除了《神奇女侠》的大长腿,你还应该知道这些

如果在2017年谈论电影里的女性角色,一定绕不开《美女与野兽》和《神奇女侠》两部电影。前者改编自1991年迪士尼经典同名动画电影,后者成为美国漫画史上第一个拥有独立电影的女超级英雄,看似两部从题材到剧情都完全不同的电影,其实从基因里都在诉说着同一件事情,从贝儿到艾玛·沃特森,从戴安娜到盖尔·加朵,时代始终在召唤并需要着女性主义。


《美女与野兽》最早的原型可以追溯到古希腊和古罗马时代,整体构架借鉴了拉丁神话《金驴记》和古希腊神话“爱神和赛普克”的故事,1740年由法国人以沙龙故事的形式呈现,200多年后,被当时复兴时期的迪士尼看中,改编成同名动画电影大受欢迎。

之前的迪士尼女性角色多以白雪公主,灰姑娘,小美人鱼这种需要被救赎,等待幸福降临的女性角色为主。而《美女与野兽》所在美国20世纪80年代,正处于女权主义第三次浪潮之中,贝儿这样热爱读书,思想独立,对大男子主义不屑一顾的女性形象成功的和时代呼应,彻底颠覆了迪士尼公主们基本人设。如果现实中女性的独立觉醒难以实现,那么让这些拥有独立思想的女性,潜移默化的渗透到人们的生活中,就需要另外一种新的媒介,也就是漫画。

美国两大漫画巨头漫威和DC用近百年的时间塑造了无数女超级英雄的形象,当然也包括女反派在内,她们都拥有独立的思想和信仰。很多喜欢漫威的影迷们一直在呼唤希望黑寡妇可以拥有自己的独立电影,但是在2017年我们迎来的却是DC的《神奇女侠》。

其实借由《神奇女侠》来谈论女性主义是一件非常打脸的事情,毕竟戴安娜出场傻白甜,贯彻的信仰也偏离现实,况且这部电影实质上讲述男人的故事比例反而更多一些。

为什么把《神奇女侠》单拿出来说,首先《神奇女侠》是出道最早的超级女英雄,诞生于1942年,上世纪70年代ABC曾发行过一部关于《神奇女侠》的电影。另外一个说法叫做“神奇女侠拯救了DCEU”,在一众黑暗系电影基调的DC宇宙中,《神奇女侠》节奏明快,人物性格鲜明,最重要的戴安娜与观众之间的距离并不是高高在上的一个神明的形象。

影片中戴安娜跟着史蒂夫请求出征前线时,高管质问众人“为什么有个女人在场”的时候,史蒂夫的朋友因为戴安娜的美貌质疑她的能力的时候,女神俨然成为了一个我们身边的女性角色,这样的细节无疑是非常加分的。

而漫威塑造的同时代女性形象是特工卡特,二战之后,失去男友美国队长的佩吉因为女性的身份逐渐被边缘化,从而备受打击,尽管没有任何特异功能,佩吉仍然希望可以重返战场,这是一部批判当代“厌女症”的剧集。如果放在1984年超女剧集的时代,是绝对不可能被播出的。

卡拉·佐-艾尔作为著名的超人表妹(其实是表姐)在1984年就有了自己的第一部电影,但是由于导演的定位导致影片反响很糟糕,加之当时的服装老旧,剧情单调,尤其部分涉及色情的镜头还长的惊人,从而票房惨败。

遭遇同样命运2004年版的《猫女》,服装和设定简直是一场噩梦。按照猫女的设定,作为蝙蝠侠的“红颜知己”,赛琳娜·凯尔必定是兼顾风情万种和顽皮聪慧的,04年的猫女扮演者哈利·贝瑞一身颇具SM风的缝合装扮,配合被改编的乱七八糟的剧情,成为世界上第一位得到奥斯卡又同时拿到金酸梅影后,也绝不是意料之外了。

因为担任《暮光之城》编剧,同样得到金酸梅“肯定”的梅莉莎·罗森伯格早年说过这么一句 “通过观众的反应,艾丽卡和猫女的失败之处就在于电影选择了女性扮演超级英雄,这简直是胡扯!”,更加讽刺的是,由她担任编剧于2015年播出的漫威剧集《杰西卡·琼斯》,一部完全的女性超级英雄电视剧,却让梅莉莎·罗森伯格得到了第26届哥谭独立电影奖 最佳突破剧集(提名)。

从2000年到2015年,是美国漫画史上女性超级英雄在银幕上转变形象的新纪元。在2000年到2006年上映的《X战警》三部曲中,以凤凰女、暴风女、魔形女、白皇后等女性超级英雄在X博士、万磁王、金刚狼等人气角色中毫不逊色。后来的几部《X战警:天启》等新片中,女性超级英雄得到了更多戏份的占比。

