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拜訪了抖音上爆紅的這對老人,背後的故事讓人感嘆!

視頻拍攝於南京德基廣場,

在人來人往的喧囂背景裡,

這對慈祥而可愛的老人在一瞬間打動了無數人。

說不出為什麼,

只是在看視頻時,

渾身洋溢著一種美好的感覺。

這種感覺,

也許來自於兩位老人恩愛幸福的樣子,

也許來自於奶奶可愛開朗的表情,

也許來自於老人友善熱情的態度……

這段視頻,

很多網友紛紛留言:

我想,這就是愛情最美好的樣子。

我想,這就是我們羨慕的餘生。

到底是怎樣的幸運,

才能讓他們在茫茫人海中找到可以相伴一生的對方?

到底是怎樣的努力經營,

才能讓他們在人生的漫漫長路上始終飽含著對對方的愛和尊重?

《莫愁》雜誌和“莫愁大觀園”微信公眾號在經過多方打聽後,

找到了這對老人,

傾聽了他們的人生故事。

如果說,之前我們羨慕的是他們的愛情,

那麼,在知道了他們的故事後,

你會感嘆,他們身上值得我們敬仰的,

不僅僅是愛情。

視頻中那位可愛的老奶奶叫沈月華,

今年已經92歲了,

退休前是江蘇省婦聯繫統的領導;

爺爺叫孫鷹,和奶奶同歲,

退休前是江蘇廣電系統的領導。

這對已過鮐背之年的老人,

住在南京一幢老房子裡。

和視頻中大家看到的一樣,

沈奶奶現實生活中就是這麼開朗熱忱,

我們還沒上樓,

奶奶就在樓梯口等著我們。

我們一進門,

奶奶就“使喚”著爺爺給我們倒水拿冷飲。

爺爺耳朵不好,

我們問的問題,他常常聽不清,

但奶奶一張口,

他就能“執行”奶奶的指令。

奶奶說,他們是在一條船上相識的。

那是解放前,

他們坐船奔赴江蘇興化解放區,

因為都是上海人,

兩個年輕人就開始攀談了起來,

到了解放區之後,

隨著在工作中接觸越來越多,

奶奶漸漸被爺爺的才華吸引,

但因為時局動盪,

兩人很快又天各一方。

直到解放後,奶奶打聽到爺爺在中央團校工作,

立刻寫了一封信,

表達了愛慕之意。

就這樣,

一對有情人走到了一起。

談起往事,爺爺奶奶都歷歷在目,

但每當我們向奶奶打聽細節時,

奶奶總喜歡轉過身去大聲地問爺爺:

孫鷹,當時是我追的你吧?

孫鷹,我們是什麼時候結婚的?

孫鷹,我們在新疆呆了幾年?

孫鷹……

而正在看報紙的爺爺也總是抬起頭,

耐心而篤定地回答著奶奶的問題。

這時候,奶奶的表情甜蜜又可愛,

是的,和視頻中大家猜測的一樣,

這是一個被愛沐浴一生的人啊!

只有一個被深愛著的人,

才會像奶奶那樣,

即使年愈九十,

也依然會流露出少女般羞澀可愛的神情,

也依然對這個世界保持著友善、熱情而好奇的態度。

奶奶經歷了九十多年的風風雨雨,

依然能保留著一顆赤子之心,

除了因為爺爺的“寵愛”外,

還歸功於她恬淡而高潔的人生態度。

奶奶說自己是三樂老人:

知足常樂、自得其樂、助人為樂。

爺爺奶奶生有一子一女,

女兒在爺爺奶奶當年支援新疆建設時在當地結婚,

留在了新疆;

兒子和老人住在同一個小區,

但爺爺奶奶堅持要獨自居住,

而且堅持不請家政工人,

家裡所有的衛生和日常家務都是兩位老人獨立完成。

家中雖然簡樸,

但打掃得乾乾淨淨,

奶奶很自豪地問我們:

地板都是我拖的,

還可以吧?

