板金创始人、CEO王旭航在5日被公安机关以涉嫌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罪名传唤,办公室也被查封,公司员工于6日起进行暂时休假。

人人爱家金融则发布公告,因近期行业环境的持续动荡,自6月起出现借款企业大规模逾期,平台代偿出现重大困难,最终于7月4日对投资人逾期,面对监管政策的持续不明朗、合规成本的大幅提高,以及投资人的盲目挤兑,经公司股东、高管共同审慎决定,自5日起全面停止网贷业务运营,并开始良性清盘,以确保投资人的最大权益。

根据报导,“爆雷”与一些平台本身发展不成熟有关,由于没有脚踏实地做业务,把全部希望压在备案上,花了大量精力与资金,导致部分平台在备案工作延期时,缺乏业务支撑,难以为继。加上监管政策门槛提高,导致合规工作难度增加,营运成本提升,实力较弱的平台不得不退出。

网贷行业是流动性高度敏感的行业,最怕投资者蜂拥兑现,在近期的“雷潮”之下,投资者出现紧张和恐慌情绪,导致其它平台出现挤兑现象,这些平台因为无法承受挤兑压力,也跟着相继“爆雷”。

此外也与部分平台涉嫌非法集资和自融也关,一些问题平台以“高返现”、“高利率”为诱饵,吸引投资者上钩。以“唐小僧”这个P2P平台为例,为吸引用户注册投资,最高返利达到“100元返现30元”的程度,仅注册就有30%的收益。在“出事”的前一天,唐小僧还推了一波诱人的“高返现广告”。这些平台在监管政策逐渐严苛和完善的情况下,套利空间越来越小,维持难度自然越来越大。

业内人士分析,应对“爆雷”平台的性质加以区分,一种是经营性问题导致(例如前2种情况),一种是骗局所引发(如最后1种情况),这些平台涉嫌自融,甚至触及非法集资等法律红线,也不是严格意义上的“网贷平台”,但因为用户众多,不仅加剧投资者情绪波动,也让其它正常营运的平台受牵连。

应理性看待P2P平台相继“爆雷”现象,一方面能让投资者转变投资策略,以“稳健”为宜,结合自己的实际经济情况和风险承受能力,远离高收益、高返现诱惑;另一方面是对“爆雷”平台加以分析和区分,不能说P2P平台都是“坑”、没有投资价值,毕竟这些倒掉的平台,有哪几个是正规的运作呢?主动接受监管和社会监督,按照监管各项要求进行修正、合乎规定发展,满足民众投资需求,才是发展P2P平台的应有之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