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总统、商业模式与隐私

今日话题——特朗普这个美国“怒汉”是如何当上美国总统的?!

很多人都会把理由指向俄罗斯,认为俄罗斯和特朗普团队多多少少有些瓜葛,特朗普本人是矢口否认的。扒老师之前还觉得他们两者很可疑,搬着凳子等着中情局前局长McCabe四月份发售的新书《更高忠诚:真相、谎言和领导》能够爆点猛料,不然也没法解释这个非主流总统是如何当选的啊!不过上周之后,我觉得这种阴谋论差不多可以歇菜了,因为一则新闻将特朗普当选的原因可以说是讲得清清楚楚,让人心服口服。

先说结论:特朗普可谓是人类有史以来第一个真正意义上的“大数据”总统。

上周《纽约时报》爆了一则猛料,声称特朗普团队是通过运用Facebook泄露出来的个人数据实现政治广告的精准投放,从而在各种负面新闻满天飞的背景下催出了能够让自己当选总统的选票。

事情是这样的:

一个英国心理学家捣鼓出了一个网络测试应用,就像前段时间火遍朋友圈的各种测试性格的小程序一样,然后把它放到了Facebook上吸引人们做测试,要参与测试的人就必须通过自己的Facebook账号进行登录,这样Facebook就把用户的居住地、个人资料以及各种各样Facebook动态授与了这个心理学家的研究团队,同时还会把小程序接入到用户的信息流当中,由此从30万用户扩展到了5000万用户群体的规模。

这位一根经的心理学家看起来非常容易相信研究同行,它把数据轻而易举地交给了一家叫做战略传播实验室(SCL)的公司,而这家公司手下恰恰哟这一家政治数据分析公司,也就是特朗普团队雇佣的Cambridge Analytica,他们根据这些用户非常详细的个人资料和活动记录,精确地分析这些人是否会在大选期间把票投给特朗普,然后再行投放广告。当然他们也会分析希拉里的潜在选民,然后投放广告,劝说他们不要投票。这个做法的结果大家都看到了。

这个事件中,特朗普团队是躺枪者,其实他们购买广告的方式和其他普通广告商家投放广告的模式没有什么不同,只是特朗普的团队更懂得social的技巧和更懂得如何运用大数据而已。不过Facebook显然是难辞其咎了,放任第三方随意窃取自己用户的数据用作商业用途。要知道这位英国心理学家是早在2015年就开始把客户数据卖给Cambridge Analytica了。可以说Facebook对此早就知情,只是迟迟没有作出有效的措施来阻止事件的发生。

但是想要Facebook真正有所动作真的很难。要知道Facebook的商业模式极其粗暴简单——就是广告,Facebook高达98.2%的营收都来自于广告。这一商业模式决定Facebook会永远游走在隐私风险的边缘。因为任何一个广告主它的预算都是约束性的,而且广告主投放广告是要考虑千人成本的(即广告到达1000个目标受众群体所要花费的钱),所以各家媒体平台都在竞相让广告主用最少的钱办最好的事——更精准、更有效果地投放广告,而互联网广告能够备受青睐,核心就在于能够为广告主提供精准的用户画像和投放渠道。Facebook基于社交属性,能够既为广告主提供更为广阔的广告扩散渠道,又能提供在喜好和个人资料上更为精准的信息。对于Facebook来说,要么通过收集用户信息的方式来改善广告主的体验,要么通过损害广告主利益的方式来改善用户的体验,博弈的筹码就是用户的隐私,如何同时伺候好两个主子是Facebook活下去的关键。

今天,Facebook显然已经扛不住日前掀起的删除Facebook账号的风潮——因为这个行为已经动摇到了Facebook的根基,如果用户没了,还怎么能够伺候好广告主呢?!所以跑出来在美国英国各大报纸上刊登整版广告道歉实在是情理之中。毕竟网络社交活动实在是现代社会创造出来的“需求”,不是真正的生活必需,少个把网络好友也是无所谓的事情。

扒老师想说的是:噢?!是吗?我有得选吗,要是我不愿意的话......

你怎么想的,给扒老师留个言,告诉我你的想法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