漫行碎记“武功山”华东第一高山草甸

漫行碎记“武功山” ——徒步武功山有感 【重要说明】 本文照片大部分为“乱峰户外”领队Z拍摄,其余照片由队友提供。 徒步武功山,在决定报名之前,印象中只是一些连绵不断长满茅草的奇特山头。在我看来,那是年轻人的世界,于我,心向往,力不足,没有过多奢望。

忐忑而激动的出发 报好名,还有10天时间准备:适当增加锻炼强度,购置装备,准备食物,调整心态……一切都在井然行进,成行的日子如期来临。 准备好的背包重5.2公斤,外加水、手机充电器、移动电源,需要背负至少6公斤重的背包,用自己的双脚,一步一步丈量到海拔1918.3米的金顶,这是从未有过的事,更不是闹着玩的。 5月末的一天,19:00不到,背起行囊,走向地铁站。没走几步,感觉肩上沉甸甸的,好想歇一歇。担忧和紧张油然而生。

坐在地铁座位上,看着这沉甸甸的背包,心里这面鼓,打得不是一般的紧:安安眈眈在家待着不行,非得去挑战?这点路都感到累,两天的路该怎么走……反正,不管怎么说,忐忑不安多于期待美景的兴奋。

20:00左右,徒步武功山队员四人,汇合于杭州火车东站一家小菜馆,集中行囊,好不壮观:领队Z的背包,又大又结实,根本没法撼动,还要装下我带的食物,实在不好意思。我的包最小,也最轻,这么一对比,紧张感减轻不少。尽管如此,再留一忧:从来没背过这么重的背包,怎么背得上海拔1918.3米的金顶? 21:05火车启动。大家把各自带的所有食物展示在卧铺上,开始分配往后几天的早餐、中餐食物。

哈哈哈哈……毫不夸张,食物品种远超车厢小货车。 卧铺休息一晚。 艰难而快乐的雨行 第一天。萍乡北站——龙山村——发云界。登山6-7公里,海拔上升1300米左右。 7:30左右到达江西萍乡北站,坐上Z队联系好的包车到达龙山村。 这次徒步自以为装备齐全:手套、护膝、登山杖无一拉下。 穿戴就绪,向“发云界”出发。 没走几步,开始漂起渺渺细雨,但愿这是山区的浓重“雾气”,不是雨。谁知,老天偏不遂所愿,这“雾”越来越像雨,且越来越大,尽管带了雨衣,仍不希望穿上它,暂时穿上Z队带的一次性雨披再说。 就这样,雨披罩着包外小包,行进在泥泞山路。 半小时后,没有背负太重的感觉,体力也正常。但新的状况出现了。 一会儿,开始出汗,汗带来的热气迷糊了内镜片; 一会儿,雨水淋湿了外镜片,在内雾外雨夹攻下,雾眼迷蒙; 一会儿,几缕头发故意作对似的搭在眼前,搞得看不清路,无处下脚…… 在队友指导下,用头巾裹住头发,不让掉下。感觉好多了。 不知不觉,衣脸渐渐变得黏黏糊糊,脚步开始变得迟缓。远远地,与两位队友拉开大大的距离,可怜的Z队,只能耐着性子,开始成为一个“掉队人”的“随从”。 雨越下越大,鞋子,裤子,手套越来越湿,雨衣内,衣服的角角落落,已被汗水慢慢湿透。 徒步武功山,是挑战。大雨中爬山,更是挑战中的挑战。

刮风下雨都不怕,我们继续向上走。头发衣服全湿透,管他是雨还是汗。

树根草根是我们的台阶,清风山雾是我们的食量。小虫小蟹是我们的伙伴,小花小草是我们的乐源。队友的眼睛就是火眼金睛,雨中的攀登充满艰难与惊喜。

说实话,面对这陡坡,心里有点迟疑:如果能选择不走,真想绕道。但此刻别无选择,只能走。 于是,左手紧握登山杖,在泥路上柱实,右手按住草根,身子紧贴土坎,一脚一脚踩实了,一步一步往前走。 现实生活何尝不是如此,有些时候,面对的处境不是自己能选择的。 怪不得,有“读万卷书”还得“行万里路”的说法。人生路上,需要有别样的风景。 走过险岩,捱过陡坡,植被出现大片茅草,这就是高山草甸吧,离今天的目的地应该不远了。

