拒绝淘汰,昌河、比速、中华等三四线车企在拼命挣扎

这个冬天真的不好过,虽然北方到现在都没有一场酣畅淋漓的大雪,但是我国著名生物学家李教授经过30年研究,竟然研发出冬天能活的蚊子。这条新闻迅速刷遍朋友圈,让很多北方的美女们下意识地缩缩脖子。

但是在车市,冬天从来不是寒冷的代名词,而是市场旺季的象征,无论是大众、长城、吉利这些的一线豪门,还是类似众泰、比速和昌河这些身在二线三线,但是依旧坐着一线梦的品牌。都想在这个温暖的春天实现自己的梦想,大众和长城们梦想着扫平竞争对手,而三线四线甚至那些即将僵死的车企,则盼望着能够咸鱼翻身。

比如在12月份,大批新车上市,一些三四线品牌更是拒绝淘汰,竭尽全力,使出吃奶力气,拼命拿出新车。简单晒几款吧。

昌河A6,绅宝D50的换壳之作

昌河A6是一款典型的A级轿车,同时因为这款车对于昌河有着极其重要的战略意义,被昌河定义为 “重要战略性产品”,“北汽集团双品牌战略重要的一步”,更是“北汽昌河年轻化的标志”。由于战略性太重要了,所以对于上市非常慎重,本来这款车原计划在12月6日上市,但是后来因为过于慎重,事到临头又选择了推迟,但是近期上市已经是大概率事件。

至于这款车能否改变昌河的命运,谁也不知道,但是目前昌河确实已经是危急存亡之秋。

作为中国资历最老的车企之一,昌河本来有着灿烂的历史。在面包车时代,昌河是和五菱、长安并列的四大天王。在轿车进入家庭时代,昌河旗下的北斗星是卖得最好的小型车之一,但是后来,当长城、吉利等自主品牌异军突起之后,昌河忽然就变得沉默而内向了,自己也先后嫁给长安和北汽,命运在宦海之中跌宕起伏。

后来铃木撤出技术支持,昌河的命运就更为悲惨,2017年前10月,昌河累计销量只有38563台,不人家畅销车一个月的销量。

昌河A6虽然顶着奥迪的名号,其实也不过是绅宝D50的换代产品,考虑到绅宝自己也是三线品牌,绅宝D50前10月一共卖了1988台,即便这款车的销量达到原型车的水准,基本也是炮灰的命运。况且目前A级车几乎是全球竞争最惨烈的市场,来自全球的几十家品牌的一百多款车型激烈竞争,想要突围恐怕并不容易,当然这份勇气还是指的鼓励。

比速T5 8AT,五线品牌的畸形之花

如果说昌河因为家道中落成为困难户,那么比速则是明显的先天不足,这家企业和幻速属于同母异父的关系,虽然定位比幻速略高,但是无奈根基浅薄,名气和规模不大,前10月比速累计销量35836台,平均月销只有三千多台。至于今天的主角比速T5,今年也只卖了一万多台。在行业内属于相对边缘角色。

比速卖不动,不外乎以下几点:品牌知名度低,销售渠道不畅,产品低端,质量缺乏信心,这也是几乎所有三四线品牌所面临的共同问题。

但是想要改变,似乎并不容易。本次上市的比速T5 的8AT版本最大的变化就是搭载8AT变速器,这将使得比速这款典型低端车,瞬间提升了N个层次。要知道即便是售价几十万的奥迪A6,主力车型的变速器也不过7DCT,比速的8AT的逼格,也几乎超过了市场上所有的自主品牌。

但是它能成功吗?恐怕也不乐观,因为衡量一款车型的竞争力,需要从品牌、品质、技术、配置、空间和价格等多个维度综合考虑,在其它几个维度明显短板的情况下,仅仅一根8AT的长板,并不能让比速T5这个水桶更加庞大,只不过看起来水桶更高更大一些而已。所以这台8AT的变速器或许很难改变比速T5的命运,但是至少给提供了一个营销的支点和提升品牌形象的动力,或许这就是比速所期望的。

中华V6,宝马的加持能否奏效

华晨中华绝对是一家有故事的品牌,它的创始人仰融先生在中国汽车行业属于教父级别的人物。在仰融的时代,即便魏冠军、王传福和李书福,也得恭恭敬敬客客气气地喊一声前辈。仰融主导的中华,曾经是自主品牌最大气磅礴,最勇往直前,最具领袖气质的品牌,也给后来的长城、吉利和比亚迪们指明了前进的道路。

只可惜,朝纲易断,英雄气短,仰融被逐出华晨,失去领袖的华晨中华一蹶不振,黯然失色,旗下多款车型销量惨淡,只勉强维持,前10月累计销量71660台,处于绝地的三线地位。如果不是华晨宝马那个大金主天天下金蛋,华晨中华恐怕早就奄奄一息。

此次上市的中华V6是一款全新紧凑级SUV,比此前的中华V5整整大了一圈,但是中华V6的上市时机显然没有V5更好,当年中华V5上市时候,SUV属于典型的蓝海市场,中华V5销量轻松登上万台大关,排名也曾经列入一线。只不过随着长城、吉利、长安等竞争对手强势崛起,而宝骏和众泰等竞品又太过便宜,导致中华V5品牌成了夹心层。

从产品力来看,中华V6的优势并不明显,除了宝马技术加持的发动机,然后空间表现也很不错,此外并无太明显的优势,再考虑到它的品牌劣势,中华V6更大的可能就是在新车上市时候欢欣一片,等到新车效应下降之后继续默默无闻。

小结

经过十几年的激烈竞争,中国车市的秩序依然没有建立,自主品牌对于合资阵营的反攻正在轰轰烈烈地展开,内部的竞争更是从未有过的激烈,这在理论上当然意味着任何选手都有重归一线的可能。但是实际上,长城长安和吉利们利用产品力和品牌的优势早就高高筑起一道高高城墙,后来的三线四线的品牌,他们的绝不认输的精神和咸鱼翻身的梦想当然值得尊敬,但是真的想要实现跨越式前进,确实已经分外艰难。我们也只能给予美好的愿望和祝福了。