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工行业供给偏紧 有机硅迎来春天

一、有机硅无新增产能,单体供给偏紧

有机硅行业过去数年在行业产能过剩的情况下落后产能逐步退出市场,供给端在历经五年行业洗牌之后企业缩减至13家。2016、2017 年国家供给侧改革和环保力度保持高压态势,有机硅单体有废水难处理易形成污染等特点,环保压力下落后产能加速出清,一方面上游原料上涨,另一方面环保导致开工收到影响;多种因素叠加导致有机硅价格一路上行,2017年DMC价格从年初1.9万/吨上涨至年末2.9万/吨,2018年DMC价格从年初 2.9万/吨上涨至目前 3.4万/吨,同时行业集中度提高,行业上游有机硅单体企业利润快速提升,行业产能也逐步向龙头公司集中。目前国内13家公司装置产能总量在303.5万吨左右,其中停车产能28万,2018年行业无新增产能。

二、有机硅需求稳中向好

有机硅广泛应用于工业制造、建筑、日常生活用品等,常规品种就多达4000多种,有机硅与国民经济增长息息相关,一季度美国GDP增速2.77%,欧盟15国GDP增速2.2%,经济继续呈现稳步复苏的态势;一季度中国GDP增速6.8%,一季度全国房地产开发投资同比增长10.4%,而国内需求建筑用胶是有机硅的最大需求方,所以随着欧美经济的稳定增长和国内经济整体平稳,预计有机硅需求有望跟随宏观经济增速保持6%左右的增幅。结合今年供给端无新增产能和环保高压的行业局面,需求的增长将使得今年行业上游有机硅单体和环体保持供给偏紧的状态,有机硅价格预计呈现易涨难跌的态势。

在下游需求进一步增长的情况下,预计2018年有机硅继续维持供给偏紧的局面,有机硅单体和环体将易涨难跌,看好上游有机硅单体生产的企业,由于国内有机硅下游大多是技术低端的产品,上游成本较难转移到下游价格,随着国内消费水平的日益提升,高附加值产品需求逐步提升,大量高附加值产品仍然需要进口,国内产能集中在低端基础产品,出口方面也以基础产品为主,所以在进口出口数据显示进口均价逐年上升,而出口产品单价维持在低价。当前行业局面是产业链利润集中在上游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下游有机硅产品利润反而被压缩,看好产业链上游公司,未来行业下游公司改善利润需要突破有机硅产品的技术瓶颈,产品定位向高附加值转移,才能在原料端成本不断上升的情况下保持利润。

三、关注相应单体公司

结合供给端和需求端的情况来看,产业的逻辑在于供给端被显著影响,需求端呈现稳定,产业的利润主要集中于行业上游,产业链下游由于各种有机硅制品的生产不会面临明显环保压力,生产端没有影响,供给端关系维持以前的状态,下游有机硅制品的生产商利润由于原料价格上涨成本无法转移到下游而缩小。因此从投资策略上,我们建议关注 A 股有机硅单体生产企业:新安股份(600596)、合盛硅业(603260)、兴发集团(600141)、三友化工(600409)。

风险提示。环保力度降低,宏观经济下滑等。

四、股重点投资标的

合盛硅业(603260)

工业硅行业龙头

公司是我国目前最大的工业硅生产企业。工业硅占比最大达到49.28%;其次,有机硅占比也很大达到49.13%,其次多晶硅占比为1.18%。2018年公司将继续推进“合盛鄯善硅材料循环经济产业园”建设,实现“鄯善硅业年产40万吨工业硅项目”、“隆盛碳素年产7.5万吨石墨质炭电极项目”“鄯善电业2×350MW热电联产项目”、“鄯善能源管理6×50MW工业硅烟气余热发电工程”全部完成建设并投产运行;募投项目“年产10万吨硅氧烷及下游深加工”建设顺利推进;进一步深化内部管理改革,推行事业部制基础上的矩阵管理组织架构,深化内控管理,有效提升企业管理效率;继续加大研发投入,推进研发中心的建设。

新安股份(600596)

拥有明显规模竞争优势

公司第九届董事会审议通过了《关于镇江江南启动有机硅二期项目建设的议案》,二期具体建设内容为:15万吨/年有机硅单体、0.5万吨/年含氢硅油、5万吨/年生胶、5万吨/年107胶等。该项目已于2017年10月底开工建设,有机硅单体项目预计2019年12月底建成投产;生胶/107胶项目预计2018年12月底建成投产。待新建项目投产后,公司的产能为8万吨/年草甘膦、49万吨/年有机硅单体。公司前景明确,全部投产后有机硅单体产能显著增加,将成为国内最大的有机硅生产商,拥有明显规模竞争优势。

兴发集团(600141)

营销网络遍布110 多个国家和地区

公司长期专注于精细磷化工产品开发,形成了品种多、规模大、门类齐全、精细化程度、产品附加值和技术含量较高的产品链,成为全国精细磷产品门类最全、品种最多的企业。公司在国内率先建立起“矿电化”运行模式,实现了磷矿全部自给,电力自给率达50%以上。近年来公司大力实施“走出去”发展战略,通过跨区域重组扩张,相继在湖北宜昌、宜都、襄阳以及重庆、新疆、贵州、河南等省份和地区建设规模化生产基地,基本形成了在全国同行业的主导地位。公司坚持以国际化引领走出去战略,按照“国际市场先行,国内市场跟进”的思路,通过了欧洲化学品Reach等资质认证,同宝洁、陶氏、联合利华等全球500强企业建立战略合作伙伴关系,营销网络遍布亚欧美非等11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三友化工(600409)

国内最大的纯碱生产企业之一

公司是国内最大的纯碱生产企业之一,是国内纯碱行业唯一一家通过IS09002产品质量和质量体系双认证的企业,主导产品“三友”牌纯碱先后荣获“河北省免检产品”和“中国名牌”等多项荣誉称号。公司构建“两碱一化”为主,热力供应、精细化工等为辅的循环经济体系,氯碱的废碱渣循环利用部分替代石灰石,降低了原料端石灰石的使用量;海水淡化的浓盐水通过管道进入公司用作生产纯碱,降低了原盐的使用量,以氯碱为中枢,纯碱、粘胶短纤维、有机硅等产品上下游有机串联,资源的循环利用和能量的梯级利用大大降低了公司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