简单而自在的客栈 下午4:00左右,到达Z队预订的发云界“白鹤楼”客栈,海拔:1628米。尽管衣衫湿透,感觉无法落座,但心情一下子放松下来。

因为非周末,客栈比较空。这天,只有我们四人入住,一人一间,卫生设施公用。有一大堆晾衣架、一根晾衣绳,最关键的是有热水供应。再加老板一人专门伺候我们四人,尽管有点儿简陋,倒生出一种到家的感觉。 必须说说客栈老板。四十岁左右,见到过的江西男性形象:个儿不高,圆头圆脑。这位老板很健聊。 刚入住,我们还在忙着处理被雨淋了一天的自己和行李,老板就聊开了: “别看我这地方,你们杭州好多大老板都来这住呢…… 我这儿别的蔬菜啥的都要人工挑上来,就是鸡是自己养的,吃些剩菜剩饭,或漫山遍野自己找吃的。天冷的时候,山上太冷,还被活活冻死,心疼啊。鸡蛋也生在草丛里,前几天还有驴友在草丛捡走不少鸡蛋呢…… 今天,你们累了,吃个我亲手养的鸡煲,刚好可以补补体力……” “嗯嗯,不错不错,今天必须尝尝您养的鸡煲!” …… 说也奇怪,还没来得及整理好自己,天亮堂起来了;太阳出来了。 也许是老天故意考验我们,赐予一整天的雨行;等我们登上山顶,竟让太阳公公露出笑脸欢迎我们。 这真是:雨大路滑艰难行,心无旁骛勇登攀。历经7时到山顶,云开雾散艳阳天。

半小时后,淅淅沥沥又下起雨来。 晚餐,一碗酸酸甜甜的土豆丝,一盘脆脆凉凉的拌黄瓜,一个热热乎乎的大鸡煲,好不落胃。 夜幕降临,这里的客栈都自备发电机,提供照明和各种充电,到晚上10:00停电。老板去机房发电时,随手带上了我们湿透的鞋子,我颇觉好奇,老板看出我的心思,说:机房温度高一点,到明天早晨,鞋子或许能干一点。哇——好细心体贴的老板!赞一个。 第二天还要起早,稍事洗漱,早早休息。 一夜时大时小的雨未曾停息,一晚饱睡,早晨五点醒来,雨还没有停的意思。已无睡意,披上雨衣,端坐门前平台,欣赏山巅雾起雾散,好一个惬意之晨。

时间不早,进屋,老板已为我们做好早餐。昨晚没吃完的鸡汤鸡块,再加一个荷包蛋下面,既有营养又美味。绝望而向往的攀登 第二天:发云界——千丈岩—好汉坡—绝望坡——吊马桩——金顶(海拔1918.3米) 翻越大大小小十多个海拔起伏300-400米的山峰,行程11-12公里,估计用时7-8小时。武功山的精华所在,全程高山草甸。 8:40左右,老板开始催促:你们再不出发,今天到不了金顶啦! 9点左右终于出发。

登上发云界之巅,海拔1628米。还找不到最佳感觉。 磨磨蹭蹭到达第一个客栈,门前有个水龙头,Z队很关心:难得水龙头有水,大家洗洗手,擦个脸。谁知,我们一歇下就不想动,还想吃水果。 Z队以不吃表示抗议:“这样的速度,你们今天还想到金顶?” “不吃,没有力气,必须补充能量才爬得动。” “哈哈哈哈……昨天我想吃橙子的时候,Z队也是以不吃表示对我的鄙视。哈哈哈哈……今天想吃的可不止我一人……” “吃吧吃吧,吃掉还减轻点负担呢。” 经不住队友的软磨硬缠,四人共同品尝完2个橙子。要知道,橙子是这次行程中最受欢迎的食品之一哦! 就像孩子,吃了橙子,也就有劲爬山了。接下来,大家安安耽耽,屏息静气开始攀登。

就这样,云里雾里,上坡、下坡,下坡、上坡……脚从碧草过,人在雾中行。不知道过了几个山头,老天终于开眼,从未见过的美景就在我们眼前。

摄影师Z队,兴奋异常,极速扛起脚架,转眼即到最佳观景山头,队友S也紧随其后。我不知所错,迟疑一会儿,以最快的速度拿出一直装在包里的相机,磕磕绊绊、踉踉跄跄地尾随Z队和小S来到观景山头,拍了几张。背了一天多的相机终于派上用场。

植被奇特:此坡是草,彼坡是树

神奇的坡:此坡浓雾,彼坡清亮。

遥望山头,雾起云涌 ,雾中是不是走来骆驼队? “雾又来啦——” “走下这个坡,爬上对面的顶,可以吃中饭了!” 有了这一命令,似乎又开足动力。大家收起行囊,继续前行。

吃过中饭, 又是上坡、下坡,下坡、上坡……千丈岩、好汉坡…… 站在山巅,眺望前方。 山恋重叠,连绵不断。

负重前行,实属不易。 长路漫漫,就在脚下。

终于来到牵肠挂肚的“绝望坡”。 海拔上升从1360—1710米。 绝望坡下补充能量,消灭了最后两个橙子。整理行装,继续攀登。浓雾又起。也好,省得看着左右两边的陡坡心生害怕。

浓雾中上坡,浓雾中下坡;上了绝望坡,又上更陡坡。天色已晚,浓雾又起,上金顶的台阶遥遥望不到头…… 这时,体力消耗得差不多了,即使再饿却又舍不得花时间吃东西。最后1000米,总想早点到达。真是奇怪,越想早点到,越是感觉没有尽头。每挪移一步,都要使出浑身力气。 非常缓慢地,坚持不懈地,一步一步地……艰难的程度远超绝望坡。 终于,一小时后,望见金顶客栈的灯火。后续在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