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个4.8亿的工程为她三次停工 背后的故事让人暖心……

最近,小新发现,

一群粉红椋鸟的命运,

牵动着百万网友的心,

引来各大媒体的报道↓↓↓

事情缘由是这样的,

6月25日,“守护荒野”发布了一条微博:

“只要工期暂缓,就可以挽救数万粉红椋鸟!

粉红椋鸟全国只有新疆有,现在正在繁殖期......

粉红椋鸟所在地尼勒克县国道218国道——194公里处。”

粉红椋鸟能否带着雏鸟平安离开?

危机中的粉红椋鸟命运,

瞬间吸引了百万网友的关注。

网友纷纷质疑:粉红椋鸟的繁殖期有近1个月时间,

若停工施工方将会面临巨大损失,

施工方会为粉红椋鸟让路吗?

粉红椋鸟形似八哥,腹背呈粉红色,余羽棕黑,长相喜人,是一种迁徙性的候鸟,冬季栖息在欧洲东部和中亚中西部,5月便迁徙到中国新疆西部繁衍生息。

图片提供:穆爽

以蝗虫为主食,且食量惊人,每天捕食蝗虫120-180只,被认为是生物灭蝗的主力军,在新疆被很多农牧民称作‘草原铁甲军’。据了解,今年是粉红椋鸟重返新疆的大年,距上一次大年已有4年。

粉红椋鸟喜欢在水草丰茂且有大量岩石缝隙里筑巢,恰巧今年1月,中国石油下属的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中标的国道218线墩麻扎至那拉提高速公路第三标段进行爆破,形成了约300米长的碎石带,且周边水草丰茂。粉红椋鸟一下就相中了这里,从今年上半年开始就陆续有粉红椋鸟过来筑巢繁衍后代。

鸟友黄昏 摄

在此之前,因为鸟儿太多的缘故,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就曾两次延期。

今年1月

300米长的碎石带形成后鸟儿陆续飞来。“本来定好5月施工,结果临施工时发现碎石带停留着好多鸟,我们就想等它们飞走再干,于是就先去干别的路段。”

今年5月

负责该路段施工的人员再次回来,计划对碎石带进行清理,却发现该处有近万只鸟类聚集,它们不仅没飞走,反倒筑巢,在满地的碎石中产卵孵化。工地因此再次暂停了对该段落的施工,并重新对施工计划进行了重新调整,把工期往后延了10多天。

6月24日晚

施工方已了解到工地石头缝里的鸟类属于“三有动物”后,当晚立即决定第三次停止施工。

为了给粉红椋鸟营造更加安全的繁殖环境,6月25日,中油(新疆)石油工程有限公司花费数十万元,购置了钢管和密目网,围绕粉红椋鸟繁殖区域安装了约400米保护围网,并在远离繁殖区设立了野生动物警示牌和禁鸣喇叭标识。“目前这些保护措施已经做好了,我们只需安静等待小鸟长大。”该标段的负责人表示。

至此,这项总投资4.8亿元的道路工程,第三次为粉红椋鸟停工。

鸟友黄昏 摄

为保护它们的损失是值得的

此事件也引起了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微博的关注。

6月25日,该局驻乌鲁木齐森林资源监督专员办事处督办,责令施工方维持停工状态,在粉红椋鸟完全孵化出雏鸟并离开前,不得在此施工或复工。

在清理碎石时,施工人员面对这成千上万的鸟儿不知所措。“我们清除部分高危石块后立刻停了下来,但不知道怎么保护,于是主动与当地政府以及环保部门取得联系。”标段负责人说。

6月25日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研究员、鸟类专家马鸣沟通后,新疆荒野公学自然保护科普中心理事长邢睿打通了姜东军的电话,“粉红椋鸟幼鸟出巢后就会废弃原巢。根据对实时场景的判断,我们建议将施工期延至7月5日以后。”

同时,新源县林业局也与姜东军他们积极沟通,“最终决定在雏鸟完全孵化并离开前保持停工状。”

同日,根据“乌鲁木齐沙区荒野公学自然保护科普中心”,以及北京的自然保护协会等动物保护协会、伊犁州林业局和新源县林业局的建议,施工项目部对巢区周围进行简易围网、悬挂警示标语等。

26日,国家林业和草原局官方微博发文,“因近期雨水较多,施工方为保护鸟类安全,将山上的碎石进行了清理,避免石头滚落伤害鸟类。目前,没有发现人为或机械原因造成鸟类死亡的个体。

为了尽量不去惊扰鸟儿,工程车开到距离绿网很远的地方就熄火停下。标段负责人说:“我们是中国石油下属的国有企业,企业内部一直要求重视环保,要考虑社会影响。虽然耽误工期会造成一定的损失,但从保护动物和环境的角度看,是值得的,保护粉红椋鸟就是保护草原。”

及时停工为所在的单位赢得了广大网友和社会各界的一致赞誉。网友东郡小周这样说道:“保护我方灭蝗功臣粉红椋鸟!!一大帮汉子保护这个小生命的场景可爱极了!!这波操作真心赞!!负责任,有担当!!”

现在,如果你开车到国道218线墩麻扎至

那拉提高速公路工程第三标段K190处,

风吹过绿网,一切都似乎都停止了,

挖掘机静静矗立在那里,只能听见风声,

还有上万只粉色椋鸟穿梭振翅飞舞的声音。

人与自然和谐相处,

工程建设和生态保护两不误,

尊重生命,尊重自然,

保护生态环境,中央企业有责任,肯担当!

感谢你们的用心付出!

让我们一起静静地等它们长大,振翅高飞!

值班主编:龚 政 金冬伟

主 编:闫 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