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学正宗北京话还得到胡同儿里去《北京邻居》教你地道北京味

来学几句北京话吧!网上画风都是这样的:今儿王五井儿(王府井)特堵,姆们(我们)就从西日门(西直门),穿过灯儿口(灯市口),到了公ru坟儿(公主坟)的装垫儿台(中央电视台),嘿,没想到今儿的盒饭是xiong是炒鸡蛋(西红柿炒鸡蛋)!

学完之后,你肯定会心一笑。但是这只是说话上流露的“京味儿”,要想品味到地地道道的京味儿,除了穿梭于大街小巷体察生活之外,您还可以观看这部京味儿大戏《北京邻居》。2018年7月初,京味儿大戏《北京邻居》将在北京喜剧院上演。

京味儿大戏《北京邻居》讲述的是上世纪九十年代,北漂和土著的“恩怨情仇”的故事。胡同刺儿头“赵公安”、抠门爱财的房东冯老太、40岁的北漂一族“刘作家”、被赶出院儿的卖烧饼的东北小伙儿胡冬、成天守着自家大门的何老杨头儿,在形形色色的人群之中会发生什么故事呢?

能读懂别人生活的人,那么这个人也活得明白。但是生活中很多人连自己的生活都搞不懂,更别说别人的了。而这次,由老舍文学奖得主荆永鸣创作的小说《北京时间》改编而成的话剧《北京邻居》将带领你解读老北京人的生活方式。

该剧的最大看点就是原汁原味的京味儿台词。“接壁儿”、“劳驾”、“溜达”、“麻利儿”、“甭介”这些老北京话,您听得懂吗?而这部《北京邻居》就是北京方言“科普时间”,让您在忙碌的工作中,享受老北京人的悠闲。

除此之外,胡同儿特色是该剧的另一大看点。每一条胡同里都上演着人生百态、世俗风情的大戏。跟随着闯北京的“刘作家”,我们被带进入到一个胡同的喜怒哀乐之中。连当下北京人都陌生了的老北京生活,在这部话剧中又得到了重温。

话剧中有一句台词触动人心“找地道老北京人,得到五环之外了”。这就是时代发展变化和传统习俗保留之间的冲突。这往往是一个沉重的话题,但是“京味儿喜剧”《北京邻居》展现皇城之地的时代缩影,以一种诙谐幽默的方式令人思考这个问题。你有自己的见解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