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零售时代,银行应该向咖啡厅学习什么?

培训泳者,东南银通创始人,专注培训项目设计与互联网+教育培训。一天一篇文章,让培训成为银行业绩爆发的支点。

老赵是一家咖啡厅的老板,卖的是“最正宗的意式咖啡”。

他以前在意大利生活过几年,学了精髓回来,做出来的味道确实很正,吸引了很多对美式咖啡厌倦的年轻人。

后来他发现顾客越来越少了。一问才知道,街角有家咖啡厅也打出正宗意式咖啡的名号,味道竟然差不多,但因为地理位置更方便,人们更愿意去那里消费。

老赵于是发起了第二杯半价等各种低价优惠活动,谁知那家店也跟着做活动,不管老赵出什么招,对手都能快速复制、反击回来。

老赵很绝望,跟朋友抱怨:“我的咖啡才是真的正宗,那家店只不过是山寨版的,产品根本没我的好,可大家还是愿意去那里,我真想不通!”

朋友说:“如果味道差别不大,其实很少人能喝出两家咖啡的不同,现在的年轻人懒得去深究,都是哪家舒服去哪家……”

朋友的话给了老赵启示:

-现在的人更懒了,喜欢便捷;

-他们消费的不只是商品,还有服务。

于是,老赵开始改变咖啡厅的经营模式——

·开通线上服务,承诺半小时内送餐上门,如果超时就送店铺优惠券或精致小甜点;

·到店消费除了时间承诺,还可以享受咖啡厅内的免费读物、全新升级的沙发和真诚的微笑服务……

·另外,他还定期在咖啡厅举办读书会、咖啡知识讲座等线下聚会,跟很多顾客成了朋友,广告语也从“最正宗的意式咖啡”变成了“共享品质生活”,生意变得越来越好。

老赵的咖啡厅为什么能重生?

追根究底,是从“以产品为中心”到“以客户为中心”的转变。关注点从咖啡转变到了顾客身上,挖掘需求、满足需求,打造特色化服务,从而建立信任、增加黏性。

“以客户为中心”已经成了这个时代几乎所有行业的原则,包括银行业。

很多银行不停给柜员、大堂经理、理财经理等各个岗位安排服务类的培训,因为金融产品很容易被复制,但银行给客户带来的差异化服务体验是很难被复制的。

现在都讲新零售,其实新零售的本质也是以客户体验为中心,利用技术和资源整合,让购买更加精准、便捷、高效

银行业应该向非银行业——特别是互联网公司和新零售学习,看看一些服务型公司、零售店、酒店是怎么打造客户体验的。逐渐向零售转型,搞清楚这些问题——

·怎么挖掘客户需求?

·怎么做到将客户细分,怎么打造个性化服务?

·怎么打通线上线下全渠道?

·怎么连接用户的生活、消费、金融场景,让客户从满意到惊喜,方方面面都离不开你……

当银行不再像银行,才能赶上时代的列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