越南人說故宮是他們建的,網友笑了,追根溯源之後還真無話可說

說起我國的故宮,那可謂是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了,即使是在世界上也是有一席之地的。眾所周知,故宮紫禁城是明清兩代的皇宮,也是我國現存規模最大、保存完整的古建築群。始建於1406年,建成於1420年,用時14年,後又經過多次擴建、改建。故宮直接代表了中華民族悠久的歷史文化,也正是因此許多外國人也想來蹭一蹭這些偉大的歷史。

越南人卻說,北京故宮和天壇是越南人做的,當時哈哈大笑,說,胡說八道。怎麼可能呢,起初一聽到下意識的想到:學韓國人吧!什麼都是自己的,怎麼不說天上的月亮是你家的。聽到越南人說故宮是他們建造的,而數百年來中國人一直以他們國家的作品為傲,作為國人自然是不能忍。故宮是從明朝開始建造的,跟越南人有什麼關係,那麼故宮是不是真的是越南人建造的呢?

眾所周知,故宮作為帝王的“家院”,最早興建於明朝永樂年間。因為朱棣奪了皇長孫朱允炆的皇位後,考慮到南京舊勢力太大,故決定遷都自己之前的封地燕京北京。故宮於明成祖永樂四年(1406年)開始建設,由明朝皇帝朱棣始建,設計者為蒯祥,他是中國明代建築匠師。世襲工匠之職,蒯祥的父親蒯富,有高超的技藝,被明王朝選入京師,當了總管建築皇宮的“木工首”。

明初紫禁城的營建可以說是工程浩大,投入的財力、人力、物力皆不可計數。爬梳史料可知,參與營建的匠役人數眾多,遺憾的是,留下姓名的極少。當時主持宮殿營建工程的泰寧侯陳圭、工部侍郎吳中、刑部侍郎張思恭、蔡信,工匠如石工陸祥、瓦工楊青等都做出了傑出貢獻。以蒯祥為代表的中國古代建築大師常常為後世稱道。

鮮為人知的是,明初紫禁城乃至北京城的修造也有許多越南(時稱交趾)工匠的身影,他們也做出了不小的貢獻。修建紫禁城的時候,越南人阮安這時登上了歷史舞臺,被朱棣寄予厚望,任命他為北京紫禁城總設計師, 可以隨時指揮調度,統領數十萬工匠參加建設。史書上說阮安“手自指畫,形見勢立”,“目量意營,悉中規制”可以說,阮安在建築行業非常有天賦。

在明朝北京紫禁城的建設中,阮安起到了最關鍵最重要的作用。那時的最浩大繁重的工程是修建北京宮城和皇城,而阮安運籌帷幄,親力親為,只用短短的四年時間就設計建造出了莊嚴高雄的紫禁城,深受朱棣讚賞。阮安參與營建紫禁城的事實斑斑可靠,明初時人的詩文集中對其功績也多有傳頌。交趾人參與營建北京宮殿的,並非只有阮安。參與建設而未能在史料中留下姓名的恐怕不在少數,而史料所載,做出突出貢獻的還有阮白、阮浪等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