撤县建市30周年|向峨乡30年的变化,你了解吗?

从灌县到都江堰市,30年来,这座城市经历了许多,向峨乡的发展大致经历了三个阶段,今天我们就来看看向峨乡这些年的变化与发展。

阶段一:2003年以前,向峨乡经济主要是以采煤、开矿为支柱产业。

阶段二:自2003年全乡全面政策性关闭以采煤、开矿为支柱产业的地下、“黑色”经济以来,向峨乡紧扣“创新发展、转型升级”发展主题,树立“生态立乡、产业兴乡”的发展理念,栽种雷竹、“三木”药材、茶叶、猕猴桃等,开创了乡域经济社会事业的崭新局面。

阶段三:2016年乡党委政府提出了着力构建“一核四轴四带”的产业功能布局,确定了致力打造“中国猕猴桃山地运动旅游休闲绿色小镇”的工作奋斗目标,推动了乡域经济社会事业的转型升级。2017年8月市委十四届六次全会提出将向峨乡由原来的平坝都市现代农业区调整纳入大青城沿山旅游发展区,提出乡域经济重点发展山地运动产业,致力打造向峨浅丘运动养生度假板块,催生了乡域经济社会事业的脱胎换骨。

这30年来,向峨乡的面貌发生了巨大变化,社会经济发展也取得了巨大的成效。

一、都市现代农业稳步发展

大力发展现代生态农业和特色产业,初步形成“4+N”(4:即猕猴桃、笋用竹、茶叶、“三木”药材;N:即蓝莓、林下中药材、药用银杏、草珊瑚)产业发展格局,全乡目前种植猕猴桃1.1万亩、“三木”药材2万余亩、笋用竹1万余亩、茶叶近5000亩,其中猕猴桃产业已成为农民增收致富的支撑产业。成功创建棋盘社区国家级出口猕猴桃质量安全示范点位,越宇、昌学2家专业合作社分别取得有机转换认证和地理标示认证。

二、全域生态旅游格局逐渐形成

茶溪谷家庭农场依托1200亩有机生态茶园,积极打造集茶文化展示、农事体验、户外拓展、社会实践、亲子教育、游学体验等为一体的全茶产业链的农业旅游景区,年接待游客30万人次,产生了良好的经济社会效益。成功引进投资20亿元、占地4800亩的安缇缦国际旅游度假区(都江堰·莲花湖)项目,到2020年前分三期建成营运,目前项目一期基本建成并成功运营,项目二期已启动,为向峨经济长足发展奠定了坚实基础。成功与七彩林业和四川万润签约协议投资4亿元,启动建设占地2000亩的彩色花木产业发展基地暨精品民宿康养度假区。精心编制项目招引推荐点位15个,鹿池徐悲鸿书画院、海虹“上山上”民宿等精品旅游项目正有序洽谈。2018年4月,成功举办向峨赵家沟首届采笋节,成功推出农旅融合乡村旅游新名片。

三是民生福祉事业持续改善

着力提升社会保障水平,全乡各类低保救助实现全覆盖,建成棋盘、茶房等社区老年日间照料中心7个。成功创建四川省安全社区、卫生乡镇,并于2018年积极争创国家卫生乡镇。邀请省内知名作家完成编辑《醉美峨山》宣传丛书,在成都市独家编撰完成以反映全乡经济和社会发展纪实史书《人民的力量》。此外,向峨乡还先后被获评国家级、省级生态乡镇,全国楹联文化之乡、四川省生态文明建设示范乡镇、四川省乡村旅游示范乡镇、成都市统筹城乡综合改革示范镇、成都市低碳示范乡镇等殊荣。

四、社会治理工作成效显著

狠抓社会治理工作,充分发挥群众主体作用,探索总结了鹿池社区自我管理、自我服务、自我监督“三个自治”模式,被成都市作为经验学习推广;学习借鉴“柳街经验”,首创提出了向峨农集区物业管理“三三机制”,先进经验做法先后被都江堰市委、成都市统筹委以专刊转发学习。着力塑建党建工作品牌,2016年向峨乡被成都村镇学院授予“基层党员干部教育十佳现场教学基地”,提档打造棋盘“三心”品质社区获全市基层党建拉练观摩活动二等奖,顺利完成党建引领71户精准扶贫户脱贫攻坚任务,全面启动实施“8+N”互联网智慧小镇建设。

2018年,是我乡全面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精神,围绕成都建设全面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城市“三步走”战略部署和都江堰市建设国际生态旅游名城“三个阶段”战略安排,持续打造中国猕猴桃山地运动旅游休闲绿色小镇的关键之年。为此,全乡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将高举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伟大旗帜,在市委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不忘初心、接续奋斗,主动作为、勇于开拓,为都江堰市国际生态旅游名城建设,打造中国猕猴桃山地运动旅游休闲绿色小镇而奋力前行!

主 管:中共都江堰市向峨乡委员会

都江堰市向峨乡人民政府

主 办:向峨乡旅游网宣办

名誉主编:朱 锐 向 征

主 编:张朝贵

副 主 编:王 艳

Hello,伙伴们

长按二维码关注我们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