藝·像:透過面具看藏戲

藝·像

吞巴藏香、普松雕刻、雪拉藏紙、山南卓舞、嘎瑪唐卡、江孜卡墊等非物質文化遺產都是西藏最為寶貴的財富,同時也牽動著千千萬萬的遊人不遠萬里,來一探究竟。藝·像是對非物質文化遺產多種角度的刻畫和多種形態的展現,在西藏非物質文化遺產的前世今生裡,感知歷史的厚度和文化的力量。

它有一個帶了很久的藍色面具,

它是西藏,面具是藏戲面具。

孩提時代,走在熱鬧的街上總是要戴上喜歡的卡通面具;學生年代,聯誼舞會上總是要穿上最喜歡的衣服、戴上最喜歡的戲劇面具。面具,對很多人來說是一種情結。透過面具,可以窺探到神奇的世界。

其實,面具並不是獨立的藝術形態,但是在很多常見的戲劇藝術中,都有面具元素的體現。在青藏高原上,通過一個個顏色各異、形態各異的面具,譜寫著藏戲幾百年的輝煌歷史。

藏戲起源於公元8世紀,至今已有1200多年的歷史,是世界歷史上最古老的戲劇之一。

藏戲以雪山、江河、草原、大地作背景,表演時藏戲藝人們席地而唱,只要一鼓、一鈸為其伴奏,只要有觀眾,他們就可以不知疲憊地演出,一出藏戲可以演上三天三夜,而觀眾則安靜又感動地沉浸在藏戲演員精湛的表演和美妙的唱腔之中。

藏戲以其獨特的藝術魅力成為了中華戲曲中最具民族性、地域性、群眾性的優秀代表,近年來藏戲的保護工作也取得了長足的發展。2009年,藏戲被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確認,列入世界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這是對藏戲歷史價值、藝術價值的巨大肯定。

德格藏戲,用“戲”的方式演出了德格人千百年來的歷史記憶。

進入德格縣境,獵獵飄舞的經幡,隨處可見身著赤褐色服飾的僧侶,有一種身入佛教勝地的感覺。這裡有康巴藏傳佛教五大教派的祖寺;有康區著名的五所五明佛學院;是甘孜州18縣裡寺廟最多的地方,達到57座;還有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的德格印經院。

德格藏戲一直保留並發展著一套最古老、最傳統、最完整以及最具民族特色的面具裝扮。至今,德格更慶藏戲的傳統保留劇目為三個:《諾桑法王》、《哈熱巴》以及《甲羌》。德格藏戲演出時需戴面具的是德格《格薩爾》藏戲,《格薩爾》藏戲由德格竹慶寺第五世活佛土登卻吉多吉於公元1870年編創,也是我國藏區最早的《格薩爾》藏戲。擁有面具數量最多的德格竹慶寺擁有《格薩爾》藏戲面具80多具。

在表演過程中,扮演不同角色的藝人頭戴不同的面具,以傳遞不同角色人物的性格——拉姆美麗善良、羅剎怖畏猙獰、法王莊嚴可敬、英雄驍勇無畏……面具的面目在很大程度上反映了不同身份的人物性格特徵,幫助觀眾理解具有不同文化背景的複雜故事情節。

有人說,世界上各種古老戲劇差不多都要經過這一發展階段,不過隨著藝術發展的進程,有的已成歷史陳跡,有的卻完整如初,藏戲屬於後者。

儘管幾度禁停,又幾度復甦,德格藏戲始終保留其傳統的經典劇目,不曾變更,在其表演程式上也無太大改動。德格藏戲似乎也在逆時代而生長,仍然以追求復古、保留傳統作為自己獨特的藝術個性。

我們也希望,藏戲面具這種最完整、最古老、最具民族特色的面具戲形態,隨著時間的流逝,能夠一直保持著強大的藝術生命力,被越來越多的人熟知和認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