前段時間,

奶奶不小心摔倒了,

結果就硬靠著綁繃帶漸漸自愈了。

奶奶很得意,

覺得都是因為她平時熱愛“運動”,

身體底子好。

奶奶的“運動”就是每天做做家務,

下樓買菜,

以及和爺爺逛街。

這次在德基廣場被拍,

就是在一次她和爺爺逛街時。

而爺爺的愛好,

除了陪奶奶逛街外,

就是PS了。

沒想到吧,

兩位92歲的老人,

爺爺還是位PS高手。

每次上完老年大學回來,

爺爺就會在電腦上玩他的PS,

素材主要是他和奶奶的合影。

兩位老人唯一有點困擾的是做飯。

奶奶做了一輩子事業女性,

從年輕時就一直吃食堂,

不擅長做菜。

雖然家附近就是爺爺退休前的單位食堂,

但兩位老人說,

那是單位給職工的福利,

他們不能去沾這個便宜,

於是老人的飯菜大部分都是靠去熟食店買熟菜解決的,

一個月偶爾去一次食堂,

但爺爺奶奶吃得有滋有味。

奶奶身上穿的衣服,

也是視頻中那件,

我們仔細一看,

衣服口袋和袖口是手工鎖邊和縫製的,

奶奶很得意地說:

是我自己縫的。

奶奶有很多衣服,

很多都是新的,質量也很好,

但她覺得自己舊衣服穿穿也很好,

就把新衣服都送人了,

送給家附近的環衛工人,

送給隔壁的家政工人。

她說:

我已經92歲了,

就在活著的時候把新衣服給有需要的人吧,

不要等到死後才送人。

聽到這句話,我們都很傷感,

奶奶自己卻很開朗:

我們都是共產黨員,

不必忌諱這個詞。

我和爺爺早就思考過這個問題了,

等我們去世了,

要把遺體捐獻了,

我們老了,即使器官不能捐給其他人,

那麼就看看能不能留作科研解剖用,

說不定也能發揮點作用。

除了這些,

爺爺奶奶捐獻的,

還有他們的積蓄。

因為多年在婦聯工作,

奶奶一直在關注婦女兒童的困難、發展和權益,

尤其是困境兒童的問題,

一直揪著奶奶的心。

早在多年前,

爺爺奶奶就開始給兒基會捐錢,

每年至少1、2萬。

有一年補發工資,奶奶補到了4萬多元,

奶奶一分未留,轉手就全都捐了。

我們問奶奶,還記得一共捐了多少錢嗎?

奶奶搖搖頭說,不記得了。

那子女們有意見嗎?

奶奶說:他們也支持。

兒孫自有兒孫福,

我們把他們撫養大,

讓他們學會自力更生,

作為父母的責任已經盡到了。

將來我們走了,

也會把錢都捐了,

我們的錢,

來自人民,還給人民。

這位92歲的老人,

在經歷了漫長歲月的洗禮後,

說出的這句樸實而赤誠的話,

深深地震撼了我們。

奶奶說這句話的時候,

爺爺在一旁,邊扇扇子邊點頭。

炎熱的夏天,

老人連空調都捨不得開,

一臺電扇,又老又舊,

吹得了這邊顧不了那邊。

這對老人,

住著簡樸的屋舍,

吃著簡單的飯食,

過著清貧的日子,

卻告訴了我們,

什麼是高貴的人生,

什麼是幸福的感覺。

奶奶聽說自己在抖音上紅了,

連忙跟爺爺說,

那我們以後出門得小心了,

不能給別人再拍到了,

大家要笑話我們了。

這次我們去採訪,

爺爺奶奶也一再要求要低調。

可是,爺爺奶奶,

大家都很羨慕你們呀!

謝謝你們,

讓我們看到了愛情最美的樣子;

謝謝你們,

讓我們開始期待往後的歲月;

謝謝你們,

用如此高貴而樸素的人生,

給我們美好,給我們榜樣。

衷心地祝願你們幸福長壽!

【編後】:感謝和祝願兩位老人的同時,小編也希望這次網絡走紅不會給二老的生活帶來太多困擾,希望二老能繼續安心攜手逛街而不用羞於被拍被上網。這樣的美好,讓我們默默感悟和體行。再次祝願兩位老人健康長壽,幸福安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