原先在《钢铁侠2》中出现的黑寡妇,神盾局特工娜塔莎·罗曼诺夫,历经包括《复仇者联盟》、《美国队长》等电影后,也终于马上要“媳妇熬成婆”, 漫威影业CEO凯文·费奇终于发话预计2019年会激动黑寡妇独立电影的计划,将排在《蚁人和黄蜂女》、《惊奇队长》这两部女性超级电影之后了。

漫威和DC拥有的女性超级英雄数量都很多,似乎他们都更喜欢讲这些女性角色安排在美剧中担任主角,像是《神盾局特工》中的震波女黛西·约翰逊,梅琳达·梅,仿声鸟芭芭拉·波比,即将播出的衍生剧《异人族》中黑蝠王的妻子美杜莎等,DC一众美剧中的《超女》、《明日传奇》、《绿箭侠》、《哥谭》中,都有出色的女性超级英雄角色。

有心人其实不难发现,上述提到的女性超级英雄的扮演者,有极大一部分都是真真正正的女权主义者。

用《神奇女侠》举例,从制作阵容到演员,有无数优秀的女性参与其中,首先导演派蒂·杰金斯是DC历史上首位女导演,之前她曾指导过《女魔头》,主演盖尔·加朵在现实生活中更是一位“神奇女侠”,以色列小姐冠军出身的盖尔·加朵曾有着在部队服役的经历,和戴安娜一样,她的梦想是 “希望有一天中东能有和平,所有人都能生活幸福和谐。”

神奇女侠的创作者马斯顿博士更是坦言到:“我相信女人应该统治世界,而神奇女侠就是这种新形态女性的心理宣传。”于1972年开刊的女性主义杂志《Ms》第一期人物也正是“神奇女侠”。

神奇女侠创造者、著名心理学家威廉·马斯顿博士是位拥有两位长期伴侣的BDSM爱好者,一位是同为心理学家的妻子,另一位是他从前的学生。这一段关系是马斯顿博士创造神奇女侠的关键原因,神奇女侠也注入了两位女性的形象。三人关系和睦,甚至在他去世后,两位女性还在一块抚养孩子。

也正是在生活中受到妻子和情人的影响,加之当时的女权运动和历史大环境的催生,“神奇女侠”这样一个带着“反叛者”风格的女性形象被创作出来。女同性恋导演安吉拉·罗宾森指导的《马斯顿教授与神奇女侠》一片,也在今年的多伦多电影界上上映,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关注一下。

再完美的人也是有弱点的,马斯顿教授为神奇女侠留下的弱点影射了美国女权运动最黑暗的历史。20 世纪初如火如荼的美国女性参政运动被英国女性参政论者潘克赫斯特鼓舞着。1903 年,潘克赫斯特被捕,女性参政论者将自己用手铐铐在唐宁街10 号外的铁栏杆上。而神奇女侠的弱点就是一旦有男人将她铐在锁链上,她就会失去她所有的力量。

上述我们提到的马斯顿博士的情人名叫奥利弗·拜恩, 她是20 世纪全世界最著名的女权主义者、美国生育控制鼻祖玛格丽特·桑格的侄女。拜恩的母亲埃塞尔·拜恩是桑格的妹妹,两个人都信奉女权主义,生活在亚马逊人的世界里。她们通过为妇女组织工作、创办女权宣传刊物、开办生育控制诊所、出版图书等不遗余力地宣传女性避孕知识和女权观念。

甚至于1917 年,两人因此而同时被捕(在那个年代,非意愿怀孕堕胎是非法的)。拜恩的母亲埃塞尔·拜恩被捕后绝食抗议,是美国第一个被强迫喂食的女性囚犯。神奇女侠的部分设定也是从拜恩一家得到灵感。

《MS》杂志采用神奇女侠作为封面的1927年,美国市面上几乎所有的杂志都刊登过这样一篇文章:“一个女人能既顾家又有工作吗?”同年在女权主义运动的作用下,美国承认堕胎合法。在人权主义概念存在的200多年中,结束性别主义、性别歧视、性压迫,达到性别平等,全世界人类平等一直是所有人希望看到的,而这也是所有超级英雄电影的主旨。换而言之,我们的世界需要英雄,而英雄也不光属于男性。

尽管人们看待女性超级英雄和女性角色仍然很容易形成两极分化的评论趋势,但女性独立自强的理念也更加容易被人们所接受,在这里还要《陌路狂花》这部电影,它侧面结束了美国男权女权对立的80年代。在现在的好莱坞,不论是文艺片还是商业片,黑人电影和女性电影已经逐渐占据流行文化的大部分阵地,看看今年的奥斯卡最佳电影提名,《月光男孩》、《藩篱》、《隐藏人物》就知道了。尽管超级英雄电影作为商业片于奥斯卡缘分不深,也恰好可以让我们抱有双份的期待,女性角色在更多电影领域可以得到延伸。

你可能还喜欢这些文章:



在那里,我们将为你解读所有的电影故事。

如果您想要获取更多有趣有料有内涵的知识内容,

欢迎下载“有书共读APP”,与千万书友共同学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