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市青州—宋傳典及兒子的經歷傳奇故事

宋傳典(公元175-1930年),字微五,青州宋旺莊人。幼年喪母,家境貧困,靠父子賣柴維持生計。光緒十三年(公元1887年),宋傳典被其父送往英傳教士庫壽寧辦的廣德書院當校工。後來得庫壽寧夫婦資助求學,並隨庫妻學英語。

他在廣德書院畢業後留校任英文教習。光緒三十一年(公元1905年)宋傳典任縣立高等小學第一任校長。後來又任青州守善中學董事長、齊魯大學董事等職。1923 年任省議長後,又兼任私立青島大學校長。1925年任段棋瑞執政府臨時參政院參政。

光緒三十四年(公元190年),庫壽寧夫婦辭職去上海,將在青州經營的花邊廠交給宋傳典管理。宋趁機在青州擴大花邊生產,增設德昌花邊莊,花邊產品遠銷歐美。他除經營花邊外,又兼營花生、棉花、 核桃等土特產品出口,及自行車、布匹、呢絨等商品的進口。

1914年,第一次世界大戰爆發後,宋又與美國國際貿易公司及紐約赫氏洋行建立聯繫,並新設髮網廠。他從國外進口染色長髮,轉發給農戶,青州結髮網者多達一萬餘戶,並擴及膠東十餘縣,盛時僅檢網工就多達三百餘人。後來又研究染髮成功,到全國各地收購人發。

1919年,又在青州南門裡建二百餘間新廠房,工人達二千三百多,在濟南、青島等十餘市縣設分支機構,統稱“德昌網房”。山東農村婦女為其結網者達十餘萬人,“德昌”產品在國際市場享有盛譽,從未發生過因質量問題而退貨的現象。宋傳典還利用大戰期間,西歐蠶絲需量大增的機會,增設“德昌繅絲廠”。又創“德昌肥皂公司”等企業。

1920年, “德昌”又在上海、天津等地設分廠、分號,其資本超過百萬元。1923年,宋傳典以行賄等手段當上山東省議長,利用職權,脅迫省府批准開辦“東武汽車公司”,從美國進口汽車,吞併了失勢軍閥靳雲鵬創辦的青島運輸商行。

1928年4月,北伐軍進入山東,督辦張宗昌北逃。宋傳典以“附逆”罪受南京國民政府通緝,逃往上海,買通王正廷,到南京面見蔣介石,解除通緝令。

宋傳典長子宋顯憂,字來卿, 1920 年宋傳典派他 本國學企業管用義去歐洲察諮戶 1927 年回國後,幫其父擴展德昌企業。 1928年濟南“五三” 慘案後,收縮山東各廠, 去天津創辦東亞毛呢公司,從 美國進口設備。用鎮大利亞羊毛產“無年一所目以 1934年6月,創辦《方舟月刊,除研討家庭問惠還 介紹手織毛衣技術、圖案,開拓了毛線市場、國內代的 處六百餘家。

這年營業額達二百餘萬元,資本八十多萬 元。1936年7 月,宋萊卿又建一座針織廠, 成為華北 著名毛紡織工業資本家。抗日戰爭期間,因東亞毛呢公 司地處租界,免遭厄運。1940 年又建東亞麻袋廠, 1944年又創辦東亞化學廠。抗戰勝利後,宋來卿與國 民黨華北軍政要人李宗仁、孫連仲等結交,以張聲勢。 1946年,改組後的東亞企業公司, 資本達法幣三億餘 元。 1948年,國民黨政府福據放驗,在要公司也行牌 國第一屆政 倒閉。1949年, 全國解放後。 宋來卿任全 1956年病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